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分析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4卷 第8期2009年8月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
Vol124No1 8Aug,2009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分析
王新杰,薛东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与需求日益扩大的城市化建设相比,其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也将会逐渐显现出来,今后可能会出现强经济弱生态的调和阶段。关 键 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9)08-1378-08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辉煌成就。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19%提高到2006年末的4319%,年均增长0193个百分点
[1]
。尤其是20世
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1996~2002年城市化水平平均提高1134个百
分点。据预测,今后15年城市化的年增长率也不会低于1%,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
[2]
。但是与此同时,交通拥挤、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城
[3]
市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0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
[4]
,早在19世纪末期国外学者就
[5,6]
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然而真正以专题形式来研究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围绕此课题,相关研究已经涉及到二者之间的定量测评问题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环境单要素之间的计量分析
[8~10]
[7]
。国内对城市
。目前从国家和区域层面来研究城市化与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正成为国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但多数研究侧重于对城市化与生态
,针对某一单一城市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综合城市化与生态
环境动态耦合机理的研究成果基本缺乏。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协调发展系数、动态和静态协调度,构建了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15种模式,以准确定位和描述该区域不同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运
收稿日期:2008-12-22;修订日期:2009-05-11。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D04);陕西师范大学重点项目。第一作者简介:王新杰(1982-),男,内蒙古莫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E-mai:lw.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1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