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染源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本文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染源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南水北调中线 陕西 水源区 污染源 时空变化
【摘要】:基于2008—2012年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等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表征水源区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水源区污废水和NH_3-N年排放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COD、As、Pb、Cd、Cr和Hg年排放总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总体上COD、Pb、Cd年排放总量增加,As、Cr和Hg年排放总量降低。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差异明显,污废水、COD和NH_3-N排放涉及流域所有区县,其排放量从干流到流域边缘呈现较明显的梯度变化,即位于流域中心或地级市行政中心的区县排放量明显高于位于流域边缘的区县;As、Pb、Cd、Cr和Hg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勉县等8个区县。
【作者单位】: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陕西 水源区 污染源 时空变化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12B01-01,2011BAC12B02-01)
【分类号】:X52
【正文快照】: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3.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2流域污染源排放是影响河流水质的主导因素。自2007年国家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作为防治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手段,污染源调查和解析一直备受关注[1]。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0月开工[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3年05期
2 刘兆孝;穆宏强;陈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问题与对策[J];人民长江;2009年16期
3 殷正中;严炳洲;;为天地疏经脉 为万世开太平——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之际[J];绿色大世界;2002年02期
4 陈俊平,吴翠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下游沿岸县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年02期
5 王家永;林雨成;;浅谈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污染因素及防治措施[J];河南水利;2005年09期
6 韩建秀,白乐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区域水环境保护[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廖奇志;谈昌莉;张惠;阮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环境影响研究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11期
8 宁军;邹慧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年04期
9 张杰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补偿制度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04期
10 阮小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疾病流行的影响[J];灾害学;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召成;王少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研究初探[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德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荆门段水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3套补水方案与长湖调水方案利弊对比[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邹家祥;阮娅;廖奇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5 沈浒英;;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对策[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董延军;蒋云钟;王浩;李杰;;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实时优化调度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赵蓉;李振海;祝秋梅;魏淑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施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子慧;;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及深受关注的若干问题[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专题论坛——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9 刘子慧;;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及深受关注的若干问题[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10 袁劲松;王勇;王友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十堰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都潇潇;黄委与南水北调中线局共商工程建设事宜[N];黄河报;2007年
2 记者 陈四化 马志存;河南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展机遇[N];农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董文胜;倾全市之力圆满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各项任务[N];新乡日报;2010年
4 记者 毕志强;南水北调中线规划12个工程景观[N];中国旅游报;2012年
5 记者 何平;南水北调中线打造生态旅游带[N];光明日报;2012年
6 记者 蒋菡;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纳入地方考核[N];工人日报;2013年
7 记者 刘亚辉 阙爱民 刘海涛;省政协就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进行视察[N];河南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韦华;国家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来汉检查南水北调中线工作[N];汉中日报;2014年
9 记者 陈磊;南水北调中线总体治理目标基本实现[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熊金超 李伟 安蓓 赵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具通水条件[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国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水质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朱德军;南水北调中线明渠段事故污染特性模拟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3 李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多尺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非恒定输水响应及运行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内排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陈翔;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调控与应急响应系统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杜小冬;基于B/S架构的水污染应急处理系统[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何朝永;夯扩挤密碎石桩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易液化地基中的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5 陈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渠道施工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超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段安全监测的设计与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7 孟文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调度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8 禹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立;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10 苏华;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工程盾构施工壁后注浆浆材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110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1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