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发布时间:2016-08-10 04:16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998年第1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1998

      JOURNALOFPEKI第35卷NGUNIVERSITY        GeneralNo.185

(总185期)(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Vol.35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

刘沛林

内容提要  ,。中

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民间收藏的国宝”等美誉。然

而,,以“中国历史文

,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本文全面论述了建立

保护制度的构想,对历史文化名村的确认条件、保护内容、原则、方式、措施及开发方向等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古村落文化与景观的有效保护,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古村落  保护制度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在世界幸存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中,中国的古村落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代中国古村落保存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种类之齐全、特色之鲜明、历史文化价值之高,是其它任何国家所难以媲美的。因此,中国古村落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近年来,随着传媒的宣传和介绍,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凭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一夜之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纷纷掀起考察、采风及旅游观光的热潮。然而,中国古村落保护的现状,无论从文物还是从景观的角度来看,都是令人堪忧的。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既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的当务之急。

一、古村落呼唤保护

由于岁月的流失,修缮的不利,保护意识的淡薄,古村落环境与风貌正逐渐失去其昔日的风采。有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倾圮现象不时发生,不少极富保存价值的古建文物也因此而急剧消失。各种新式建筑物点布其间,与传统风貌显得格格不入。大量著名的古村落已满目疮痍,面貌全非。古村落的损毁达到空前的程度,乡土文化面临着一种自然损毁和人为损毁的双重劫难。有“徽州古村落的明珠”之称的皖南绩溪县石勘头村,仅村内“水街”就集中了14条古巷、10座古桥、3座祠堂、3个古坊、2座古第、1座古庙、1座古碾、1座古楼,多为明清时代所建。但不幸的是,其中的秀桥公祠、太子庙、怀恩堂等建筑,早已变为废墟;大部分古建筑正处于风雨飘摇之势;各种与传统风貌极不协调的新式建筑参差其间,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

黄山市徽州区的呈坎村,乃千年古村,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赞此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

81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0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