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中关键营养菌群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甲烷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中关键营养菌群的变化?
【摘要】:分以产甲烷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在UASB反应器实现了甲烷化耦合反硝化厌氧氨氧化。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了耦合过程中关键营养菌群的绝对数量、相对丰富度和空间分布的变化。UASB反应器运行250 d后,NO~-_2-N、NO~-_3-N、NH~+_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99.99%、48%和75%;细菌、产甲烷菌、反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 S,nir K)和N_2O还原酶基因(nos Z)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89.2%、10.8%、11.7%、0.964%、(9.52%,0.902%)和1.22%。耦合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分层结构的甲烷化耦合反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外层细菌,内部古细菌)。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甲烷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营养菌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398)
【分类号】:X703;X172
【正文快照】: 表1合成废水中营养成分Tab.1 Nutrient component of synthetic wastewater项目阶段1阶段2阶段3蔗糖CH3COONaNH4ClNa NO2Na NO3KH2PO4Na HCO38000200010DN375~8000~12520~7020~10010~5015DN375125701001015DN研究表明[1-3],通过技术手段可将甲烷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平;万金保;张文燕;吴永明;;同步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处理猪场沼液[J];工业水处理;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义龙;万莉;万金保;吴永明;顾平;李爽;;UASBB-两段接触氧化处理规模化猪场废水的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The integration of methanogenesis with denitrification and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in an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reacto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平,胡宝兰;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生长及代谢动力学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2 连彦峰,苏金浩;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3 祖波;张代钧;白玉华;;厌氧氨氧化菌特性及其在生物脱氮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4 祖波;张代钧;张萍;白玉华;;影响厌氧氨氧化与甲烷化反硝化耦合的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年03期
5 秦玉洁;周少奇;;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7年11期
6 洪义国;李猛;顾继东;;海洋氮循环中细菌的厌氧氨氧化[J];微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7 白王军;黄波;李梦侠;;厌氧氨氧化脱氮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8 陈婷婷;郑平;胡宝兰;;厌氧氨氧化菌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9 张蕾;郑平;;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J];科技通报;2010年06期
10 唐崇俭;郑平;陈建伟;;流加菌种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青;张振贤;付秋爽;徐伟涛;党酉胜;;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进展[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林琳;;含氨废水生物处理-厌氧氨氧化技术启动研究进展[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3 鲍林林;李刚强;李冬;;常温低基质浓度下磷酸盐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姜昕;马鸣超;李俊;钟佐q,
本文编号:1106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0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