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4年
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张媛媛
【摘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内容。在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远大计。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在经济一体化视域下,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与环境效应理论为理论基石,以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压力评价法、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法等数学方法和模型为研究工具,首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构建评价经济和环境现状的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在经济一体化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协调发展度理论的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模型,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了2003~2012年东北地区近10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再次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方法从空间角度分析了2011年东北地区3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 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得出三个结论:第一,36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说明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低。第二,东北地区各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存在差异性,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其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相对较高,环境污染是造成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从耦合协调关系的时序角度分析,近10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增长趋势,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逐步实现;从空间角度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较好且存在地域差异,协调发展度的区域分布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高的空间对应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22;F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同,刘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彭水军;包群;;资源约束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范兆斌;苏晓艳;李晓玲;;跨国公司、区域一体化与社会福利——一个垄断模型的扩展[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4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5 丁成日;空间结构与城市竞争力[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6 陆大道;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7 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4期
8 王海建;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国柱;;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面板数据单位根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宋红丽;薛惠锋;张哲;李献峰;;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耦合度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迎春;;跨国公司: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张小娟;高敏华;郭兴芬;;库尔勒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3 蒋金龙;;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生长层次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4 渠立权;张庆利;苏楠;;徐州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及价值耦合[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5 方世敏;赵金金;;区域生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供给需求与竞争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6 艾丹祥;左晖;;不可再生能源约束下的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7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王新军;谢霞;杨建军;;基于规则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研究——以新疆温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郝晨光;单文广;;基于生态压力指数法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压力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9 胡玮,王心源;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时空分异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陆大道;科学发展观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金成;欧阳慧;黄征学;;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董雪兵;尹敬敬;文雁兵;;环境质量、政府规制与经济增长:一个拓展的内生性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毛金凤;法义滨;;沈本旅游市场一体化与沈阳旅游定位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刘中起;张伊娜;;长三角地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的空间扩散与交通轴的分析[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覃成林;吕化霞;;山东经济空间分异型式及其成因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6 刘兆存;秦耀辰;范玮佳;;第五章 城市区域发展的非线性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7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于涛方;秦新光;;巨型城市区多中心结构:国外案例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蔺庆校;区域贸易协定内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美芳;中泰消费文化与市场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冷显鹏;基于空间视角的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安平;环境治理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婷;建立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马业保;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思路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胡强;兰白物流一体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贺建谊;杭州余杭良渚文化旅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瑞,赵玉霞,蔡越虹,王岩;人口、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姬广坡;论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构成[J];财贸经济;1999年09期
3 田文,吴进红;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4 丁成日;土地政策和城市住房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5 丁成日;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吗?[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6 丁斗;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制度的演变[J];当代亚太;1997年03期
7 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8 陆大道;;二○○○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年02期
9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10 郑王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丹;鞠耀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地区经济振兴[J];特区经济;2010年03期
2 李靖宇,杨海峰;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J];长白学刊;2004年01期
3 马涛,王雅林;东北地区经济运行中的“制度解锁”[J];学习与探索;2004年05期
4 魏后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战略思考[J];经济纵横;2004年09期
5 周学明;;论东北地区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互动发展[J];商业经济;2006年09期
6 李靖;;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突破口:配套产业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7年03期
7 赵萍;;加快配套产业建设 振兴东北地区经济[J];民营科技;2008年09期
8 李春禄;;政府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0年01期
9 黄志伟;;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战略选择[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10 黄志伟;;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战略选择[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淑萍;刘宝庵;;东北地区经济按统一版块发展的思考[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2 陈英姿;阎振元;;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3 刘文新;;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聂鑫;;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分析[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洲;[N];经济日报;2007年
2 韩雪萌;[N];金融时报;2006年
3 卢蕊菲 记者 刘倩;[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孔育红 记者 陈程;[N];哈尔滨日报;2010年
6 ;[N];辽宁日报;2005年
7 李明罡;[N];图们江报;2011年
8 骞壮 李春芳 记者 曲静;[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记者 陶琳;[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张楠 记者 贺云鹏;[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涛;东北地区经济转轨的制度演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宋梅秋;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宁;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卓;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D];吉林大学;2008年
3 徐少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沈桂红;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肖太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盛洪昌;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与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媛媛;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张宁 >肖太梁
>马涛 >沈桂红
>徐少峰 >宋梅秋
>张媛媛 >盛洪昌
>张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