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宋代两浙路进士时空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01:10

  本文关键词:宋代两浙路进士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其取士规模也远超其他朝代。宋代两浙路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举制的发展在全国各路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其选中的进士名额一直名列前茅。两宋一共产生了9029位两浙出身的正奏名进士,约占宋代正奏名进士总数的21.32%,其比例为各路之首。本文在分析宋代两浙地区科举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探究了宋代两浙路的进士状况及其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以及造就这些特点的原因。本文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缘起、学术前史、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内容。学界对宋代科举的研究相当重视,并逐渐涌现出一些由微观视角出发的研究成果。本文使用文献解读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宋代两浙进士予以整体性的探索。第二部分介绍了宋代两浙路科举制的发展。其一,介绍了宋代科举制发展与完善的表现。宋代科举扩大了取士规模,在制度上更注重考试的公平公正,对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也进行了改革。其次,介绍了宋代两浙科举发展的表现,一是两浙进士数量的增加,二是两浙进士分布地域的扩展。其三,介绍了两浙路科举持续发展的原因。宋廷政策的变化,是促使宋代两浙路科举制发展的外部因素。宋代两浙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繁荣的文教事业及宋代两浙家族对教育与科举的重视,则是推动宋代两浙科举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了宋代两浙路正奏名进士的时间分布及其特点。两浙地区南宋进士数量明显多于北宋进士数量。宋代两浙进士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延续性与增长性的特点。两浙政局的变化、取士政策的变化、解额制的实行与调整、靖康后北方人口的南迁等因素,都是宋代两浙进士时间分布特点产生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宋代两浙路正奏名进士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北宋时浙西进士分布数量多于浙东,而南宋时浙东进士分布数量多于浙西。北宋两浙的科举中心在太湖平原,南宋则转移到浙东沿海。宋代两浙进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域分布不平衡性与进士分布中心的异动性的特点。教育,是影响宋代两浙进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北方移民迁入等因素,对宋代两浙进士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语,是对全文观点及其论证的总结与归纳。宋代两浙路进士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宋代两浙学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及其重点分布区域相吻合。宋代两浙地区科举与学术的中心,北宋时都在浙西,南宋后均在浙东。宋代两浙地区的科举与学术,二者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特点。
【关键词】:宋代 两浙路 进士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绪论12-18
  • (一) 选题缘起与学术史回顾12-16
  • 1. 选题缘起12
  • 2. 学术史回顾12-16
  •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16-18
  • 1. 研究方法16
  • 2. 选题意义16-17
  • 3.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17-18
  • 一、宋代两浙路科举的发展18-38
  • (一) 宋代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18-21
  • 1. 扩大取士规模与解额制的施行18-19
  • 2. 完善考试制度,确保公平公正19-21
  • 3. 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的改革21
  • (二) 宋代两浙路科举发展的表现21-25
  • 1. 宋代两浙进士数量持续增长22-23
  • 2. 宋代两浙进士分布地域不断扩展23-25
  • (三) 宋代两浙路科举持续发展的原因25-38
  • 1. 重文抑武,博求俊义25-30
  • 2. 财赋重地,膏腴千里30-32
  • 3. 崇文兴学,群贤授业32-36
  • 4. 决科起家,相携互助36-38
  • 二、宋代两浙路进士的时间分布及其特点38-49
  • (一) 宋代两浙路进士的时间分布38-42
  • 1. 北宋两浙路进士时间分布38-41
  • 2. 南宋两浙路进士时间分布41-42
  • (二) 宋代两浙路进士的时间分布特点42-49
  • 1. 延续性42-44
  • 2. 增长性44-49
  • 三、宋代两浙路进士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49-60
  • (一) 宋代两浙路进士的空间分布49-52
  • 1. 宋代浙西进士的空间分布49-51
  • 2. 宋代浙东进士的空间分布51-52
  • (二) 宋代两浙路进士的空间分布特点52-60
  • 1. 宋代两浙进士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性53-57
  • 2. 宋代两浙进士分布中心地区的异动性57-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兆军;版印传媒与两宋文学的传播及嬗变[D];河南大学;2014年

2 刘玉民;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钟金雁;宋代东南乡村经济的变迁与乡村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王宇;永嘉学派与南宋温州区域文化的进展[D];浙江大学;2005年

5 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艳娜;杨时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2 陈永霖;宋代温州科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周振威;胡瑗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陈泠;胡瑗和苏湖教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宋代两浙路进士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49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