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改良剂对Cd污染稻田早晚稻产地修复效果
本文关键词:复合改良剂对Cd污染稻田早晚稻产地修复效果?
【摘要】: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北山镇某中重度Cd污染稻田,连续种植早晚两季水稻,研究复合改良剂(石灰石+硅藻土+硫酸铁)对稻田土壤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各部位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改良剂提高了早、晚稻土壤pH值、CEC值,降低了早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OM值).Cd的TCLP提取态与交换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18.0%~33.0%、5.4%~57.9%,但对晚稻土壤中Cd的2种提取态含量与OM值影响不显著.施用复合改良剂显著降低早稻糙米、谷壳、茎叶、根系中的Cd含量,分别降低了29.6%~56.1%、52.1%~54.0%、18.1%~80.7%、24.4%~41.6%.早稻与晚稻之间对Cd的转运能力呈现明显差异,Cd在晚稻植株体内的转运过程更为通畅.晚稻除谷壳中的Cd含量在2 g·kg~(-1)的添加量下有所上升外,复合改良剂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糙米中Cd含量与土壤中TCLP可提取态含量和Cd的交换态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复合改良剂有效地抑制了早稻植株对土壤中Cd的吸收,糙米中的Cd含量显著降低;晚稻期间复合改良剂随水分流失,不能持续地固化土壤中的Cd,建议在各季稻之间补加一次.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改良剂 Cd污染 水稻 产地修复 转运系数
【基金】:农业部财政部科研专项(农办财函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344)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6180)
【分类号】:X53
【正文快照】: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多样,以镉、砷、铅、铜、铬、汞等污染为主[1].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7.0%[2].镉(Cd)在土壤中是一种移动性很强的重金属,易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3].水稻作为主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莉;傅友强;甘海华;沈宏;;干湿交替对作物根际特征及铁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J];土壤;2016年02期
2 朱健;王平;林艳;雷明婧;陈仰;;不同产地硅藻土原位控制土壤镉污染差异效应与机制[J];环境科学;2016年02期
3 杨文_";周航;邓贵友;朱维;吴玉俊;邹紫今;王艳;廖柏寒;;组配改良剂对污染稻田中铅、镉和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01期
4 卢明;屠乃美;胡华勇;;氯化铁和硫酸铁对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镉和铅污染的修复作用[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5 周建军;周桔;冯仁国;;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03期
6 周航;周歆;曾敏;刘丽;杨文_";王英杰;廖柏寒;;2种组配改良剂对稻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效果[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7 张雪霞;张晓霞;郑煜基;王荣萍;陈能场;卢普相;;水分管理对硫铁镉在水稻根区变化规律及其在水稻中积累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年07期
8 黄益宗;郝晓伟;雷鸣;铁柏清;;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徐峰;黄益宗;蔡立群;孙晓铧;刘崇敏;王斐;;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曾希柏;徐建明;黄巧云;唐世荣;李永涛;李芳柏;周东美;武志杰;;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J];土壤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友元;李永梅;熊钡;;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彭华;田发祥;魏维;周宇健;官迪;柳赛花;纪雄辉;;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3 左静;陈德;郭虎;王静波;隋凤凤;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旱地土壤铅镉有效性及小麦、玉米吸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4 潘亚男;陈灿;王欣;万勇;钟振宇;彭渤;谭长银;;凤眼莲源生物炭对土壤As、Hg、Cd溶出特性与化学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5 吴滨;张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耕地土壤修复[J];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09期
6 刘仕翔;胡三荣;罗泽娇;;EDTA和CA复配淋洗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条件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年03期
7 阚黎黎;朱th;陶毅晨;施惠生;;膨润土对水泥固化体中Pb(Ⅱ),Zn(Ⅱ),Cd(Ⅱ)及Cr(Ⅵ)浸出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8 张亚楠;蔺银鼎;孟林;毛培春;田小霞;郭强;;马蔺重金属ATP酶基因HMA 2的RNAi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J];草业科学;2017年05期
9 郑柳;贺雪莲;邱文敏;韩小娇;刘明英;何正权;卓仁英;;镉处理后两种景天的光合相关参数变化[J];草业科学;2017年05期
10 丁武泉;何家洪;王磊;;紫色土吸附Cu~(2+)、Zn~(2+)对水体中土壤颗粒凝聚沉降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炜铨;宋波;袁立竹;黄宇妃;伏凤艳;;改良剂对广西环江强酸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J];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2 王健;马t,
本文编号:1072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07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