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运动”的公众利益诉求与法律规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邻避运动”的公众利益诉求与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公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产生活所处的环境的重要性,不愿意让可能给自身身体和心理带来大量严重负面影响的“邻避设施”建在自己家周围。2007年,厦门市民走上街头,反对PX项目在本区域内的建设,至此之后,我国公众反对“邻避设施”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邻避运动”频率也越来越高。随着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公众会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而各地类似的“邻避运动”也会如雨后春笋,逐步增加。一味停止建设“邻避设施”,将会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困境。从历史上看,由于不同主体对于风险认知的不同、政府决策模式的封闭以及利益主体间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共享机制缺失,“邻避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近年来,由于我国国家规划与政策导向的问题、互联网对于公众获取信息的负面影响、救济渠道不畅通,加之部分地区腐败严重,国内的“邻避运动”愈演愈烈,在学界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也开始进入了一个“邻避运动”的时代。从法律逻辑上来看,“邻避运动”是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途径之一,而这一利益诉求属于环境权益诉求。环境权益诉求由环境权利与环境利益构成,受到了民法、环境法的全方位保护。同时,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救济追偿权保证了“邻避运动”实现的途径。但是,“邻避运动”的利益诉求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得以实现。就环境利益来说,必须是公法化的环境权益或者同时符合科学研究证实、常理推断以及公平正义原则才可得以受到保护;而私法化的环境权利必须在无害环境之上、容忍义务之下才可得以受到保护。与此同时,在环境权益进行表达的时候,须保证其合法性与正当性,不得逾越法律的边界。虽然从法律逻辑上对于“邻避运动”的规制较为完善,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存在诸多漏洞。就法律内在的规制途径来说,首先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公众环境权益的保障途径,设立环境权益边界;其次应拓宽公众环境参与渠道,完善环境权益的司法保障,特别是公益诉讼制度;再次应规范诉求方式,通过相应法律法规的修改为“邻避运动”的合法化保驾护航。同时,在外部应对政府行政权力的范围进行界定,保证依法执政;对于企业应该严格进行监管,在新的《环境保护法》之下加大对于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关键词】:邻避运动 环境权益 环境权 容忍义务 公益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4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2
- 四、主要研究方法12
- 五、论文结构12-13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3-14
- 第一章“邻避运动”的表现、特点与成因14-22
- 第一节“邻避运动”的表现14-16
- 一、“邻避运动”在各国的演变14-15
- 二、国内各地的“邻避运动”愈演愈烈15-16
- 第二节“邻避运动”的成因16-19
- 一、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原因16-18
- 二、在我国兴起的特殊性18-19
- 第三节 我国“邻避运动”的特点19-22
- 一、“邻避运动”是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途径之一19-21
- 二、“邻避运动”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具有负面性21-22
- 第二章“邻避运动”的公众利益诉求与法律逻辑22-42
- 第一节“邻避运动”中公众利益诉求的法律性质22-28
- 一、“邻避运动”中的利益诉求属于环境权益诉求22-23
- 二、公众环境权益受法律保护23-27
- 三、公众环境权益的实现途径27-28
- 第二节“邻避运动”中公众利益诉求的法律边界28-34
- 一、合理环境权益的法律边界28-29
- 二、表达环境权益诉求的法律边界29-31
- 三、“邻避运动”中对于法律边界的逾越31-34
- 第三节 各国应对“邻避运动”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34-42
- 一、各国在“邻避运动”治理中的应对手段及经验34-38
- 二、各国经验对我国“邻避运动”现状的启示38-42
- 第三章 我国对“邻避运动”的法律规制途径42-51
- 第一节 内在的规制途径42-47
- 一、设立环境权益边界,,明确公众环境权益的保障途径42-44
- 二、拓宽公众环境参与渠道,完善环境权益的司法保障44-46
- 三、规范诉求方式46-47
- 第二节 外在的规制途径47-51
- 一、对政府行政权力范围进行界定,转变政府工作方式47-48
- 二、对企业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加大处罚力度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伟;;环境权益交易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2 王龙生;高明阳;;农民环境权益之实体内涵[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3 杜群;论环境权益及其基本权能[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4 邹雄;;论环境权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胥树凡;;关于建立环境权益损害诉讼制度的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6年12期
6 ;首家国家级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在京挂牌成立[J];山东电力技术;2008年05期
7 王龙生;康庄;;农民环境权益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8 曲晴;;带你认识环境维权[J];环境教育;2009年05期
9 郭奎君;;论生活环境权益——兼以驳论“环境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10 ;河北:畅通投诉渠道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J];环境保护;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伟;;环境权益交易立法若干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宗辉;;浅析农民环境权益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法律应对——以风险社会为研究背景[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邹雄;;论环境权益及其救济[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汪劲;;论中国公众的环境权益与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康建胜;卫霞;;浅议农民环境权益的法律保障[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丁毅诚;钱水苗;;环境权益保护模式的转型——基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7条之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7 张璐;刘新民;夏溶矫;胡颖铭;刘源月;;四川省开展环境权益交易的对策建议[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董正爱;;生态秩序重塑的回应型法律范式解构——基于人类集体福祉超越市场逻辑的转型认识[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庆;“环境权益”表述社会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李春元;游客环境权益谁来保障?[N];中国环境报;2012年
3 辛佳乐;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环境保护局 陈学永;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14年
5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维护环境权益请与我们同行[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冯永强 王黎明;加强监察损害群众环境权益行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记者 王威;河北环境权益保护中心成立[N];河北科技报;2007年
8 吴艳荣;我省成立环境权益保护中心[N];河北日报;2007年
9 岳瑞芳;国内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所在北京正式成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曹继江;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解决百姓环境难题[N];佳木斯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小龙;我国环境权益的刑法保护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孟霈泽;“邻避运动”的公众利益诉求与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陈朋莉;论产业转移中的农民环境权益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常虹;维护我国的海洋环境权益的法律分析及对策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刘冰;我国房地产开发中的环境利益衡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韩凯;运河杭州段水质治理的法律启示[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邻避运动”的公众利益诉求与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