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丙烯腈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与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7:01

  本文关键词:丙烯腈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与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超临界水氧化(SCWO)是一种用于水基有机废物的有效处理技术,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不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实际应用当中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在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环境污染等领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如有机污水、城市污泥与化学武器废料等的处理。本文以丙烯腈模拟废水为对象,使用课题组自主设计组装的一套连续型超临界设备,根据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条件和原理,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实验过程中,过氧系数为2,反应温度范围为460~535℃,反应压力范围为17~25 MPa,初始浓度值为0.5~2 g/L,反应停留时间在60~180 s之间,通过改变单一变量,并对出水COD进行重铬酸钾法测定,讨论反应条件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压力、丙烯腈初始浓度的增大和反应停留时间的延长,出水CODcr值不断减小,废水的净化效率逐渐上升,并作出净化效率随各反应条件变化的曲线。发现在越接近设定反应条上限的区域,其关系曲线越趋于平缓,表明废水中的丙烯腈基本被氧化完全。得出适宜反应条件为:温度505℃,压力23 MPa,初始浓度1g/L,停留时间为120 s。在此反应条件下,对丙烯腈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经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和计算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为0.0648 s-1,并得出其宏观动力学方程为:最后,从量子化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和B3LYP方法计算出C_3H_3N与H2O的优化结构,并分析了氧负离子自由基与其反应通道包括抽氢反应、置换氢反应和生成水反应,确定了反应通道存在的合理性。还在计算命令中加入电场方向以碳碳单键为z轴,电场大小从-100增大到+100,模拟超临界状态下C_3H_3N与羟基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随着电场强度增大,C_3H_3N与羟基的相互作用能减小,生成的过渡态越不稳定,表明在z轴负方向上加电场有利于C_3H_3N氧化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 丙烯腈 水处理 动力学 量子化学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10-14
  • 1.1.1 丙烯腈废水的来源及危害10
  • 1.1.2 丙烯腈国内外的处理现状10-14
  • 1.2 超临界流体与超临界水14-17
  • 1.2.1 超临界流体14
  • 1.2.2 超临界水及其特性14-15
  • 1.2.3 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机理15-17
  • 1.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7-22
  • 1.3.1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应用17-20
  • 1.3.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优势20-21
  • 1.3.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局限性21-22
  • 1.4 选题依据22-23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23-24
  • 2 实验部分24-29
  • 2.1 实验方案24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24-25
  • 2.3 超临界设备及操作步骤25-26
  • 2.3.1 实验设备规格25-26
  • 2.3.2 实验步骤26
  • 2.4 实验过程中的参数26-29
  • 3 超临界氧化技术的实验条件对净化效率的影响29-35
  • 3.1 反应温度与净化效率的关系29-30
  • 3.2 反应压力与净化效率的关系30-31
  • 3.3 初始浓度与净化效率的关系31-33
  • 3.4 反应停留时间与净化效率的关系33-35
  • 4 丙烯腈超临界水氧化的动力学研究35-40
  • 4.1 化学反应动力学35-36
  • 4.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6-37
  • 4.3 反应动力学方程37-39
  • 4.3.1 建立动力学方程37-38
  • 4.3.2 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38-39
  • 4.4 小结39-40
  • 5 丙烯腈氧化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40-51
  • 5.1 量子化学理论及计算40-41
  • 5.2 模拟计算C_3H_3N的氧化过程41-49
  • 5.2.1 计算内容41
  • 5.2.2 计算方法41-43
  • 5.2.3 计算过程43-44
  • 5.2.4 结果分析与讨论44-49
  • 5.3 超临界状态下丙烯腈与羟基的反应49-51
  • 6 结论与展望51-53
  • 6.1 结论51
  • 6.2 论文创新51-52
  • 6.3 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8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汪海峰,朱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刘永,周家华,王保金,罗宗铭;超临界水氧化技术[J];化工科技;2002年03期

3 张志杰,葛红光,陈开勋;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2期

4 王景昌,李志义,张平,于海铭;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化[J];炼油与化工;2004年02期

5 张敏华;葛建平;王敬东;;超临界水氧化技术[J];净水技术;2005年06期

6 严桂英;蒋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05年03期

7 马承愚;李丹;李艳华;王蓓;;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与开发污染物资源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6年03期

8 马承愚;姜安玺;彭英利;闫波;李芬;石玉明;;钛合金在超临界水氧化含氯废水介质中腐蚀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9 任灵芝;;超临界水氧化在环保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7年02期

10 廖传华;李永生;;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J];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雷;廖传华;朱跃钊;丁杨惠勤;张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杝昭睿;杝NB平;;超临界水氧化应用于放射性有机废弃物处理之研究[A];两岸核电废物管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敏华;董秀芹;余英哲;;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废水[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彦华;申英俊;杨超;李士琦;;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董亚荣;黄群贤;刘守业;田江霞;;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浓度造纸废水的实验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雷震宇;我市77项成果上榜[N];大庆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为进;蒸发壁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常双君;典型炸药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3 王军;用超临界水氧化降解塑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葛红光;超临界水氧化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齐;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守燕;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热动力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崔宝臣;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松宇;丙烯腈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2 卢申卿;超临界水氧化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沈晓芳;超临界水氧化能量转换供热站系统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4 何磊;高浓度苯胺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降解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秀丽;超临界水氧化能量转换系统的设计与计算[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欣;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2-萘酚废水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刘春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降解喹啉废水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赵军霞;超临界水氧化六硝基,

本文编号:257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57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