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时期“孝”含义的裂变——兼论同一时期宗族形态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7-26 20:11
本文关键词:先秦秦汉时期“孝”含义的裂变——兼论同一时期宗族形态的变化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妣"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敬"。秦汉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孝的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中相对具体的"养"、"敬"、"顺"等。这一变化反映出人们主要生活空间由"族"变为"家";血缘性宗法特征渐趋突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博士后流动站;石家庄学院;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孝“父” 秦汉 孝“父母” 家室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石家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4LS004、13BS009
【分类号】:K22;B823.1
【正文快照】: 前言“孝”是古代中国宗族伦理和家庭伦理的核心。孝的初含义是:宗子通过祭祀表达对族内先祖的尊敬,孝的对象是神祖考妣。到汉代,孝的含义转变为:“善事父母。”1郑玄也说“善父母为孝”2,孝变为“家”范围内的一种伦理,被理解为爱父母,顺从父母,和现在孝的主要含义相近。春秋,
本文编号:57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7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