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生态足迹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淮北市生态足迹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淮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两淮”煤炭基地的重要一极,煤炭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研究理论,以淮北市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淮北市生态足迹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治理对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构建并运用当量因子动态变化的不同类型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不同类型指标进行分析、开展时间序列函数模拟等方法,对淮北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在分析评价基础上提出有效治理对策。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2013年淮北市人均生态赤字为4.40795Ha,表明当地的生态环境难以支撑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②2007-2013年期间,淮北市人均生态足迹表现为赤字状态,且发展趋势呈现逐年增加的状态;③趋势分析表明:如果淮北市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到2030年淮北市将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严重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淮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如下治理措施,包括: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利用方式,保护自然环境,提高耕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减轻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盈余 淮北市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22;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7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4
- 1.3 论文主要内容14
- 1.4 论文主要框架14-15
- 1.5 论文研究方法15-17
- 2 生态足迹理论17-20
- 2.1 基本概念17
- 2.2 基本原理17-20
- 2.2.1 研究的步骤17-18
- 2.2.2 计算方法18-20
- 3 淮北市生态足迹计算分析20-51
- 3.1 淮北市概况20-21
- 3.2 淮北市生态足迹现状分析21-35
- 3.2.1 生态足迹的计算21-31
- 3.2.1.1 计算的理论依据21
- 3.2.1.2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的计算21-24
- 3.2.1.3 建筑用地生态足迹的计算24-25
- 3.2.1.4 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的计算25-28
- 3.2.1.5 淮北市人均生态足迹现状分析28-31
- 3.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31-34
- 3.2.2.1 计算的理论依据31
- 3.2.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31-34
- 3.2.3 生态盈余/赤字的计算34-35
- 3.3 淮北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35-51
- 3.3.1 淮北市2007-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分析35-41
- 3.3.2 淮北市2007-2013年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41-45
- 3.3.3 生态盈余/赤字的时间序列分析(2007-2013年)45-51
- 4 淮北市生态足迹发展趋势预测51-55
- 4.1 预测函数的确定51-52
- 4.2 预测结果分析52-55
- 5 结论与建议55-59
- 5.1 研究结论55-57
- 5.2 相关治理措施建议57
- 5.3 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 淮北市2007-2012年人均消费品生态足迹计算表62-86
- 致谢86-87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梅;徐聪;;长时间序列的重庆市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01期
2 孙建树;吕晓;梁爽;;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耕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以山东日照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3 赵桂慎;王一超;唐晓伟;李彩恋;吴文良;;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8期
4 晓兰;延军平;;畜牧产品生态足迹分析——以安康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5 徐凌;马书明;张树深;;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谢鸿宇;陈贤生;杨木壮;招华庆;赵美婵;;中国单位畜牧产品生态足迹分析[J];生态学报;2009年06期
7 黄凤华;李维德;;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8 王明全;王金达;刘景双;赵卫;顾康康;;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方法在黑龙江和云南二省中的应用与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9 陈春锋;王宏燕;肖笃宁;王大庆;;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态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11期
10 赵志强;李双成;高阳;;基于能值改进的开放系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淮北市生态足迹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