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大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6 09:06

  本文关键词:大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师范大学》 2014年

大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张艳红  

【摘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都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发展,而生态环境问题制约城市发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联,城市化对生态环境有威胁限制作用,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发展又有束缚抑制作用。21世纪世界城市化急剧变化,同时全球也面临生态环境的困扰,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城市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处理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究二者之间的耦合规律尤为重要。大庆市作为石油重要产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同时生态环境面临巨大考验。鉴于此,确定本论文的论题为大庆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通过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大庆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作出分析;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大庆市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关联性;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对大庆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科学促进大庆市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1)1995-2012年大庆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呈上涨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但系统内部发展速度并不均衡。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经济、土地和社会城市化水平。(2)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整体上也呈上涨趋势,但上涨态势较为缓慢,1995-2010年大庆市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一直低于生态环境压力;2011-2012年大庆市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在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压力有所下降,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发展不均衡。(3)1995-2012年大庆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从0.025增加到0.681,虽有提升,但整体数值偏低。大庆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态势的不均衡导致耦合协调度数值偏低和等级呈现多样性。(4)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大庆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速度的不一致性仍将存在,二者间的耦合关系将会继续减弱。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7;X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年05期

2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3 钱乐祥,王倩;RS与GIS支持的城市绿被动态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年04期

4 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1期

5 卢虹虹;王德耀;;上海市2000—2009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性分析与评价[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杨晓群;营造健康城市环境的思考[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仝川;环境指标研究进展与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8 张瑜;朱国伟;;太仓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年12期

9 武力超;陈曦;顾凌骏;;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保护和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1期

10 马艳;高荣珍;苗世光;黄容;;城市化对青岛夏季海陆风环流影响的个例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霞;党玲博;朱忠业;;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住宅改造策略——以夏热冬冷地区旧住宅改造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钱之佳;萧玲;;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苏美岩;;生态安全意识及其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5 王一;张法瑞;;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观光旅游农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6 丁锐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认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7 李天星;;浅析实现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8 李天星;;生物进化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9 张建龙;王月健;;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10 余明江;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茜;;城市风险管理规划框架与方法初探——以石家庄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金克镇;;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可持续[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白廷举;;法治——生态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选择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辉;陈德敏;;论资源法变革的现实性、重点与目标[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吕当振;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中S析出行为及其与Ca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漆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春华;蔡旭晖;宋宇;郭虎;;京津地区夏季大气局地环流背景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3 吴雷,许秀英,陈俊良;利用耗散结构中的熵变计算探讨城镇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2期

4 刘岩,张珞平,洪华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6期

5 张一平;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6 王树功,陈新庚;珠海生态示范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7 汤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2期

8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9 刘盛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10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娅琦;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生;浅议城市水保生态环境建设试点有关问题[J];陕西水利;2000年05期

2 徐叔鹰;西北大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王晓春,李杰,张相敏;植树造林,改善我区生态环境[J];天中学刊;2000年02期

4 蔡平;陕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初探[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5 尚绪成,薛铁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0年02期

6 ;开创怀柔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J];中国投资;2000年09期

7 综文;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J];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01期

8 马忠臣 ,李克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J];河南林业;2000年02期

9 赵学富 ,卫发兴 ,刘辉;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林业;2000年03期

10 翁友恒;;福建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途径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宏;;陕西省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杨先梁;;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应先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何淑杰;;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郭心群;;对攀枝花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阎宏;何发理;;西北地区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玉明;;秦皇岛车站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张发旺;王贵玲;侯新伟;;矿业开发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许德芝;;搞好生态环境促进贵州经济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黄淑芳;曾从盛;;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分析——以福州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宋文著;曲衍华;崔文科;;关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中 杨富伟 唐宪;[N];金融时报;2005年

2 北京林业大学 王礼先教授;[N];科技日报;2002年

3 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曹正其;[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孙友;[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5 农民日报副总编 李文学;[N];农民日报;2001年

6 张宝文;[N];人民日报;2001年

7 刘万富 本报记者 夏光平;[N];四川日报;2000年

8 ;[N];陕西科技报;2001年

9 丹增;[N];西藏日报;2000年

10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常委 唐天林;[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武国胜;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杰;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贺宗凯;绵竹沿山带生态环境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肖雁;基于生态认证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龚欣欣;保定城区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郭芙梅;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杨建宁;我国西部12省市生态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娜;长春市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韩艳丽;从生态环境问题看生态技术观的树立[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剑;科学技术与广西百色生态环境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0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0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