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5 15:51

  本文关键词: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文: (1875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作为生态工程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农牧民对生态工程成效的评价、对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选择倾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将结构化问卷调查与开放式访谈相结合,对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四子王旗和太仆寺旗3个旗县生态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围封禁牧以及季节性休牧是本区主要的生态工程类型;基于个体体验,农牧民并不认为生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显著的生态效益;生态工程对农牧民的影响表现为"减产、提效、增收";对于未来的工程措施,农牧民优先选择限制牲畜数量,其次是退耕以及保护退化草地;绝大多数农牧民支持有补偿条件下进一步退耕和生态移民。本文进而给出了一些研究和政策建议。

服务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09-08-29      出版日期: 2010-08-30

基金资助: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8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50、40971223);瑞典科学基金亚洲联系项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O7H70163AR)

作者简介:
胡云锋(1974-),男,江西赣州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蒙古高原资源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价研究。E-mail:huyf@lreis.ac.cn

引用本文:   

胡云锋, 刘纪远, 齐永青, 师华定.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J]. 地理研究, 2010, 29(8): 1452-1460.
HU Yun-feng, LIU Ji-yuan, QI Yong-qing, SHI Hua-ding. Positivist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ecological projects in the farming-pastoral transition bel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8): 1452-1460.

链接本文:  

     或     


[1] 叶笃正,丑纪范,刘纪远,等.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地理学报, 2000, 55(5): 513~521.

[2] 张宝秀.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土地开发与环境退化关系论.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13(3):16~22.

[3] 李青丰,李福生,乌兰. 气候变化与内蒙古草地退化初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20(4):98~102.

[4] 胡云锋,刘纪远,庄大方,等. 土地利用动态与风力侵蚀动态对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6): 541~550.

[5] Hu Y F,Liu J Y, Zhuang D F,et 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37Cs in wind-eroded soil profile and its use in estimating wind erosion modulu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11): 1155~1159.

[6] 国润才,傅恒,刘利胜. 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浅析.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4,(2): 33~34.

[7] 白光峰,白光瑞,李晓红,等. 东乌珠穆沁旗实施京津风沙源工程分析评价.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 26(s1): 67~68.

[8] 郭磊,陈建成,王顺彦. 正蓝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经济研究参考, 2006(30): 39~44.

[9] Wang X H,Lu C H, Fang J F,et al.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grain-for-green policy based on crop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 desertification-affected north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07, 24(2): 417~424.

[10] Meyer N. Desertific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grasslands in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Forestry, 2006, 104(6): 328~331.

[11] 连纲,郭旭东,傅伯杰,等.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生态学报, 2005, 25(7): 1741~1747.

[12] Rashid H,Robert S,Neville A.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Current State and Trends. 2005.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13] 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 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地理研究, 2009, 28(2): 273~283.

[14] 丁晓华,陈廷芝. 内蒙古地区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内蒙古气象, 2008,3(2): 17~19.

[15] 沈建国,白美兰,李云鹏.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6): 81~91.

[1] 闫慧敏, 陈伟娜, 杨方兴, 刘纪远, 胡云锋, 冀咏赞. 过去50年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特征[J]. 地理研究, 2014, 33(1): 13-22.

[2] 廖顺宝, 刘睿, 尹芳. 全国1∶25万土地覆被遥感制图精度在内蒙古东部的实地验证[J]. 地理研究, 2011, 30(3): 555-563.

[3] 李燕琴. 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2030-2042.

[4] 侯向阳, 韩颖. 内蒙古典型地区牧户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的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1, 30(10): 1753-1764.

[5] 阿如旱,杨持,同丽嘎. 基于分形理论的沙漠化土地空间结构——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2): 283-290.

[6] 陈效逑, 彭嘉栋, 李慧敏. 内蒙古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和区域差异[J]. 地理研究, 2009, 28(1): 27-35.

[7] 王 菱, 甄 霖, 刘雪林, Ochirbat Batkhishig, 王勤学. 蒙古高原中部气候变化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 地理研究, 2008, 27(1): 171-180.

[8] 毕其格, 宝 音, 李百岁.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 地理研究, 2007, 26(5): 995-1004.

[9] 刘钦普, 林振山, 周 勤. 内蒙古羊草草原优势物种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动态模拟[J]. 地理研究, 2007, 26(5): 866-876.

[10] 王成新, 姚士谋, 王书国. 现代化城市的生态枢纽建设实证分析[J]. 地理研究, 2007, 26(1): 149-157.

[11] 齐玉春, 董云社, 耿元波, 杨小红, 刘立新, 李明峰, 刘杏认. 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物候期CH4通量日变化特征与日通量比较[J]. 地理研究, 2004, 23(6): 795-804.

[12] 董云社, 齐玉春, Manfred Domroes, 耿元波, 杨小红, 刘立新, 刘杏认. 内蒙古温带半干旱羊草草原N2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04, 23(6): 776-784.

[13] 尤联元, 卢金发, 陈浩, 周金星. 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03, 22(6): 680-686.

[14]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张光远, 丁树文, 蔡崇法. 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J]. 地理研究, 2000, 19(3): 303-310.

[15] 孙金铸. 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气候[J]. 地理研究, 1988, 7(1): 36-45.


  本文关键词: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14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