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9:22

  本文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生活垃圾 水泥窑协同处理 Aspen Plus 过程模拟 方案优化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洁处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寻求一种能做到“减容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法势在必行,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本文以黄河同力水泥厂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0t为例,利用水泥工业的大量热量和高温尾气通入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并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研究系统垃圾焚烧、水泥生产等过程并建模计算,为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并通过优化模型结构,提出新的优化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工艺流程分析和垃圾焚烧炉参数确定。本文首先对系统工艺流程的进行了介绍,并对水泥工业的预热器、分解窑、回转窑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选取回转式垃圾焚烧炉作为垃圾焚烧设备,对回转式垃圾焚烧炉进行热力分析,表明在不添加其他燃料的情况,高温三次风可以使垃圾燃烧;同时根据热力分析确定了焚烧炉的尺寸和运行参数。(2)对系统工艺流程分段模拟分析。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煤/垃圾焚烧、水泥生料分解和预热进行建模分析,确定了系统内各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系统设备的不同,对系统分成垃圾焚烧炉、分解窑、回转窑、预热器四部分进行建模分析。对于垃圾焚烧炉,当三次风量为404kg/min~475 kg/min时,烟气出口温度为922℃~1162℃,可知抑制二VA英等污染气体产生;对烟气中CO、CO2、NOX、SOX等进行分析,确定较适合三次风的变化关系。通过对比带MSW焚烧炉与不带MSW焚烧炉的分解窑发现,带MSW焚烧系统在处理200t/d的生活垃圾时三次风消耗增加25%,而煤粉节省4.4%;垃圾焚烧炉消耗三次风量占总风量的12%~19%(质量流量为312kg/min~494 kg/min)时,分解窑工作温度达到最佳;研究发现水泥回转窑、生料预热器对系统的影响不大。综合整个系统模拟结果与分段研究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相比较于实际工况系统,带MSW焚烧系统分解窑出口温度更高,烧成效果更好,但是产生更多的SOX、NOX等,而且消耗的三次分总量明显增加。(3)利用Aspen Plus软件优化整个系统,并根据模拟效果提出系统工艺的改进方案。首先对垃圾焚烧炉改进,用预热器尾气或垃圾灰渣焚烧热量干燥MSW,可以使焚烧炉温度提高29.9%,三次风消耗量降低21%。然后针对分解窑进行三次风或煤粉进行分段供应,亦可以提高三次风的利用率或使煤粉充分燃烧,优化的完整系统与实际操作工况相比,三次风消耗总体降低18%,煤粉消耗降低5%左右,分解窑温度明显升高且NOX等污染性气体的排放降低;优化系统为系统流程提出新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水泥窑协同处理 Aspen Plus 过程模拟 方案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99.3;TQ17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法12-15
  • 1.3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及意义15-18
  • 1.3.1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15-17
  • 1.3.2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17-18
  • 1.4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化垃圾概况18-20
  • 1.4.1 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8-19
  • 1.4.2 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9-20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20-22
  • 2 系统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原理22-36
  • 2.1 工艺系统的构成和设备研究22-30
  • 2.1.1 工艺流程22-23
  • 2.1.2 水泥生产设备23-28
  • 2.1.3 垃圾焚烧炉选型28-30
  • 2.2 垃圾焚烧的热力分析30-32
  • 2.3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尺寸及运行参数设计32-35
  • 2.3.1 回转式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尺寸设计32-33
  • 2.3.2 回转式垃圾焚烧炉的倾斜度、转速以及垃圾停留时间33-34
  • 2.3.3 回转式垃圾焚烧炉的填充料及焚烧量34
  • 2.3.4 设计参数34-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3 基于Aspen Plus的系统建模原理36-44
  • 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36-37
  • 3.2 煤/垃圾焚烧模型原理37-39
  • 3.3 水泥生料分解模型原理39-42
  • 3.4 基于Aspen Plus的预热器模型42-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4 水泥窑协同焚烧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流程模拟44-68
  • 4.1 垃圾焚烧过程模拟44-50
  • 4.1.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模型建立44-46
  • 4.1.2 结果分析46-50
  • 4.2 生料在分解炉内分解过程模拟50-61
  • 4.2.1 分解炉模型简化及假设50-51
  • 4.2.2 分解窑模型的建立51-52
  • 4.2.3 分解窑主要输入参数52-54
  • 4.2.4 模拟和运行工况对比分析54-61
  • 4.3 水泥回转窑的模拟61-63
  • 4.3.1 建立模型61-62
  • 4.3.2 结果分析62-63
  • 4.4 悬浮预热器的模拟63-64
  • 4.5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模拟64-66
  • 4.6 本章小结66-68
  • 5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优化68-75
  • 5.1 MSW焚烧炉模拟对比68-71
  • 5.2 分解窑模型优化71-72
  • 5.2.1 分三次风进风模型71
  • 5.2.2 煤粉分段供给模型71-72
  • 5.3 系统优化方案模拟结果72-74
  • 5.4 本章小结74-75
  • 6 结论及展望75-77
  • 6.1 结论75-76
  • 6.2 研究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80-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振新;孙冬月;;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弃废物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年Z1期

2 本刊讯;;成都院签署“水泥窑协同处理废旧轮胎”项目总包合同[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4年04期

3 李铁冰;任晓雪;;富氧燃烧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弃物中的应用[J];中国水泥;2010年04期

4 何强;丁文静;司马卫平;;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协同处理榨菜废水与城镇污水脱氮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5 张建新;李彤;;处置废物:标准规范要先行——“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准则”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水泥;2006年04期

6 陈碧芬;董艳杰;彭振博;曹毅;施立钦;张永春;;臭氧电晕协同处理有机实验室废水的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天津院“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的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成果鉴定[J];中国建材;2011年02期

8 司马卫平;何强;丁文静;;碳源对榨菜废水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13期

9 曲险峰;曲峻峰;李海鹏;朱文;郑经堂;;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催化剂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11期

10 朱大来;宋立华;;目前水泥厂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方式[J];中国水泥;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铁冰;任晓雪;;富氧燃烧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弃物中的应用[A];中国水泥协会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2 王云海;王白石;陈庆云;;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阴阳极反应协同处理废水[A];广东省科协资助学术会议总结材料[C];2010年

3 朱大来;宋立华;;目前水泥厂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方式[A];中国水泥协会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4 李铁冰;任晓雪;;富氧燃烧在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弃物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文集[C];2010年

5 刘芳;张建华;张道斌;张晖;;声电协同处理活性黑K-BR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焕忠;;水泥工业中废物协同处理——瑞士(Holcim)公司经验[A];2006年水泥技术大会暨第八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利军;券商信息化中的“协同处理”[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曹玉荣;华新武穴启动国内最大规模水泥窑协同处理市政垃圾项目[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记者 贺正文;首次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处置农药废弃物[N];黄冈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郁瑶;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将获多项政策支持[N];中国工业报;2011年

5 挪威工业与科学基金会 卡·H·卡森滕;水泥行业中二恶英/呋喃的排放[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海楠;建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促协同处理废弃物政策落地[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7 记者 李波 通讯员 王险峰;我市警方再出“打黑除恶”重拳[N];长春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司马卫平;高盐高氮磷榨菜有机废水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脱氮除磷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宁;多卫星海量遥感数据协同处理平台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5年

2 董桢;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丁文静;高盐高氮磷有机废水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赵俊;高盐高氮有机废水与城镇污水协同处理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赵小青;超声波与生物法协同处理含聚石油污水的试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6 曾浩宇;基于LBS社区系统的大规模数据集协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凌辉;过氧化氢/铁负载膨润土协同处理废水中铀(Ⅵ)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8 孙凤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协同处理葡萄酒生产废水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郑晓慧;交联淀粉/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协同处理染料废水[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88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088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