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全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洛阳因水而名,因水而美。“水文章”,正在成为当下洛阳加快发展中最“火”的一篇文章—— 从2013年洛阳成为全国两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之一,到今年年初明确提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到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亮出“一区三带五引七提九湖十八潭”的总体布局,再到最近这段时间市领导频频调研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文章”,已然在洛阳破题起势。
一、水资源状况
洛阳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占81.8℅,淮河流域占13.8℅、长江流域占4.4℅。境内共有河流涧溪约7500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9条,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廛河、北汝河、老灌河、白河等。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人均410立方米,与全省人均占有量基本持平,约为全国人均的五分之一。因此从全市范围来讲,我市属水资源短缺地区,且时空分布不均,如何利用宝贵的水资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需要持续解决的难点和重点。
目前全市境内已建成各类水库156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42座),修筑河道堤防900多公里,兴建万亩以上的灌区37处,打配农用机电井1.8万余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0万亩,建设饮水安全工程1800余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18万人,治理水土流失6300平方公里。持续开展了城市河渠综合治理和水系建设,在城市区形成景观水面2.8万亩。境内建成的4座大型水库总库容153.07亿立方米,拟建的前坪水库总库容5.91亿立方米。各类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生产、抗御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市在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如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与全省持平,均为全国的五分之一,每遇干旱年份还会出现季节性缺水。
二是水污染治理不到位、水环境保护不够等问题。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农村中小河流、小型河道及库、塘、坝、渠等水环境普遍存在污染问题,需进行系统治理和加强管护。
三是在以往的河渠治理和水系建设方面,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较多,自然性和生态性体现不够;能看的多,能玩的少,,近水亲水效果不够好。
四是水文化发挥不够。水系建设与历史文化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和古都风韵体现不足;投资渠道单一,主要靠财政投入,市场助推作用发挥不够等。
三、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思路及布局
(一)基本思路。根据目前现状,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应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个方面,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科学配置、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水生态保护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水环境特色优势,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支撑和服务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设。
(二)基本目标根据以上思路,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全力构建七大体系即:科学规范的水管理体系;节约高效的水利用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体系;水清岸绿的水环境体系;健全可靠的水安全体系;特色明显的水景观体系;功能完善的水服务体系。
(三)工作重点。围绕水资源管理、水资源配置、水生态建设、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水景观营造等,着力规划和建设“一区三带五引七提九湖”等项目。
“一区”——建设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主要是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范围为西临隋唐洛阳城、东至洛阳汉魏故城、北至洛河北岸中州东路、南到伊河南岸洛偃快速通道,总规划面积约55平方公里。目前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正在编制。示范区骨干水系项目洛河东湖、伊河东湖、伊洛运河等先行实施。
“三带”——打造三条百公里生态廊道。一是洛河在现有洛浦公园的基础上,以华夏文明第一河为引领,继续向上下游延伸治理,构建上连宜阳、下接偃师的100公里洛河生态长廊;二是伊河在现有伊滨公园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下游延伸治理,构建伊川—龙门—伊洛河汇流处100公里伊河生态长廊;三是通过提升完善新区景观水系,实施建设伊滨区“五横七纵”景观水系,在新建范围内构建100公里清水长流的城市生态水网。在三条百公里生态廊道内,围绕旅游开发等功能,专题研究通航问题,打造特色明显的水上旅游观光线路。
“五引”——建设五大引调水工程。一是故县水库引水工程,重点解决市民吃好水的问题;二是引黄入洛工程,近期补充城市河渠生态用水,远期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备用水源;三是陆浑水库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已建成使用(12万立方米/日),二期工程适时实施(12万立方米/日),重点用于市政及工业用水;四是引畛济涧工程,在解决新安县城及周边地区用水问题的同时,可为涧河进行生态补水;五是前坪水库引水工程,通过20公里隧洞,从拟建的前坪水库引水至陆浑水库大坝下游伊河内,可为城市供水,也可在枯水季节为伊河补水。
“七提”——对洛北城区“两河五渠”进行提升改造。包括涧河、瀍河、中州渠、大明渠、邙山渠、秦岭防洪渠、铁路防洪渠等。已进行初步治理的进一步提高标准、完善功能,新治理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根据每条河渠的自然条件和现状,因河制宜、因渠制宜、因段制宜,重点解决好截污治污、引水补源两大关键问题,通过治水、治滩、治岸和建坝蓄水、生态绿化、景观营造等项目和措施,实现水清、岸绿、路通、灯亮,把河渠沿岸打造成生态宜居带和活力经济带,使水成为洛北城区的点睛之笔和宝贵财富。
“九湖”——在城市区规划布局九个生态景观湖。除河道水面工程和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水系项目外,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在城市区布局九个水域面积100亩以上的生态景观湖,包括已建成的开阳湖、凌波湖、通济湖、积翠湖、定鼎门湖等,同时规划建设新湖。对现有生态景观湖重点加强保护,提升改造,完善亲水戏水功能,发挥好综合效益。对新建生态景观湖要高档次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利用。另外,按照活水、清水、亲水的要求,结合城市绿化建设及提升,在游园广场、街头绿地、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等,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小型水景池潭,让水真正融入市区、融入生活,使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亲水、戏水。
同时,结合河渠水系综合治理和提升改造,科学安排沿岸产业布局,带动和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使城市水系的水利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文化功能、产业功能等融为一体,成为“市民休闲地、游客好去处、城市新亮点、洛阳新名片”,使城市水系充满活力和灵气,使洛阳水城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当前着力抓好的重点项目
根据调查,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近两年来,我市陆续实施城市水系项目10余项,完成投资11.5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3.2亿元,市财政投资1.7亿元,市场融资6.6亿元。这些项目是推进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骨干工程和基础工程,关系整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进度,必须抓好。
一是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该项目作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面积约55平方公里。目前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其中,洛河东湖、伊河东湖、伊洛运河等水系项目已先行实施,2016年牡丹文化节前建成投用。
二是华夏文明第一河项目。按照郊野生态段、创意产业段、城市活力段、历史文化段的定位,对洛河市区段32公里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和提升改造。其中,已开工的历史文化段包括洛河洛阳桥至李南桥长5.5公里和瀍河310国道至入洛河口长5.2公里,主要突出洛神文化和“驿、渡、桥、市、漕”等运河文化。计划2016年牡丹文化节前历史文化段项目建设完成。
三是故县水库引水项目。故县水库引水项目主要是为了提高城市用水质量、改善城市用水结构、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该项目自水质良好的故县水库引水,除供给洛阳市区用水外,为沿线洛宁县规划供水规模5万立方米/日,宜阳县规划供水规模7万立方米/日。
四是其它水系项目。主要包括引黄入洛工程、涧河治理工程、瀍河朱樱湖工程、引洛济秦工程、邙山渠治理工程、中州渠下游治理工程、新区水系提升工程、引畛济涧工程等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杨浩月供稿)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