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旅游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文化》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6-08-18 08:10

  本文关键词:旅游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文化》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历史论文发表 > 旅游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文化》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探析

旅游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文化》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日期: 2012-08-07 发布:  

  2012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2年第4期

  【摘要】旅游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存在着重点不突出、实践被弱化、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实行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应明确课程目标总体要求,精心设计课程模块和考核方式,提高专题教学质量。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旅游职业院校;中国历史文化;存在问题;专题轮流教学;模式设计
  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是服务技能承载者,及旅游管理的高级技术性人才,知识的实用性是其主要学习的对象。目前,从《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本身的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其文化知识实践的运用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课程本身及旅游从业人员实际出发,探析专题轮流教学模式的实施及运用。
  一、《中国历史文化》课存在的问题
  1、知识庞杂,重点不突出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本身涵盖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宗教、民俗、法律、制度、文学、考古等多学科知识,面广而杂,较难构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多为一个学期,36课时。更难将如此庞杂的知识全面体现在课程教学之中,势必在教学中形成重知识,而轻系统,教师的专业知识将无法在课堂上呈献出来,将会弱化教师在教学的主导作用。若重系统而轻知识,因知识的广而杂,教师面面具到,一节课将知识罗列于课件中,重点不突出,学生不能较好理解知识,知识就无法掌握,知识在未来从业中的运用就会打折扣,甚至鹦鹉学舌,传播错误的历史文化常识,不利于学生长期在旅游业的发展。
  2、理论高深,实践被弱化
  本课程被多数职业旅游学院都定位于专业基础课,多开设于大一上半年,学生对旅游专业方向不十分清晰,有关旅游理论与实践尚没有展开,学生无法取舍教学内容,而相关知识在初高中也有不同的涉及,似懂非懂,往往将其理解成历史课。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接受是旅游高等教育,而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高职有较大区别,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偏重于理论,尤其是《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师,所学专业多为历史专业,古典史学的诘屈聱牙,培养了专业教师精于理论的教学,于是从理论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灌输知识,理论被强化、知识难度加强,实践运用被忽视,甚至于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践,由此产生了本课程不需要实践运用的错误认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成了教学的主流、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大量被采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被扼杀,创造思想得不到认可,思想匮乏,知识成了为考试的短暂记忆,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更不能创造地运用于旅游从业的实际中。
  3、考核单一,需求被忽视
  由于教学目标不含实践运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重视理论强化,学习方法强调记忆背诵,在期未的考核中形成闭卷考试还是名词解释、判断、选择、问答等内容,方式陈旧,答案标准化,缺少创新。学生凭记忆得高分,实际操作能力无法体现在卷面之上。作为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真正的需求无法通过知识反馈而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无法获取学生需求,学生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实际解决能力无法体现。电子信息化背景下,大量的知识可以通过“搜狗”、“百度”而获取的今天,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将海量信息整合在一起的方式、方法。通过旅游从业人员本身需求研究,不难发现,作为一名职业旅游管理人才,需要“资讯、决策、计划、执行、总结”等能力。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学生需要的是综合能力,任何单一的考核方案都会造成学生能力结构培养的单一化,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失。
  二、专题轮流教学模式的优势
  1、利于资源整合,发挥教师专业优势
  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从业必备知识为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抽调骨干教师,以其专长为特点,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一门课教学任务的模式。
  专题教学是大学、职专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它有利于打破教材本身的禁锢,发挥教师自主性及能动性,学生能够系统了解所学知识,开启思想。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专业背景,以专业背景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将庞杂的知识分于各专题,分模块,教师轮流教学,学院教师资源进行整合,教材内容将统一整合,以专题为主线,融合各学科知识,极大调动教师的热情,备课压力减轻,研究性内容增强,教师有充足时间了解专业需求,以专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学生参与教学,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高校教师都是学有所专的专业类人才,在其专业领域知识系统,有独立的见解,大多教师都是科研项目的主持者,项目从选题、到资料的收集,以及问题的解决都有许多心得,教师以项目为主体构思教学,突破以前以知识为主线的方式,将知识辅助于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实出知识为实际运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中教师将庞杂的知识统摄于项目,以点带面,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有讨论、有分析、有思考,引导学自主学习、发现学习、解决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特长获得了较好的发挥,学生也可以此需求设计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将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3、专业需求明晰,,学生创新意识增强
  依据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旅游从来人员所需知识模块安排教学内容,即从实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这一要求在很大程度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储备,认识学生特点,还要全面了解旅游职业的全过程,并使其清晰、简单,并对每一过程所需的知识结构要进行思考与选择,要明确每一阶段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过程清晰,知识服务于过程,如果将专题讲授比作“旅游”的话,旅游是空间上的转移,从你熟悉之地到陌生的环境,寻求的是陌生、惊异、与新奇,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说法,这种空间上旅行,出可以看作是时间上的旅行,教师的讲课就成了学生可以享受的旅游大餐了,学生向往,参与其中,分享与快乐充溢于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就渗透于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增强,在学生熟知的领域,不时发现对未来从业有用的知识,在惊异之中,主动探求知识,思想空前活跃,创造意识增强,并在一次次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学会分享自己的发现成果,协作能办显著提高,使枯燥的理论与工作内容发生融合,与实践相一致,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旅游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文化》专题轮流教学模式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6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