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09年
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周煜斌
【摘要】: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建设有效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反过来又成为影响和限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 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既有缓解人地矛盾、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到正面作用,但也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压力增大等负面影响。针对其负面影响,重点从“人”的主观因素入手,深入分析决策者、实施者、管理者、生活者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五点建议以供行政管理部门参考,即(1)科学规划,切合实际地推进城镇化;(2)加大投入,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3)建章立制,健全多重监督和治理机制;(4)加强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5)创新方法,引入先进理念和运用科技手段。通过推动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和谐城乡建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99.2;F323.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进考;舟山渔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2 焦苗;我国沿海地区陆海经济发展与海域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柱;干旱区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红;市域城镇生态环境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2期
2 任建强,许白皋,刘杏认,陈亚恒;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6期
3 杨仕康;试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国土经济;2002年08期
4 康勇;;我国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华商;2008年12期
5 王晓东,杨光;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中的城镇生态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4年03期
6 陈子玉;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2期
7 辜胜阻,成德宁;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3期
8 陈俊合,刘树锋,黄春苑;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以潮州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丽芳;王珊珊;张毅川;;新乡市废弃地及其治理对策——以世利农业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吴国玺;赵新军;;基于农区开发的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3 丛晓峰;高霞;;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培训”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4 汤爽爽;;大连市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实证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5 董谦;刘秀娟;王军;;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6 曹玉华;;江苏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秦宏;李嘉晓;;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8 罗珍珍;傅春;;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9 李蓉;关欣;;醴陵市城市化水平与城镇规模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10 张松山;;新农村建设和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丽丽;;城乡统筹背景下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以重庆市为例[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坚;;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在发展生产力[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志伟;;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玉华;孙艳;;我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会娟;;浅谈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唐丽萍;;浅析六盘水市城市化现状与未来趋势[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国勇;刘洋;;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建领;;农村环境现状及对策初探[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王震;王如松;刘晶茹;;产业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及产业生态园理论[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田莹;王腊春;霍雨;;我国农村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2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应禄;中国城乡经济差距与一体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龚琦;基于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马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张杰;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7 李厚刚;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自军;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孔正红;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10 延军平;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付虎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韩丽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林;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书晓;基于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循环经济对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季高峰;浙江青田县城市化特色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韩斌;城市扩展中的边缘区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译丹;新疆托里县依托资源优势带动小城镇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张毅川;郑州黄河滩地生态与景观重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康秀琴;基于园林城市标准的东山县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贵明;;和谐社会建设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丹;;环境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3 丁爱芳;;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4 张国明;谢胜波;;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5 张秀荷;郭洪杰;杨茂林;马凤娟;;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气象事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6 王吉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7 王爱武;;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8 唐萍萍;李蓉;张硕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政府法律责任[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9 林明珠;谢世友;;晋江沿海滩涂围垦效应分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10 陈兵红;陈茂铨;王东明;;丽水新农村环境问题与生态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光君;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国柱;区域农村生活能源生态经济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应刚;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雪清;城镇化对地下水影响数值模拟[D];南昌大学;2010年
2 侯锐;关于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意识阶段划分的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孙松涛;城市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4 潘佑找;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艳军;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徐晓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敬明;循环经济与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李德明;乡村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健;农村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馨;大连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玉凤;;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策略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2 久玉林;城镇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有效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06期
3 程立峰,张波,王晶,刘晓东;小城镇建设中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方环境;2001年01期
4 赵广,万志芳;农村城镇化条件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0期
5 唐亮,左玉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1998年05期
6 冷红,郭恩章,袁青;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7 李红;市域城镇生态环境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2期
8 周承水;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环境探讨[J];城市开发;1999年06期
9 陈昭锋;我国城市化的困境[J];城市问题;2004年02期
10 杨新海,王勇;“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趋势[J];城市问题;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坤;龚新蜀;;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4期
2 贺坤;龚新蜀;;新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绩效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0年01期
3 杨志平;;江苏沿海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毛其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长子中;;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3期
6 张灿;;浅论欠发达地区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7 许初鸣;;两轮驱动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思考[J];武汉建设;2006年03期
8 朱红根;康兰媛;谢元态;翁贞林;刘小春;;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07年10期
9 崔麟生;;高州如何走工业化及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J];南方论刊;2003年09期
10 张丕达;;析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对策——以张家界市为例[J];中外建筑;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延斌;;山东半岛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的整体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郝春江;刘林贵;托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丁建伟;;论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李树声;杨林辉;孙娜;;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 一定要紧紧抓住两个主旋律[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锦;;我国市镇生活污水治理的两点战略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6 戴成英;;论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图书馆建设[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雪梅;;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何敏汉;;积极发展小城镇 加快梧州市城镇化进程[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郭新天;;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问题争议[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纪伟 王柯 赵磊(沈丘县委宣传部);[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孙晓蓉;[N];贵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黄克超;[N];广西日报;2005年
4 通讯员 伍家厚 韦解军 韦金龙;[N];桂林日报;2009年
5 中共邯郸市委常委、秘书长 王社群;[N];邯郸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何卓;[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记者 李秋;[N];焦作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周龙;[N];白银日报;2011年
9 陕西省省委常委、副省长 江泽林;[N];重庆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包松娅;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力军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宏;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郑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程姝;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王蒙;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功能分析[D];南开大学;2012年
5 汤进华;城镇化进程中上海市郊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李静芝;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宋璇涛;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刘加顺;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煜斌;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红娜;黑龙江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于金方;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殷杰;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D];苏州大学;2006年
5 黄坤;新疆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化的系统仿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黎花;民族地区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熊建军;新时期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8 杨丹;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孙婧;中国工业园区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10 欧小媛;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