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农业大学》 2013年
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李佳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范围和强度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和敏感,生态环境质量也日益下降,这对土地利用效益的阻碍作用越来越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更具意义。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结合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状况,构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并用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模型分别对河南省(2001-2010年)及其18个地级市(2010年)进行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类型分析,用残差修正后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河南省未来五年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类型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了适合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类型不断提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1-2003年,耦合发展类型处于勉强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2004年处于初级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2005-2006年处于初级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2007-2010年上升为中度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并通过残差修正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得到如下结果:河南省未来五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类型为良好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且土地利用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并不协调。(2)2010年河南省各地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郑州、安阳、焦作、许昌、漯河以及商丘等六城市属于中度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这六大城市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发展度均高于河南省其他地级市;开封、濮阳、周口这三个城市属于初级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土地利用程度较高;鹤壁、新乡属于中度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相对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水平更高;平顶山、南阳、信阳、驻马店属于初级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洛阳、济源属于勉强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三门峡属于不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损益型,其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为全省最低值。(3)为实现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研究区分析结果,分别从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类型的决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321;F30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久苗;试论土地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朱连奇,许叔明,陈沛云;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3 张光宇,刘永清;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大自然探索;1998年02期
4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5 周炳中,包浩生,彭补拙;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3期
6 王志强;张柏;于磊;张树清;王宗明;;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湿地生态安全响应[J];干旱区研究;2006年03期
7 陈芳;王继和;蒋志荣;魏怀东;丁峰;;古浪县绿洲边缘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方创琳,鲍超;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9 潘竟虎,刘菊玲,王建;基于遥感与GIS的江河源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年03期
10 左伟,王桥,王文杰,刘建军,杨一鹏;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宜广,庞佑林;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朱红波;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3 杨庆媛;雷燚;程叙;;我国城镇化对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4 张彩云;濮励杰;韩书成;赵姚阳;;江苏省吴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5 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6 张志;李江风;龚健;;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探讨——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7 廖玉;张安明;牛乐德;;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8 付标;祝桂兰;康鸳鸯;王红霞;贺传阅;郭艳;李娟;;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河南省新安县正村煤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9 王永侠;王晓东;;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徐宁;;关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美琴;陈银蓉;;柳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持续性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关江华;马才学;;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施祖送;梅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苗婧;;浅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赵嘉俊;;天津市海河两岸气候资源环境保护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LIANG Jing-dan~1 ZHANG Ji-quan~1 ~1 Institute of Natural Disaster Research,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Risk Assessment and Regionalization of Ecological Disasters in Jilin Province,NE China[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2007年
7 秘明杰;;论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平衡[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骆东奇;余戈;;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学基础[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仁东;;湖北省1:10万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动态数据库的建立[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施祖送;梅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宝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杨勤科;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6 陆培东;潮汐汊道系统及环境响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左伟;基于RS、GIS和Models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思远;基于地理时空数据库的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9 田光进;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10 叶艳妹;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驰;基于“4D”技术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侯淑涛;DEM支持下的临界土地利用识别技术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秦艳培;RS和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以郑汴间沙岗地区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4 阮俊华;区域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估[D];浙江大学;2001年
5 陈本清;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对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及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D];福州大学;2002年
6 武永峰;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驱动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忠峰;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与持续利用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卢珊;长岭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平;土地利用变化图形信息及其地学机制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于书霞;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土地利用政策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琳,夏海鳌,黄铁平,李为栋;湖南省耕地土壤退化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程国栋;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汤洁,薛晓丹;吉林西部生态系统退化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阎伍玖;;城市各类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0年01期
5 尚金城,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系统及工作程序[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3期
6 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7 方一平,陈国阶;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8 陈晓军,张宏业,任国柱;北京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房山区平原地区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9 王宝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的研究[J];测绘工程;2000年04期
10 徐小清,肖邦定,方涛,郑利;三峡库区非线性延迟的环境效应及其防治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勇;城市扩展的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研究——以无锡市为例[D];重庆大学;2003年
2 何焰;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展;SOM神经网络模型在生态规划生态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罡;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5 陶宝先;山东省淄博煤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与循环经济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叶琴;金华市生态安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强;产业结构效益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磊;湖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9 孙可;天津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圆圆;徐刚;杨娟;刘成;程中玲;;基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城市地貌环境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1期
2 陈静;和丽萍;李跃青;赵祥华;;滇池湖滨带生态湿地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探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1期
3 李玉伟;程先富;;芜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4期
4 冉有华;李新;卢玲;;四种常用的全球1km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区域的精度评价[J];冰川冻土;2009年03期
5 张贺飞;徐燕;曾正中;郭浩磊;潘玉;;国外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工程;2010年S1期
6 侯晓峰;薛惠锋;;城镇污水污泥土地利用风险及收益-成本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赵其国;不丹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概况[J];土壤;2002年02期
8 马利民,陈玲,马娜,刘东燕,赵建夫;几种花卉植物对污泥中铅的富集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5年06期
9 赵建兰,王立红;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分析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赵雪雁,周健,王录仓;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洲;;地质环境对我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浅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李鹏山;谢跟踪;苏珊;孟相彩;于蕾;;基于GIS的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李蓓蓓;叶瑜;;东北过去300年耕地重建数据与国际数据库对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喻逢春;;当前土地利用中违法行为发生的思考[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5 杨波;;基于ArcGIS的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剑;;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田;;生态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韩毅;;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在建设用地发展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千红;王冲;;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丘君;陈利顶;傅伯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祥明;[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张潇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记者 李铁兵 通讯员 冯战平 王雅云;[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朱震晓;[N];安阳日报;2007年
5 记者 田春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记者 顾海洋;[N];贵阳日报;2006年
7 王立彬;[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市国土资源局苏仙分局 李见秋;[N];郴州日报;2009年
9 郑芃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兆汝;[N];中国建设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军锋;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郭碧云;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MOIWO, JUANA PAUL;土地利用对地下水补排影响的时空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马蒂丽;区域土地利用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武汉大学;2010年
7 朱丽;华北土石山区流域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于兵;大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和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唐远彬;土地利用更新的联动机制与增量提取[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晓;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D];西南大学;2010年
2 章伟伟;崇明东滩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陶健;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南屯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檀迎娟;基于GIS的峰峰矿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5 刘青柳;基于遥感的邯郸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6 王丽娟;长春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郑富强;四川省眉山市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马婉丽;1991-2006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变化[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吕建树;济宁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雪强;恩平市产业转移园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3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