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纳污控制的流域排污权分配及交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3:27

  本文关键词:基于纳污控制的流域排污权分配及交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排污权分配 排污权交易 限排总量 和谐论 NSGA-Ⅱ YCRT


【摘要】:在水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水体的自净能力受到限制,水环境容量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逐渐显现。为体现环境容量作为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确保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权利,有必要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对水环境容量进行重新配置,减少污染物的入河量,这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对水环境管理的重要要求,是实现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排污权分配作为排污权交易的基础,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河流进行排污权分配。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以水功能区为主导的流域排污权分配与交易研究,构建基于纳污控制的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和交易模型,对于合理分配环境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排污权分配以及交易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1、深入探析排污权、纳污控制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基于纳污控制的排污权研究特色,并阐述基于纳污控制的排污权研究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方法等。2、研制基于限排总量逐层分解的流域两层排污权分配模型。该模型能通过一层和谐分配,提高流域区域间排污权分配的和谐度,通过二层分配,缩小区域内不同计算单元间排污权与纳污能力的偏差,不仅能为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分配排污权提供理论参考,还为流域排污权交易提供基础。3、结合河流水质模型、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减排潜力计算模型核算可交易排污权,并研制基于纳污控制的排污权交易多目标优化模型,且运用带有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以下简称为NSGA-Ⅱ)生成方案集,最后采用The Young 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以下简称YCRT)方法对方案集进行优选。4、结合搜集的资料,将流域排污权分配和交易模型应用到沙颍河流域,开展了沙颍河流域排污权两层分配和“先支流—后干流”的排污权交易研究,并将和谐论、Fmincon函数、目标规划、NSGA-Ⅱ、YCRT等理论方法应用其中,实现对优化模型的优选,且对不同管理决策下的排污权交易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排污权分配 排污权交易 限排总量 和谐论 NSGA-Ⅱ YCR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7
  • 1.2.1 排污权分配研究进展13-15
  • 1.2.2 排污权交易研究进展15-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技术路线18-20
  • 2 基于纳污控制的流域排污权理论基础20-35
  • 2.1 排污权相关概念20-22
  • 2.2 纳污控制和排污权关系解读22-24
  • 2.2.1 纳污控制内涵界定22
  • 2.2.2 纳污控制和排污权关系22-24
  • 2.3 基于纳污控制的排污权研究特色24-26
  • 2.3.1 以水功能区为主导24
  • 2.3.2 以限制纳污红线为约束24-25
  • 2.3.3 以分层模型构建为依托25-26
  • 2.4 基于纳污控制的排污权理论支撑26-35
  • 2.4.1 和谐论27-29
  • 2.4.2 目标规划29-30
  • 2.4.3 纳污能力计算30-35
  • 3 基于限排总量逐层分解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和谐分配35-53
  • 3.1 概述35-36
  • 3.2 限制排污总量逐层分解内涵36-37
  • 3.2.1 限制排污总量界定36
  • 3.2.2 限排总量逐层分解36-37
  • 3.3 流域初始排污权和谐分配指标体系37-46
  • 3.3.1 指导思想37
  • 3.3.2 和谐分配原则37-39
  • 3.3.3 指标选取39-42
  • 3.3.4 指标体系构建42-46
  • 3.4 流域两层排污权分配模型构建46-53
  • 3.4.1 模型设计思路46-47
  • 3.4.2 一层排污权分配模型47-49
  • 3.4.3 二层排污权分配模型49-51
  • 3.4.4 排污权分配模型求解51-53
  • 4 基于纳污控制的流域排污权交易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53-68
  • 4.1 概述53-54
  • 4.2 流域计算单元及排污口概化54-56
  • 4.3 可交易排污权核算56-59
  • 4.3.1 可交易排污权概念56
  • 4.3.2 可交易排污权量化56-58
  • 4.3.3 减排潜力计算模型58-59
  • 4.4 排污权交易多目标优化模型59-68
  • 4.4.1 模型设计思路59-60
  • 4.4.2 排污权交易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60-63
  • 4.4.3 基于NSGA-Ⅱ的排污权交易模型求解63-68
  • 5 应用研究—以沙颍河流域为例68-107
  • 5.1 沙颍河流域概述68-70
  • 5.2 沙颍河流域排污权确定70-74
  • 5.2.1 入河排污口调查70-71
  • 5.2.2 沙颍河流域计算单元概化71-73
  • 5.2.3 排污权确定73-74
  • 5.3 沙颍河流域初始排污权两层分配74-92
  • 5.3.1 初始排污权和谐分配指标体系74-75
  • 5.3.2 流域排污权分配和谐度计算75-80
  • 5.3.3 一层排污权分配及结果分析80-85
  • 5.3.4 二层排污权分配及结果分析85-92
  • 5.4 沙颍河流域“先支流—后干流”的排污权交易92-107
  • 5.4.1 可交易排污权计算92-94
  • 5.4.2 支流排污权交易及结果分析94-97
  • 5.4.3 干流排污权交易及结果分析97-102
  • 5.4.4 不同管理决策下的排污权交易102-107
  • 6 结论与展望107-110
  • 6.1 结论107-108
  • 6.2 创新点108-109
  • 6.3 研究展望109-110
  • 参考文献110-116
  •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116-118
  • 致谢1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列铭;排污权交易:让天空更蓝[J];生态经济;2003年01期

2 ;江苏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J];生态经济;2003年01期

3 于振英;解析排污权商品[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4 李寿德;排污权交易的条件、功能与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研管理;2003年06期

5 耿世刚;排污权的产权性质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蒋亚娟,邓文轶;论排污权交易的缺失与环境法拓补[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年01期

7 万法菊,侍玉成;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践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0期

8 程宇;;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9 周一虹;排污权交易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J];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10 王万山;中国排污权管理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路径[J];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寿兵;柏红霞;许博;王祥荣;樊正球;;废水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挑战及交易率问题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栾志红;;政府剥夺、限制排污权及其程序规制——以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胡央群;;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田密;孙晓宁;;试析排污权交易在火电行业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张文艺;;排污权交易的发展与创新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师懿;王品文;程璜鑫;程胜高;;湖北关于排污权交易的改进思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8 黄浩云;陈璐;;排污权交易产品研究与设计[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博文;王群英;;我国排污权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李婕;成钢;贾婷;;山西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谭;排污权交易应成中国未来治理污染的模式[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邹蓝;排污权交易是适时的胡萝卜[N];深圳商报;2007年

3 张道生 傅丕毅;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成立[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张道生 傅丕毅;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嘉兴成立[N];经理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道生邋傅丕毅;嘉兴建国内首个交易平台,开始排污权买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舒圣祥;排污权交易要把握好两个关键[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记者 杨洁;推进排污权交易还需探索什么?[N];嘉兴日报;2008年

8 黄俊华;省政府审议通过排污权交易试行办法[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何继东邋通讯员 蔡华晨;全市排污权交易机构实现全覆盖[N];嘉兴日报;2008年

10 陈谦;排污权交易仅仅意味着交易吗?[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宇健;影响中国排污权市场交易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3 赵惊涛;排污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品文;湖北省排污权交易实践重点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朱皓云;考虑排污权交易的制造企业运营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安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权交易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胡妍斌;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寻斌斌;排污权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长安;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李春富;辽宁省石化企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郑志丹;排污权交易会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4 李丹峰;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小流域水排污权交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郭蓓蓓;论排污权及其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晓芳;中国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晓莉;排污权交易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晓华;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邱志辉;排污权交易解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8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08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