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价与修复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价与修复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湿地不仅是不断为人类供应各类资源的生态系统,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环境。湿地资源的评价是通过对湿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状态这三大系统开展的综合性评价工作,是由多变量、多结构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对湿地资源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对湿地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在保持黑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阻止京津地区西路沙尘、保护地域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保护区受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压力的影响,以至于局部湿地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因此,开展湿地资源评价不仅能提高张掖黑河湿地的保护和管理,还能使资源合理利用。本文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基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对黑河湿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黑河湿地本身的特点,建立6类资源和25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资源综合评价指数为0.77,评价等级为良,说明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较好。根据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整体较好,但局部实施的湿地保护工作远不能保障湿地生态健康发展的需要。针对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的基本措施及生态保护对策。
【关键词】: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资源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湿地修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11-13
- 1.2.1 国外研究进展11-12
- 1.2.2 国内研究进展12-13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3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5
- 第二章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15-23
- 2.1 自然环境概况15-22
- 2.1.1 自然地理位置15-17
- 2.1.2 地质地貌17
- 2.1.3 气候17
- 2.1.4 水文17-18
- 2.1.5 土壤18-19
- 2.1.6 保护区湿地基本情况19-20
- 2.1.7 野生动物资源20-21
- 2.1.8 野生植物资源21
- 2.1.9 交通、通信21-22
- 2.2 社会经济概况22-23
-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密度22
- 2.2.2 经济概况22-23
- 第三章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评价23-51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3-26
- 3.1.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23-24
- 3.1.2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分析24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4-26
- 3.2 指标权重确定26-40
- 3.2.1 基本方法26-27
- 3.2.2 层次分析法27-29
- 3.2.3 模糊综合评价29-32
- 3.2.4 模糊层次分析法32-34
- 3.2.5 研究区资源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4-40
- 3.3 研究区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40-51
- 3.3.1 确定评语集41
- 3.3.2 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41
- 3.3.3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向量41-45
- 3.3.4 模糊综合评价45-47
- 3.3.5 确定综合评价等级47-51
- 第四章 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51-64
- 4.1 生态功能51-55
- 4.1.1 涵养水源51-52
- 4.1.2 调节气候52
- 4.1.3 调蓄洪水52-53
- 4.1.4 鸟类栖息地53
- 4.1.5 稀有性53-54
- 4.1.6 脆弱性54
- 4.1.7 湿地面积54
- 4.1.8 自然性54-55
- 4.2 土地资源55-57
- 4.2.1 水域56
- 4.2.2 草地56-57
- 4.2.3 林地57
- 4.2.4 盐碱地57
- 4.2.5 农业用地和居民地57
- 4.3 水资源57-59
- 4.3.1 水资源总量58
- 4.3.2 湿地水资源供需58
- 4.3.3 水资源质量状况58-59
- 4.4 生物资源59-60
- 4.4.1 动物资源59-60
- 4.4.2 植物资源60
- 4.5 旅游资源60-61
- 4.5.1 旅游资源60-61
- 4.5.2 旅游条件61
- 4.6 保障体系61-64
- 4.6.1 湿地政策法规62
- 4.6.2 湿地机构62-63
- 4.6.3 财政投入63
- 4.6.4 公众保护意识63-64
- 第五章 湿地修复工程64-71
- 5.1 采取的措施64-65
- 5.2 指导思想65
- 5.3 基本原则65-66
- 5.4 湿地修复内容66-69
- 5.4.1 退耕还湿与盐碱地改良66
- 5.4.2 水环境恢复66-67
- 5.4.3 湿地补水工程67
- 5.4.4 宣传教育67-68
- 5.4.5 水鸟栖息地恢复68-69
- 5.4.6 湖塘清淤69
- 5.4.7 加强湿地的认识与交流69
- 5.5 效益评价69-71
- 5.5.1 生态效益评价70
- 5.5.2 社会效益70
- 5.5.3 经济效益70-71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71-73
- 6.1 结论71-72
- 6.2 不足及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77-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聪;保护湿地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J];福建环境;2000年01期
2 ;我国湿地资源处于严重威胁之中[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S1期
3 周小春,施葵初;安徽湿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周小春;安徽湿地资源利用[J];安徽林业;2001年03期
5 陈吉元;《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序[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何山春,朱文中,吴小龙,储江,曹新华,王康明;安徽湿地资源与湿地分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潘治涛;浅谈湿地资源的保护[J];林业勘查设计;2002年03期
8 张燕光;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 提高天津经济地位[J];天津科技;2004年05期
9 王学文,梁文荣,杨勇,吴艳军,石文彬,朱晓军;内蒙古湿地资源及保护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4年S1期
10 赵玉海,姜亮,刘晓强;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代群;李发生;;中国湿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2 张立;姜海萍;;珠江湿地资源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滩涂利用与生态保护)[C];2006年
3 解立业;田文新;王丹彤;王凤华;孔红杰;;遥感技术在山东省湿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洪楠;朱卫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分类体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国春;;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于凤华;钱喜友;王治富;;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及存在的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秦绍玲;;论洛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吕勇;易p,
本文编号:254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