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魔幻小说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魔幻小说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扬州大学》 2014年
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魔幻小说比较研究
朱晓琳
【摘要】: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荣膺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拉丁美洲哥伦比亚知名作家,被公认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要贡献,“其长短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探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除了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外,他还发表了长篇小说《族长的没落》、《迷宫中的将军》,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枯枝败叶》,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电影文学剧本《绑架》,演讲集《我不是来演讲的》等。 莫言,是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称作是“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最早引起文坛关注的作品是其发表于1983年的小说《民间音乐》,这篇小说因其“空灵缥缈”的独特风格而得到孙犁的青睐。1985年,莫言连续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球状闪电》、《金发婴儿》等5部中篇小说和《枯河》等8部短篇小说。他以这一系列乡土作品在文坛脱颖而出,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和“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后,莫言的创作锐气不减,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数量可观的长篇小说,如《红高粱家族》、《酒国》、《十三部》、《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近30年来,莫言一直站在文学创作的前沿,笔耕不辍,他以不断求新求变的创作,描绘出多彩的文学景观,成为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 在马尔克斯的作品经过中国诸多研究者的一番译介与传播后,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众多喜欢马尔克斯的中国作家中,莫言可以说是最为推崇马尔克斯的一个。莫言自己就曾当众大方承认,自己的小说创作确实深受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并在其近30年来的创作生涯中保持了其魔幻风格的一贯性和稳定性。但马尔克斯与莫言之间并非简单的影响与借鉴的关系,这两位作家显然在魔幻写作的观照下仍呈现出不同区域的民族特色与本土文化。本文即采用平行研究的视角,主要立足于马尔克斯与莫言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长篇小说创作,来剖析他们二人对“魔幻”一词的异同阐释,从而在同一个魔幻写作风格的观照下进行两位诺奖作家的比较研究的同时,将两个区域的本土化、民族性文化放到全球化、世界性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包括对魔幻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拉丁美洲文学流派的关系梳理,以及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魔幻小说比较研究的意义,指出本文主要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中国当代寻根小说代表作家莫言在魔幻小说创作领域的比较研究为中心。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马尔克斯与莫言这两位诺奖作家虽身处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却均投入魔幻写作的思想根源。主要从不同国家民族各自独特的本土文化、两位诺奖作家各自的童年生活经历以及他们二人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吸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探析。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马尔克斯与莫言魔幻小说的多维主题。马尔克斯与莫言的文学作品中都描写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其主题也是复杂多样的。笔者选择谈论话题的依据恰恰是马尔克斯与莫言的小说创作中所共同体现和关注的中心问题。本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入手,来进行马尔克斯与莫言小说作品内容的比较研究:其一为马尔克斯与莫言魔幻小说中的孤独主题的比较研究;其二为马尔克斯与莫言魔幻小说中的死亡主题的比较研究;其三为马尔克斯与莫言魔幻小说中的荒诞主题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笔者试图归纳总结出他们两者对这三个主题是如何表现的,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何在,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马尔克斯与莫言魔幻小说的多重意象。本章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鉴于马尔克斯与莫言在其魔幻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大量意象的事实,对这两位作家文本中的多重意象进行分类阐释,即器官意象、自然意象以及色彩意象三类,以期准确地把握其在小说文本中的重要艺术功能与审美价值。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马尔克斯与莫言魔幻小说的多元化叙事艺术。艺术形式往往决定着思想内容的表达水准与艺术价值。接受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莫言,首先敏感的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艺术。他谈到的和感兴趣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时间艺术、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空间设置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现代神话式叙事手法等问题。他无一不从这些形式方面借鉴、模仿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当然,在模仿的过程中,莫言渐渐地得心应手,渐渐地加进了自己的革新与创造。本章主要从“多年以后”与“循环轮回”的时间模式,阴阳并存与人畜混杂的空间建构,以及神话与现实相结合的故事叙述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马尔克斯和莫言有深入的了解。 第五章主要研究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马尔克斯与莫言在描写各自的民族历史与现实时,都运用了历史意识或历史观来进行观照,并由此来呼唤、寻找历史的出路。主要从整体上观照马尔克斯与莫言的民族历史观,集中表现在他们二人对本民族历史的缩影的建构,对家族命运的历史书写,以及对战争革命的历史反思。 结语部分总结并归纳了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其要点,简要论述了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魔幻小说的创作思想,以及在主题、意象、叙事艺术、历史观照等方面多样性的呈现,并结合两位诺奖作家的成功创作经验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6.4-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苇;魔幻现实主义[J];楚雄师专学报;1987年01期
2 远浩一;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J];当代文坛;1985年12期
3 彭文忠;;《百年孤独》与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魔幻叙事[J];文史博览;2006年02期
4 李德恩;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技巧与特征[J];外国文学;1989年01期
5 曹元勇;;喧嚣中的孤独之书——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在中国的遭遇[J];编辑学刊;2012年04期
6 李巍;;“拉丁美洲的弑神者”[J];大家;1994年02期
7 甘其勋;拨开魔幻的迷雾[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刘长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与“魔幻现实主义”[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9 刘一静;李汶柳;;以《生死疲劳》为例谈莫言对马尔克斯的接受与发展[J];名作欣赏;2013年03期
10 姚宁;;莫言与马尔克斯“陌生化”创作手法之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凌宏;;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胡小伟;;“大地”上信仰的旗帜——解读藏传佛教信仰叙事中的苦难与关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李欢;;《白鹿原》中的神秘色彩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喻瑾;;白嘉轩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赵丽;;浪漫主义的诉求——莫言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4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10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莲;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表现手法[J];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陈忠实;《白鹿原》创作漫谈[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4期
3 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之子──重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5期
4 黄善明;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5期
5 莫言 ,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6 彭文忠;;《百年孤独》与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魔幻叙事[J];文史博览;2006年02期
7 刘成友;略论《白鹿原》、《百年孤独》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视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南方文坛;2004年02期
9 卓玛;不相似的原始互渗 相似的现代阐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与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10 严慧;论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小说[J];山东文学;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谦;;鳄鱼的“血地”温情与狂放幽默——莫言散文的故乡情结与恣肆反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2 葛浩文;吴耀宗;;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罗毕;;封闭在历史洞穴中的想象 《蛙》与莫言暴力史观的限度[J];上海文化;2010年05期
4 赵勇;;莫言与诺奖·文学与政治·作家与知识分子——北师大文学专业研究生的课堂讨论[J];粤海风;2012年06期
5 阮直;;莫言的跨越[J];学习月刊;2012年21期
6 曹顺妮;;莫言的世界[J];中国企业家;2012年21期
7 韩超;;看莫言如何被消费[J];中国企业家;2012年22期
8 汪二;;有感于莫言获奖[J];中国新时代;2012年11期
9 ;莫言获奖,文学还在路上[J];西部大开发;2012年10期
10 ;文学振兴 自莫言始?[J];浙江经济;2012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楠;;莫言:得诺奖让我惊奇又惶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2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3 ;作家评论家共话莫言获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4 白烨;;莫言获诺奖引发的一些思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5 郑周明;;是“幻觉”还是“魔幻”?——对莫言诺奖授奖词翻译的辨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6 刘正伟;;我看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7 杨扬;;讲故事与听故事——评《木匠与狗》[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8 陈欢欢;;莫言与诺奖[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9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10 ;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小曼;[N];华夏时报;2005年
3 本版撰稿 彭治国;[N];华夏时报;2005年
4 小月;[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樊发稼;[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记者 付小悦;[N];光明日报;2012年
7 佘宗明;[N];海口晚报;2012年
8 司马心;[N];解放日报;2012年
9 吴明泉;[N];人民公安报;2012年
10 黄波;[N];深圳特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3 廖增湖;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媛媛;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D];苏州大学;2013年
6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7 斋藤晴彦;心理的结构与小说[D];复旦大学;2012年
8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莉;莫言,民间的行吟歌者[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佳慧;批评视域中的“莫言形象”演变[D];渤海大学;2012年
3 姜静;暴力的狂欢—论莫言的暴力叙事[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夏威;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5 巴俊玲;论莫言小说中的故乡想象[D];青岛大学;2008年
6 马斐;论莫言作品的狂欢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梁玫;莫言的农民观及其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群昌;山东方言在莫言作品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田正华;独特的经验造就独特的声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川;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视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马尔克斯与莫言的魔幻小说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8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