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5 17:36

  本文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太原理工大学》 2006年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武晓毅  

【摘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问题,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对、必须优先研究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生态系统评估已经成为相关学科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基于生态学理论、环境容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体系上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尚不成熟,至今没有一种完善、成熟并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环境评价方法。 本文在分析研究现有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多耦合性与复杂动态性,考虑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及环境要素的不确定性,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斜率关联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通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和其评价等级的界定,建立起生态环境质量灰色斜率关联评价模型,避免了繁琐的人工计算,以实际对象给予模型的验证。并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引入了优势度、潜力度、饱和度和协调度等概念,为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的概念框架;并运用AHP法,,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8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背景13
  • 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述13-16
  • 1.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4
  • 1.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类14-15
  • 1.2.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程序15-16
  • 1.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16-20
  • 1.3.1 国外的研究进展16-17
  • 1.3.2 国内的研究进展17-20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20-21
  • 1.5 本文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22-35
  • 2.1 生态学理论22-25
  • 2.1.1 生态学概念与内涵22
  • 2.1.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2-24
  • 2.1.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类型24-25
  • 2.2 环境容载力理论25-31
  • 2.2.1 环境容载力概念25-26
  • 2.2.2 环境容载力的结构和功能26-29
  • 2.2.2.1 环境容载力的结构26-27
  • 2.2.2.2 环境容载力的功能27-29
  • 2.2.3 环境容载力类型29-31
  • 2.2.3.1 环境容量分类29-30
  • 2.2.3.2 环境承载力分类30-31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31-35
  •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内涵31-32
  • 2.3.2 可持续发展的类型32
  • 2.3.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和原则32-35
  • 第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35-48
  • 3.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5-41
  • 3.1.1 指标选择原则35-36
  • 3.1.2 指标筛选方法36-37
  • 3.1.3 指标体系的建立37-41
  • 3.1.3.1 主体生态系统分析37-38
  • 3.1.3.2 指标体系结构38-41
  • 3.1.4 指标的确定41
  • 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41-46
  • 3.2.1 权重确定方法41-42
  • 3.2.2 层次分析法42-46
  • 3.2.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42-44
  • 3.2.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44-46
  • 3.3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46-48
  • 第四章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48-59
  • 4.1 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48-52
  • 4.1.1 灰色系统48
  • 4.1.2 灰数48-49
  • 4.1.3 灰色代数方程与灰色微分方程49-51
  • 4.1.4 灰色矩阵51
  • 4.1.5 序列算子与灰色序列生成51-52
  • 4.1.5.1 序列算子51-52
  • 4.1.5.2 序列生成52
  • 4.2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52-53
  • 4.3 灰色系统的研究内容53-59
  • 4.3.1 灰建模53-54
  • 4.3.2 灰预测54-55
  • 4.3.3 灰决策55-56
  • 4.3.4 灰控制56
  • 4.3.5 灰关联分析56-59
  • 第五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研究59-77
  • 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特点及方法59-63
  • 5.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特点59
  • 5.1.2 基本评价方法59-63
  • 5.2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灰色性分析63-64
  • 5.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型研究64-77
  • 5.3.1 评价因子集和评语集的确定64-68
  • 5.3.2 灰色斜率关联模型68-69
  • 5.3.3 结果判断69-70
  • 5.3.4 模型验证70-77
  • 5.3.4.1 对象选择70
  • 5.3.4.2 验证过程70-76
  • 5.3.4.3 验证结果76-77
  • 第六章 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度研究77-96
  • 6.1 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度概述77
  • 6.2 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度测度77-85
  • 6.2.1 优势度78-79
  • 6.2.2 潜力度79-80
  • 6.2.3 饱和度80-81
  • 6.2.4 协调发展度81-84
  • 6.2.5 可持续度84-85
  • 6.3 模型应用85-96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96-97
  • 7.1 结论96
  • 7.2 建议96-97
  • 参考文献97-101
  • 致谢101-10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惠彬;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在地表水COD浓度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1993年04期

    2 耿新宇,刘育骥;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四川天然气产量[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3 王世安;一种新的预测方法─—灰色系统预测模型[J];化工技术经济;1995年03期

    4 刘振彬,张松川,苏行,陈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1期

    5 张松滨,宋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J];干旱环境监测;2002年01期

    6 宋雪丽;薛传东;;镇沅老王寨金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J];云南地质;2006年04期

    7 段沛霞;倪长健;;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年01期

    8 李春艳;华德尊;陈丹娃;王萍;任佳;;人工神经网络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9 辛文菁;吴纯杰;;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李玉芳;郑旭荣;刘洪光;;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软件的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三党;刘斌;;我国对灰色系统的关注与研究——基于27年的文献计量分析[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熊顺成;;灰色系统在地下结构变形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冯羽;马凤山;魏爱华;赵海军;郭捷;;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王亚捷;郝永红;李华敏;赵娇娟;;GM(1,1)残差周期分析软件开发[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成军;;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黄志安;陈广平;赵永祥;;灰色系统在深部邻近矿体预测中的应用[A];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孟广武;;灰色系统之不确定性的集论描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8 王香柯;;灰色GM(1,1)模型的修正及其在旱涝预报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董奋义;刘斌;;灰色系统、白化规律与白化权函数[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zha盛中;王文平;;基于灰色系统视角的博弈分析范式的构建及应用举例[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N];江西日报;2004年

    2 鑫琪;[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3 王之泰;[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于媚;[N];中国航空报;2001年

    5 单洪;[N];解放军报;2002年

    6 牛虻;[N];华夏时报;2001年

    7 许三飞;[N];解放军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宋茜;[N];江西日报;2004年

    9 张士舜;[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张勇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吴旭晓;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张新占;桥梁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谢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沉降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高洪涛;工业汽轮机热力性能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8年

    6 陈志旺;直接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7 黄宇慧;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邓文胜;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演化的信息机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唐卫东;生态经济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雪荣;灰色系统模型及其在应力集中问题中应用[D];江苏大学;2003年

    2 张承平;灰色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周海燕;灰色系统在山东省利用外资区域经济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钟石头;城市住宅价值研究及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贾小妮;西安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长飞;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李小阳;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罗毅;基于灰色理论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客运量预测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陈阳;赣定高速公路对当地经济影响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丽;石油储运集油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26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