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
本文关键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3年
基于生态安全的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布局研究初探——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汪珠 余建忠
【摘要】:在中国的中西部腹地,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其生态安全不仅是区域性问题,更是全局性问题。随着国家战略重心的调整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建设产业园区的热情空前高涨,其生态环境的振荡频率、幅度大大超过历史水平,很容易发生生态系统演替或逆转。而在以"县"为竞争单元的行政体制下,产业空间无法自发实现彼此协调并达到整体最优,因此需要从区域生态安全角度对各生态单元进行整体协调。本文结合近期编制的《阿克苏地区城镇体系规划》,选取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环境和水循环特征分析,提出建设生态基础设施(EI)的手法,产业类型空间分区的建议以及产业园区规划选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阿克苏案例探讨实际操作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984.13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包括新疆、内蒙、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走廊等地,面积约5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高达58.6%。由于降雨少而蒸发强,干旱—半干旱区的自然景观一般以草原、戈壁、荒漠为主,生物多样性差,生态系统十分脆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坚;丰华丽;;基于地下水动力学模型的河流廊道潜水埋深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S1期
2 郝博;粟晓玲;马孝义;张大鹏;;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浩,秦大庸,郭孟卓,王建华;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J];水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4 孙栋元;赵成义;魏恒;寇思勇;彭冬梅;;干旱内陆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分析——以新疆自治区台兰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4期
5 高继宏;;水资源:干旱区城市发展的首要环境因子[J];世界科学;1992年06期
6 王启朝;胡广录;陈海牛;;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评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02期
7 左其亭;周可法;夏军;陈曦;王永琴;;干旱区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及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8 朱家帅;张凯;乐祥;祝道发;陈果;;从干旱区的水利生态观看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7期
9 朱家帅;张凯;乐祥;祝道发;陈果;;从干旱区的水利生态观看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鲍超;方创琳;;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笃宁;;干旱区生态安全研究的意义与方法[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章小明;;西部开发必须注重生态安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任志远;;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钟章成;;物种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兼论物种对生态安全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曹伟;;生态安全战略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卞正富;瓦哈甫·哈力克;;且末绿洲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寇薇;;加快我国特别是干旱区生态安全研究的步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吴昊;李慕群;;基因工程技术与生态安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驹;[N];学习时报;2009年
2 陶拴科;[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沈言实;[N];甘肃日报;2010年
4 张佩颖;[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郑志国;[N];广州日报;2004年
6 王永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记者 江学科;[N];秦皇岛日报;2006年
8 特派记者 陶媛慧;[N];友报;2007年
9 记者 刘琴 张漫宇;[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武卫政;[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上游;农业生态安全与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吕雁琴;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3 王学凤;干旱区水资源分配理论及流域演化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4 李海涛;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D];北京大学;2008年
5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新琪;新疆艾比湖流域平原区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婧;胶州湾海岸带生态安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赵宝峰;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李晶;3S支持下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时空差异与生态安全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大庆;黑龙江省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焰;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志琴;小城镇地区生态安全研究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希强;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邹长新;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研究——以黑河为例[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5 宋志生;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6 许联芳;湖南省农业生态安全地域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绮华;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高璇;喀什、和田、库尔勒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与调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娇;基于P-S-R模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冰玉;土地整理项目中的生态工程与生态安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4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