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本文关键词: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与战略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与战略思考 12337字 投稿:贺懽懾
全文13页 共12337字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70(2015)04-0034-0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405近些年许多国家研究表明,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88X(2015)04-0022-051欧盟环境现状1.1欧盟环境发展现状迄今40年间欧盟在全球环境发展方面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从总体上来看,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环境状态已经达到与工业化社会开始时一样好…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中图分类号:F3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4-0054-008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我国岩溶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现象严重。[1]近年来国家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退…
,列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28%,按国际标准属于重度缺水国家,整个北方地区皆为重度缺水(905/人)区域,南方地区也处于轻度缺水状态。与此同时,全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凸显,随着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农业用水资源紧缺矛盾越来越突出[1]。中国部分地区已超过或接近水资源开发的极限。海河、黄河、淮河和西北诸河区用水量分别相当于其水资源总量的85.1%、50.4%、86.8%和49.0%[2],已超过或接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极限,即使是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松花江流域,其开发利用率也达到了32.7%。北方平原区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过度。
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导致水旱灾害更加频发和加重。
2.1.2 人均耕地少,数量和质量都呈下降趋势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根据《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3》[3],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的耕地总量为20.27亿亩,人均耕地1.52亩,较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人均耕地1.59亩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优质耕地比例也在下降,全国耕地的中、低等级地的比例为66%。此外,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通过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来补充现有耕地数量减少的潜力空间极小。
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然严重[4],地质灾害加重。
2.1.3 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长期存在着能源和矿产资源供给能力严重短缺问题,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已达到30%。2009年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1年进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位[5]。由于煤炭占中国能源的七成,而煤炭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同时中国大宗矿产品的消费持续增加,进口量持续增大,铁矿石、铜、铝进口比例都在50%以上。
2.2 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中国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要素——水、土、气已被全面污染,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而言已处于危急状态。
2.2.1 大气污染已处危急状态 近年来以,在456个城市中有135个属酸雨城市,其中浙江、江西、福建、湖南、贵州等省较严重[6]。
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攀升。2010年中国人为的土地已无法耕种。土壤污染已经对粮食生产、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食物安全事件频发。若按全国耕地污染超标率19.4%和现有耕地面积约20亿亩计算,则全国约3.88亿亩耕地受到了污染,威胁着18亿亩耕地红线。
2.3 综合评价
按水、土、气、生4大因素,16个项目,50多项指标,将安全等级划分为安全、不安全、危机三大类、六小类,得到全国55个区域的安全度评价,结果为:
(1)中国的生态环境不安全地区占60.02%,居多数,危机与濒临危机地区占22.44%,安全与基本安全地区占17.54%。不作评价的大沙漠、大戈壁占国土面积9.72%。
(2)环境污染、土壤侵蚀、水旱灾害、生物多样性受损是当今中国生态环境的四大问题。在55个区块中,环境污染占67.3%,且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壤侵蚀占60%,但在面积上居首位;严重的干旱缺水类占41.8%(以上区块有重复计数),其他因素也占一定比例。
2.4 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中国众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历史遗留的,也有现代人类不合理利用、破坏导致的。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4.1 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已处于超载状态 1949年全国人口约5.4亿人,到了2012年大陆人口增长到13.4亿人[9],是1949年的2.48倍。按照水土承载力估算已达到临界值,粮食以及主要农产品不能完全自给,缺口渐大。尤其京、津、沪、闽、浙、粤的自给率在60%以下。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超支,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部分地区出现生态难民。
2.4.2 掠夺性经营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政策失误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陡坡开荒,大水漫灌,“选优弃劣”、“重量轻质”、“重开发轻保护”、“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重伐轻造”等政策和行为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的最重要原因。
2.4.3 片面追求GDP,忽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生态危机的导向因素 面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个目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来都是一手硬,一手软。政绩的表现主要看GDP,特别是地方领导任职3-5年内要做出成绩,主要也靠抓GDP,靠形象工程。可是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隐蔽性、长期性、跨地区、跨部门的宏观性,长期积累的结果最终都会突发性地暴发出来。
2.4.4 科学技术发展滞后,难以支撑和解决生态环境难题 与快速经济发展相比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科技能力的提升速率相对滞后。一些环境领域的基础性、应用基础性以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被忽视,使得科研难以为国家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知识和技术储备。
2.5 反生态环境危机斗争的兴起
近年来,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首先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先后实施了一些生态恢复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河三湖”综合治理工程,三江源保护工程,以及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等。还在一些局部地区部署了一些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如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治理、黑河下游与石羊河下游治理等。
2013年以来,雾霾天气席卷中华大地,针对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令,颁布最严格的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0]),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推动京津冀等严重污染地区开展联防联控等重大举措,政府还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参与这场反危机的斗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显出初步成效。如近期的污染治理,全国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下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已取得了卓越成就;以治沙防沙为重点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塔里木河下游、黑河下游、石羊河下游的治理等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中国的生态环境欠债太多,治理难度很大,任重道远,需要做长期不懈的努力,要坚持“持久战”。
3 确立“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
3.1 依据与模式
国家安全战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国防等国内国外多领域的安全,生态环境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再平衡战略的提出是基于目前的“人与自然”失衡、“经济与生态”失调的现实状况,是贯彻中央的国家安全观、科学发展观和国际交往“义利观”的体现。基本模式是:从“人与自然”失衡,经过“人与自然”再平衡的过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平衡,实现中国全面、协调、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2 科学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生态系统平衡的核心,“人与自然”再平衡的理念是要强调树立自觉地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地保护生态的社会行为理念和社会发展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
(1)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再平衡;
(2)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的再平衡;
(3)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再平衡;
(4)国土资源空间格局与产业布局的再平衡;
(5)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大生态工程的再平衡。
3.3 “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任务
“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任务是:构建一个以绿色为标志,健康、安全、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发展环境。健康,是对生态系统本身而言,以不污染、不退化、不破坏、不损失,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对于外来的干扰具有抗逆性和自身调节和恢复能力。安全,是对人而言,对当代人生存与发展没有危险、没有威胁,这个系统能够服务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以至于全球人类需求。可持续,主要指对人类后代而言,它要求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 “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措施
4.1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低效污染发展模式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首先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努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以减轻环境污染和对煤、油、气的过度依赖,建立绿色能源安全体系;其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执行从源头治理的方针,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努力实现零排放;其三,因地制宜地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先进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其四,以绿化为中心,加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与此同时,有计划推进和实施碳汇产业工程,实现碳的平衡。
4.2 转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耕地农业为新型的草地-耕地混合农业
所谓粮食问题,本质上是饲料问题,饲料危机从根本上威胁着中国粮食安全。预计未来饲料缺口将越来越大。根据任继周院士研究[1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表现为畜禽业发展促进饲料生产节节上升,为人直接食用的粮食生产逐步下降,到2002年两者走到交叉点。预计未来发展,按“食物当量”(即1kg食物当量相当于1kg粳米量),人的口粮大约为2亿t食物当量,而畜禽的饲料大约为5亿t食物当量,即“2+5”模式,饲料粮是口粮的2.5倍。根据任继周院士的看法,如此大量的饲料缺口,根据国际经验只能由牧草(含饲用植物)-植物营养体来填补。植物营养体与籽实的营养物质之比一般为3~5∶1。为此我们需要从耕地农业到草地—耕地混合农业的转变,把牧草(含饲用植物)和草食动物列入农业系统。把耕地、非耕地统一规划,确切实施多年来提倡的粮、经、饲的三元结构,建立草田轮作制,兼顾人的口粮与畜禽的饲草料的籽实—营养体的复合系统,改变传统的“粮食观”为“食物观”。这是大势所趋,也会成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场大变革。
据匡算,用6亿~7亿亩高产粮播耕地面积可满足人均180kg左右口粮、工业用粮与贮备粮的需要,将余下的粮播面积转为饲草料生产,饲草料总产量保守估计也可达10亿t以上,能够保证养殖业发展的需要。
4.3 转变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为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
中国在一定时期内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最终还是要走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这条路,它更强调稳定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尤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为本提高国民的福祉是首要的任务。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强化社区针对失业或再就业人员的组织和职业培训功能,实现人民的充分就业。其二,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缩小贫富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必须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当前,城乡收入的差距在3∶1左右,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城乡收入的差距能缩小到2∶1。其三,要使国民树立消费信心,无后顾之忧,实现社会稳定,人人安居乐业的目标。其四,国家要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保险为主的全民福利制度和相应的体制建设。其五,要采取与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提倡绿色消费。
4.4 水土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的红线
全国用水量与三生用水控制:全国地表水可利用量7500亿,占国土面积的2.10%;农业生产用地(耕地与园地)200万,占14%;生态为主用地603万,占63%,作为生态红线区域约340万,占国土面积的3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增至95万。
耕地、水资源系统的红线控制:2030年前,农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以上;灌溉面积不少于9.5亿亩左右;农业用水总量3900亿;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9.5亿亩以上。
4.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高效利用资源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包括建立以节水节地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及以文明、绿色、低碳、节约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在中国应提倡资源效益和效率,把资源效益放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等的地位,着力于提高单位面积的水土综合承载力,开展资源资产核算,制定相应的价格政策,改变和扭转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高消耗资源、粗放型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步建立节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现代化、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4.6 调整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关系
国家环境部门已经提出“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来代替过去的“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国家要调整干部考核制度,改变以GDP论英雄的倾向,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终身责任制,才能在不远的将来还清对自然的欠债,实现蓝天、绿地、清水的锦绣河山的美好愿景。我们要谨慎对待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大型工程建设,加强宏观性、长远性、区域性和潜在性风险的评价。注重江、河、湖、库、海水的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加速治理黄、淮、海、辽流域等严重污染的大江大河。要加强对中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上游、珠江上游-云贵高原与横断山区的保护与治理,建设国家东南部的生态大屏障;进一步加大三江源生态建设力度,保护、恢复国家大江大河源头生态;还需要加强防止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关注沿海地区海水倒灌问题,以构建中国西部、中部、东部三道生态环境保护带。
4.7 实施小城镇大战略,优化城镇布局
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当前中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有6.18亿人,即使未来城市化率达到70%,也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12],2011年中国有33 270个小城镇,其中建制镇有19 683个,县级城镇(包括县级市、区)有2 780多个。2012年在县内流动的农民工约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50.2%。当前超大城市、大城市膨胀,产生一系列“城市病”,大量的小乡镇变弱、衰败、“空心化”,产生“乡村病”,加大了城乡差别。因此当前应严格控制超大城市发展,谨慎发展城市群,加大扶持小城镇发展,重点发展县级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发展小城市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使广大小城镇建成中国最宜居的城镇。
4.8 继续推行“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战略
在全球化的世界新格局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多方面建立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中国经济振兴和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在油气能源方面,国家正在实行重点与中东、中亚、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开展油气贸易,建设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具有战略意义的里海—中亚地区输油输气管道,进口油气资源,形成强大的新的亚欧大陆油气通道,并从北面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以及开辟印度洋通道,使中东、非洲的原油直接进入中国缺油的西南地区,以减轻马六甲海峡的拥挤,避免马六甲海峡的堵塞等,是十分重要的举措,都有其重要战略意义。在粮食等农产品方面,在确保口粮自给的基础上也要开展国际贸易和“走出去”开发的政策。重点地区是,东南亚毗邻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地区以及非洲国家。
4.9 稳步地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人与自然”的两方面关系要和谐发展。在“计划生育”实行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出现了人口快速老龄化(2011年老年抚养比与总抚养比分别达到11.9%与34.2%)和性别结构性(女男比为100∶118-120)失衡及劳动力短缺状态,影响到人类自身繁衍的可持续,也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人口结构失衡与“人口与自然”失衡的两难局面,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新形势下的国家人口战略和政策。在此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收”与“放”已摆在决策者面前。目前科技界和社会上提出众多方案,政府已推出单独二胎政策。我们认为要从人类自身繁衍规律,保持中华民族生存、繁衍与保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方面分析,应该进一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二胎,并逐步延缓劳动者退休年龄,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促进人口平衡发展与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
4.10 正确处理社会公平与效益、公益性与商品性的关系
土地资源与水资源有3个基本属性:①它们是自然形成的,人人都有利用的权利和保护的义务;②人类利用、培育、改造土地与水资源的性状与利用条件,它又是劳动产物,存在着价值;③土地与水资源是稀缺资源,存在着市场规律。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益、公益性与商品性的关系,事关重大。首先要保证每个人必要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治理,更应该突出公益性,虽然政府、企业、公众、社会都有责任参与保护与利用,但毫无疑问人民政府应负有主要责任,必须建立良好的机制,保护公民利用水土资源的基本权利和明确保护水土资源的基本义务。
4.11 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科技体系
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和预警是实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监管的科技基础。建立涵盖陆地和海洋的国土空间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科技任务。当前急需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共同组成“中国生态环境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研究网络协调管理委员会”,有效组织该科学工程建设的规划、协调、实施与管理,使该网络能够直接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水土气生物污染的动态变化、监测、评估、预报和预警,为国家生态环境管控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5 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中国国土开发区域布局总体是以沿海、沿江、沿线、沿边为轴线展开。基本形成了“一带一路”,东、中、西三大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长江与华北六大区,符合中国区域地理分异规律与地缘经济特征。
5.1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
“一带”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国家提出的新战略,是国家“走出去”战略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其意义在于,加强与周边国家、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二元与多元的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更广泛的空间区域内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共同发展,合作共荣,增进区域安全和世界和平。
“一带一路”的实现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有潜力的经济走廊。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对外经济合作交往中,应该坚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基本方针。首先要考虑在陇海路西段-兰新线-北疆线(一带)和东南沿海地区(一路),筹建“一带一路”的经济核心区,并作为前进基地。与此同时,要努力推动“东、中、西”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新局面。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认真贯彻中央正确的“义利观”的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纲要》2015年1月),在积极推动中国利益的同时,促进沿线国家、地区的共同繁荣。近期最重要的是抓好基础建设,包括沿线地区的重要口岸、港口、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贸易、法律、政策等一系列“硬件”“软件”的建设,形成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地区创造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打好稳固的基础。
5.2 优化东、中、西三大块国土空间布局
5.2.1 东部 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今后与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和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群合计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7.8%,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黄河三角洲、江苏沿海、福建与广西沿海、海南等处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低谷,生态环境还处安全、基本安全状态。东部沿海地区必须加大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治理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走在全国自主创新前列。支持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与江苏沿海、黄河三角洲和海南岛等经济低谷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要发挥沿海港口的优势,加大国际贸易,建设能源、粮食和大宗矿产资源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以缓解国家战略资源的约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核能发展。
5.2.2 中部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及大平原现代化大农业的优势。中部地区产业布局沿哈大线、京广线、京九线、陇海线和赣—桂线与沿长江中游展开。在主要交通枢纽地区,如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带,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经济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经济带,长春-哈尔滨经济带等要加快发展。中部地区是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淮地区、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要切实保护耕地,支持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大规模连片的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加快大江大河的治理、环境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
5.2.3 西部 西部地区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干旱、高山、高原、土地沙漠化、盐渍化与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是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扶贫的重点地区,同时又是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和大江大河发源地。因此,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应放在突出地位。要以治理黄土高原为榜样,长期不懈努力才有成效。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有步骤地建设重点地区和开发自然资源。西部地区开发:①沿主要铁路线,如陇海-兰新-北疆线与南疆线的丝绸经济带,西安-天水、兰州-西宁、河西走廊-哈密、天山北坡以及蒙宁沿黄地区等地开发;沿成渝线、成昆线,推进重庆-成都-乐山、滇中、黔中、攀枝花、六盘水等地开发,以线串点,以点带面。②沿边重要地区,如伊犁河流域、喀什地区、澜沧江流域等的开发。③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地区,如晋陕蒙的能源资源,新疆的油气资源,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等重点开发,促进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西部地区必须十分重视特色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注意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小城镇,以转移当地的劳动力,减少对土地与水资源的压力。
5.3 构建六大国土生态-经济区,发挥地缘经济优势
5.3.1 东南区 包括闽、粤、琼、港、澳、台及江西与湖南南部。以沿海各港口为前沿,以珠江三角洲都市群为核心,协调港、澳、台,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以海南岛为基地的南海海洋与岛屿开发,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开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形成面向东南亚和环南中国海的东南经济区。生态环境以治理酸雨、氮沉降、雾霾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防洪、防台风措施。
5.3.2 西南区 包括渝、川、滇、黔、桂、藏。以广西北部湾港口和云、桂、藏沿边开放城市为前沿,成-渝经济带为核心,以组成面向印支、南亚北部的西南经济区,以及中国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广西处东部、中部、西部的交错点,又是面向北部湾西南区的唯一出海口,加强广西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西南区要发挥水电优势与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河流的作用,团结、协调东南亚国家。在缅甸、巴基斯坦、伊朗南部建设油气港口与通道,从印度洋出口,把中东、北非的油气直接输向缺油的西南地区。做好雅鲁藏布江的勘探和开发规划。生态环境以治理水土流失、石质化与地质灾害为重点,也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扶贫工程的重点地区。
5.3.3 东北区 包括辽、吉、黑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大连、丹东、营口、珲春等东北港口及绥芬河、同江、黑河、满洲里等沿边开放城市为前沿,以沈阳都市群为中心的哈大线经济带为核心,建设面向朝鲜、韩国、俄罗斯东部、蒙古、日本等国家的东北经济区。东北区农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可建成为国家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肉乳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东北亚农产品贸易中心。加强和提升老工业基地与老森工基地的改造。生态环境,要实施以黑土保护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天然林抚育工程,湿地保护工程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等四大工程。
5.3.4 西北区 包括新、青、陕、甘、宁及内蒙古的西部。以新疆的伊犁、喀什、奎屯为窗口,沿边开放城市为前沿,以陇海线西段、兰新线、北疆线经济带为核心,经略河西、建设天北、开发天南,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以组成西北经济区。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妥善处理国际河流的开发,与中亚、西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要实施防治土地荒漠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三江源水源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等,并列为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地区和扶贫工程的重点地区。
5.3.5 长江区 包括沪、苏、浙、皖、鄂及湖南与江西的北部地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密集带。以沿海港口城市和开放城市为前沿,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轴线,长江三角洲都市群为核心,建设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南昌-九江等城市带,以形成长江经济带;切实保护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的农业资源与南方水稻主产区;扩大、加强上海-舟山港的建设,以壮大国际港的地位;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发挥长江的黄金水道作用,使长江区成为北邻华北,南连东南,西接西南,面向太平洋、面向世界的经济区,并支援东南、西南的发展。生态环境,以防治大气、水、土污染为重点,对太湖等污染湖泊继续加强治理力度,加强防洪、防台风措施。
5.3.6 华北区 包括京、津、冀、晋、豫、鲁及内蒙古中西部。以环渤海与山东沿海的开放城市为前沿,以京、津、冀、山东半岛为核心,建立北接东北区、西连西北区,与长江区呼应,共同组成面向太平洋、面向世界的经济区,并支持东北区、西北区的发展。本区为缺水、大气污染最严重地区,要调整能源结构、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突出以解决干旱缺水与防治大气污染为要务,实施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治理大气雾霾工程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修复地下水位工程。
6 结语
本文结束时,我们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书中的一段名言,他警告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与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13]恩格斯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然而,我们也认识到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泽东语)[14],不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也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我们应该是有条件的、谨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以科学发展求生存”。
作者介绍:石玉林,男,福建长乐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shiyl@igsnrr.ac.cn,北京 100101;于贵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刘兴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21;谢冰玉,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88;王立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张红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唐克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修订日期:2015-06-16文章编号:1007-7588(2015)07-1305-091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主要采用粗放性经营方式,以…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4-0087-08一、以往的研究概况与本文的分析视角近30年的中国经济转轨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采用科学方法来估算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害…
中图分类号:X171;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07(2015)08-027-071引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一门交叉性前沿学科,同时连接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1],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及存在争议较多的领域之一[2]。相关研…
3中国工业偏向型技术进步IBTECH指数依据上述方法,本文计算中国工业36个行业1999-2012年包含资本、劳动力、能源和中间品四种投入要素的偏向型技术进步IBTECH指数。该指数一方面可以体现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以考察在这一时期偏…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中国生态环境安全态势分析与战略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7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2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