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登州在中朝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关键词:妈祖文化在环渤海地区的历史传播与地理分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鲁东大学》 2012年
明代登州在中朝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崔菊华
【摘要】:登州位于山东半岛的顶端,北望辽东半岛,东望朝鲜半岛,是扼守渤海海峡的咽喉,登州所辖的庙岛群岛又为中朝海上交通提供了纽带连接作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朝海上交通中拥有突出的优势,所以明初和明末的朝鲜使者都是行登州航线进明都朝贡;万历年间“壬辰战争”中大量的粮饷、火药等军需物资都在登州汇集,大批的兵员也在此集结待发,登州不仅是支援朝鲜粮饷、军火物资的主要基地,也是训练、运送赴朝作战士兵的大本营,登州完善的后勤供应保证了壬辰战争的胜利;鉴于登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连接明朝南北方沿海贸易重镇和朝鲜半岛的交汇点上,各地大量的物资在这里集散中转,登州是中朝官方贸易的基地和通道,两国的民间商人也云集于此,同时结合考古发掘,我们可以复原出明代登州与朝鲜贸易的繁忙景象;通过登州这个窗口,朝鲜使节不仅与当地官员和民间百姓进行友好交往,也同登州人民进行诗歌、海神信仰等文化宗教交流,登州在增进中朝人民友谊、增强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登州作为明代东方的门户,在中朝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一、中朝海上交通的重要口岸;二、壬辰战争中抗倭援朝的桥头堡;三、中朝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埠;四、中朝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当今时代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已与当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陆、空自由畅通,电视、网络、媒体等发达繁荣,中韩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宗货物运输方面,海路仍然是最佳途径。面对当今时代的中韩交流,本文回顾明代登州在中朝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目的是着眼未来,赋予它新发展的使命,继续发挥烟威沿海港口与韩国商贸往来的优势作用,为东亚经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继续传承中朝之间的传统友谊,为当今的中韩经济文化交流谱写新的篇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D829;K3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亚非;论明清时期山东半岛与朝鲜的交往[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孙文良;明代“援朝逐倭”探微[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山东大学;2007年
3 侯馥中;明代中国与朝鲜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苧萱;妈祖文化在环渤海地区的历史传播与地理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徐娜娜;庙岛群岛在古代海上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夫马进;;明清时期中国对朝鲜外交中的“礼”和“问罪”[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尊;明朝与朝鲜交通路线变化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刘金祥;明代卫所缺伍的原因探析——兼谈明代军队的贪污腐败[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4 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5 王莉;明代营兵制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6 李慧竹;汉代以前山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交往[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7 魏刚;毛文龙在辽东沿海地区的战略得失[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8 林金树;;明代洪武年间中朝两国政治游戏中的官方贸易[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孟昭信;孟忻;;“东江移镇”及相关问题辨析——再谈毛文龙的评价问题[J];东北史地;2007年05期
10 罗冬阳;明代兵备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化川;妈祖信仰的起源及其在山东地区传播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佩琳;;美帝國主義向中朝人民使用細菌武器是鐵的事實,不容狡賴的[J];科学通报;1952年S1期
2 张爱波;徐传武;;“清谈”与中朝名士[J];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3 张士尊;;元末明初中朝交通路线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栾凡;;元代的中朝朝贡关系[J];古代文明;2009年04期
5 陆经裕;;不朽的友誼[J];读书;1958年20期
6 萧平汉;继承秦代衣钵的西汉法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张士尊;清代中朝之间“瓯脱”地带人口与环境变迁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爱波;;论“任诞”与中朝名士[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9 陈希;;中朝话语标记语“什么”与“■”的语用功能对比[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2期
10 亚;;“空中優势”的末日[J];世界知识;1951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昭全;;我的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2 杨昭全;;建国60年来我国的朝鲜·韩国史和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4 李虎;;东亚三国近代文化成因及比较[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5 陈慧;;李重夏之“土门”认识考辨[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6 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地理志对长白山及水系的记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7 陈慧;;后世所见的穆克登碑[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8 柳向春;;刘喜海《海东金石苑》刊行始末[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9 李洪锡;;日本在延边地区的情报活动与所谓“间岛问题”出笼[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10 ;杨昭全研究员简历及著述目录[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歌;[N];人民日报;2009年
2 张娜;[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N];南方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罗铭;[N];中国电力报;2010年
5 实习生 李洪威;[N];吉林日报;2010年
6 记者 魏娜;[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杜守利;[N];图们江报;2010年
8 记者 王立新;[N];吉林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刘国平 王建凯 胡晓平;[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毛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钟云;近代中朝贸易述论(1840-1910)[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宁宁;论近代“中朝”关系的演变(1840-1881)[D];扬州大学;2010年
3 崔菊华;明代登州在中朝交往中的重要作用[D];鲁东大学;2012年
4 高攀攀;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婵;试论19世纪末朝鲜对华关系转型[D];延边大学;2013年
6 栾威;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佳锴;近代中朝两国开港条约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8 聂金凯;袁世凯在朝鲜的活动与近代中朝日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维彬;田千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姗姗;中朝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妈祖文化在环渤海地区的历史传播与地理分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1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