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5年
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邵馨
【摘要】: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群的发展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在全国经济板块中的迅速崛起,是目前和未来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研究为实现呼包鄂榆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选择了处于新兴阶段的呼包鄂榆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共建立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主要在经济承载力、人口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社会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6方面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采用所辖四城市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法对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总结呼包鄂榆城市群制约因素,从而提出提升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有效措施。主要结论有:(1)根据2012年数据计算得知,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状态处于可载状态。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内各城市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分析得知,2012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各城市综合承载潜力的排名由大到小分别为包头、呼和浩特、榆林、鄂尔多斯,且均处于可载状态。(2)通过状态空间法对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进行时间演变分析(2003-2012),结果表明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十年间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到2005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状态处于超载;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状态处于可载,且承载潜力快速提升;第三阶段,2008年-2012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状态处于可载,并且承载潜力呈稳定提升。(3)通过对各项评价指标的偏离值及各项承载力10年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呼包鄂榆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关于呼包鄂榆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鸿源;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05期
2 刘晓丽;方创琳;;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3 段春青;刘昌明;陈晓楠;柳文华;郑红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4 孙莉;吕斌;胡军;;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3期
5 张秋亮;白永平;李建豹;赵秀清;;呼包鄂榆综合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差异[J];城市问题;2013年02期
6 石忆邵;尹昌应;王贺封;谭文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研究;2013年01期
7 童玉芬;;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演进、问题与展望[J];人口研究;2012年05期
8 王宁,刘平,黄锡欢;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红丽;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韦艳南;城市群空间分析与西部重点城市群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悦;王小文;徐杰峰;杨楠;;陕南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覃玲玲;周兴;;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3 荀斌;于德永;杜士强;;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刘玉娟;刘邵权;刘斌涛;刘淑珍;;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5 左正;聂小桃;胡锋;李浩强;;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6 王新涛;;快速交通发展中我国特大城市有机疏散研究[J];城市;2011年07期
7 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J];城市问题;2012年01期
8 刘世梁;富伟;崔保山;杨敏;;基于RV指数的道路网络干扰效应空间分异研究——以云南省纵向岭谷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9 孙才志;陈玉娟;;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3期
10 李双成;赵志强;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丽;;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卞立平;王静;朱利群;;区域农作物生产发展前景的优势度分析方法[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秦建桥;李朝晖;罗育池;朱祉熹;侯锦湘;陈邦雄;林伟彪;;矿产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珠海市为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4 王忠臣;蔡春霞;孙汉坤;尤杨;梅硕;;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建设项目环评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某石煤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为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5 刘浩;宋阳;;建筑生命周期水资源消耗的环境压力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张万顺;;基于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污染物总量分配理论与实践[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张炜熙;张金桥;;面向提高城市承载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以天津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智全;庆阳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东霞;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及生态承载力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李远华;生态环境流量流向评价方法及其在西藏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6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秀霞;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延平;陕北黄土区陡坡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云霞;北京市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居恒;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白燕;内蒙古人口承载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欧阳莹;环鄱阳湖区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马丽珠;昆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陶柯妃;昆明城中村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代安锋;云南中等城市组群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高利梅;大连城市承载力分析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毕明;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赵鑫霈;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马小媛;焦作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承载力响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通,郭怀成,王丽婧;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2 程国栋;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李振福;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振福;城市交通系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甄娜;关于成都市水资源的现状调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徐琳瑜,杨志峰,李巍;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8 牛文元;;中国城市化:新一轮财富涌流[J];财经界;2002年12期
9 赵曦;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J];财经科学;2001年S1期
10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楷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兴建;西部地区城市集群化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孙静;成渝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界五大城市群[J];国土经济;2003年11期
2 刘伯光;成都不能成为城市群的局外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3 王彦武;中原城市群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州学刊;2004年05期
4 许叔明;刘静玉;;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张清平;王运宝;;谁绊了城市群的脚[J];决策;2006年08期
6 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欧阳峣;生延超;;城市群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年08期
8 刘党社;;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罗远鹏;;中原城市群的金融环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8期
10 黄昌丽;;城市群国内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9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世锋;[N];济南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程小旭;[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冯奎;[N];经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谢良兵;[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记者 王彬;[N];济南日报;2013年
6 记者 郑代玉;[N];东营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端鹏;[N];济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哲 通讯员 宗禾;[N];淄博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端鹏;[N];济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钦涛 通讯员 刘永;[N];济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书山;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贾卓;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郑斌;中国城市群环境合作机制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袁安贵;成渝城市群经济空间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思远;城市群集群评价多维逻辑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宁艳丽;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3 傅永超;城市群府际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滕旭荣;重庆市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谢玮;娄底市在“3+5”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张晓芳;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城市群的演进机制初探[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7 赵宇飞;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淮中;苏锡常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任佳;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龚果;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协调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6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