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超声衰减的污水悬浊液浓度检测装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8:02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声衰减的污水悬浊液浓度检测装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污水处理是水污染防控的主要方法之一。很大一部分污水属于固液混合的悬浊液范畴,浓度是能直观体现其性质的指标参量,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准确检测其浓度变化情况是评定水质情况和处理结果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多种悬浊液浓度检测方法各有特点,但受到使用条件限制都不适合用来检测污水的浓度。近年来崛起的超声波浓度检测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因为其检测结果准确、应用方便、对人无害等特点,是最适用于污水的一种浓度检测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一种基于超声波衰减的污水悬浊液浓度检测装置。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超声浓度检测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基于超声波衰减的浓度检测方法进行展开讨论。探讨超声波在污水悬浊液体系中传播时衰减特性,对经典的超声波浓度衰减模型进行简化分析,设计实验装置并进行浓度检测实验,同时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同时验证了这种浓度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第一章作为绪论部分首先说明超声波检测浓度的意义所在,对比几种浓度检测的方法指出超声波检测法的优势。简要概括了超声检测的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在超声波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成果。第二章内容是超声波浓度检测的理论基础,分别分析了污水悬浊液的成分特性、超声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在悬浊液中超声波的衰减特性。第三章在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几种经典的超声波浓度衰减模型,在对Lamb-Urick衰减模型,Epstein衰减模型和唐应吾衰减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对超声模型进行简化分析。第四章建立起了超声浓度检测实验的硬件设施,选用合适的超声波换能器并对装置各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调试。第五章是利用超声波方法检测悬浊液浓度的实验,根据前面章节的理论基础,利用第四章建立起的实验装置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悬浊液进行检测,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第六章是全文总结和展望,对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加以总结,分析优缺点并对未来工作加以展望。
【关键词】:超声波 衰减 悬浊液 质量浓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2;TB559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5
  • 1.1.1 我国水体污染和污水处理现状11-12
  • 1.1.2 悬浊液浓度测量的方法12-15
  • 1.2 超声波应用现状简介15-17
  • 1.2.1 超声波的概念与主要特点15-16
  • 1.2.2 超声波的应用方式和领域16-17
  • 1.3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17-19
  • 1.3.1 超声波的特性参数17-18
  • 1.3.2 超声波特性参数的测量18-19
  • 1.4 超声波在浓度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19-21
  •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19-20
  •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20-21
  • 1.4.3 本文研究内容21
  • 1.5 论文组织架构21-22
  • 1.6 本章小结22-25
  • 2. 超声波检测悬浊液浓度的理论基础25-39
  • 2.1 污水悬浊液的特性25-27
  • 2.1.1 污水悬浊液的成分25-26
  • 2.1.2 固体颗粒物的粒度26-27
  • 2.2 超声波的特性27-31
  • 2.2.1 超声波的分类27-28
  • 2.2.2 超声波的物理参量28-31
  • 2.3 超声波在悬浊液中的传播与衰减特性31-35
  • 2.3.1 超声波的散射衰减31-34
  • 2.3.2 超声波的吸收衰减34-35
  • 2.4 污水浓度的超声检测原理35-37
  • 2.5 本章小结37-39
  • 3 超声浓度检测衰减模型研究39-53
  • 3.1 几种经典的悬浊液中超声衰减模型39
  • 3.2 Lamb-Urick声衰减模型39-42
  • 3.3 Epstein悬浊液超声衰减模型42-46
  • 3.3.1 非“长波长”条件下的衰减模型42-45
  • 3.3.2 “长波长”条件下的衰减模型45-46
  • 3.4 唐应吾超声衰减模型46-49
  • 3.4.1 固体颗粒的排列模型46-47
  • 3.4.2 悬浊液超声衰减模型47-49
  • 3.5 超声波衰减模型的简化49-51
  • 3.5.1 超声散射衰减的经验公式49-50
  • 3.5.2 理论模型的简化分析50-51
  • 3.6 本章小结51-53
  • 4 超声衰减浓度检测试验平台的建立53-77
  • 4.1 试验平台总体设计53-56
  • 4.1.1 设计目标与要求53
  • 4.1.2 检测方案的选择与确定53-55
  • 4.1.3 平台的总体架构与工作流程55-56
  • 4.2 超声换能器56-61
  • 4.2.1 超声换能器的分类56-57
  • 4.2.2 超声换能器的选择57-59
  • 4.2.3 换能器的特性分析59-61
  • 4.3 超声波发射电路的设计61-67
  • 4.3.1 探头激励方式的选择61-63
  • 4.3.2 脉冲信号发生电路63-65
  • 4.3.3 触发脉冲产生电路65-67
  • 4.4 接收电路的阻抗匹配67-70
  • 4.4.1 压电换能器的阻抗特性67-68
  • 4.4.2 压电换能器谐振阻抗的测试68-69
  • 4.4.3 阻抗匹配电路设计69-70
  • 4.5 信号采样电路设计70-74
  • 4.5.1 FPGA控制芯片的选择70-72
  • 4.5.2 A/D采样芯片的选择72-73
  • 4.5.3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73-74
  • 4.6 USB微控制器的选择74-75
  • 4.7 本章小结75-77
  • 5 浓度检测实验与数据处理77-85
  • 5.1 实验器材准备77-79
  • 5.2 试验平台的初步设置79-80
  • 5.2.1 收发换能器中心距的确定79
  • 5.2.2 激励脉冲电源电压的确定79-80
  • 5.3 实验与数据采集处理80-83
  • 5.3.1 浓度检测实验80-81
  • 5.3.2 数据采集与处理81-83
  • 5.4 本章小结83-85
  • 6 总结与展望85-89
  • 6.1 全文总结85-86
  • 6.2 工作展望86-89
  • 参考文献89-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明伟;;浅谈污水净化处理利用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2 一平;;一举两得的污水净化法[J];植物杂志;1983年01期

3 高玉荣,黄玉瑶,曹宏,陈俨梅;氮磷对污水净化中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4年01期

4 高玉荣,,黄玉瑶,曹宏,陈俨梅;氮磷对污水净化中藻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1995年04期

5 平生,余炎;利用磁铁加速污水净化[J];国外科技动态;1994年12期

6 潘献晓;朱凤萍;黄权俊;;污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J];科技风;2010年18期

7 黄玉瑶,高玉荣,陈俨梅,曹宏;氮对藻类生长与污水净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0年04期

8 高玉荣,黄玉瑶,曹宏,陈俨梅;磷对藻类生长及污水净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1年04期

9 ;一箭双雕:既处理掉污水又产生能源的聪明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19期

10 许吉荣;张季惠;;凤眼莲去除校园污水中氮的效应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道;;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管道的阻塞与设防[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刘维城;;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净化污水再用[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八期)[C];2002年

3 张肇宏;;固定繁衍微生物污水减泥净化技术集成系统[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4 高震;蔡捷;王崇效;徐赛兰;;上海地区水生植物净化日晖港污水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王陆新;;齐大山选矿厂污水治理现状及改进方案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王进良;张胜;王庆生;赵爱民;贾成;;新型高效复合除磷剂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甘秀石;;浅谈焦化污水的性质与处理[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殷志明;刘涟淮;曹安辉;;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推广实践与思考[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同福;;磁—滤污水净化机的开发与应用[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龚亨灿;龚德明;龚德金;何平江;;净化污水变资源、持续发展环保型农业[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建华;治理污水攻坚战已经打响[N];长春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郭薇;污水可制冷可取暖[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记者 裴其娟邋李利强;455万吨污水变清流[N];郑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吴洁;昆明日处理污水将达百万方[N];昆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苏超光 本报通讯员 覃荣益;向污水垃圾宣战 保广西秀水清山[N];广西日报;2008年

6 何文;关注污水净化沼气池[N];农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刘永远;首座污水库落户山城[N];阿勒泰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隽波;四成污水直排 脏了“母亲河”的脸[N];山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高岗栓;太原污水达标率为何只有6.1%?[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记者 朱华;4.38亿元为乡镇处理污水[N];长沙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祖国;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余振江;煤气化过程高浓度酚氨污水化工处理流程开发、模拟与工业实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沈根祥;利用浮萍净化氮磷污水机理及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云飞;SMAIP系统开发及其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陕北富县污水厂升级改造工艺方案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杨小凡;光合细菌分离鉴定及污水净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付进南;MFC耦合A~2/O工艺产电及污水处理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赵楠芳;矿冶废渣对污水中氮磷及有机物质的净化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张小卫;小型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处理大学校园污水的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宁波;基于超声衰减的污水悬浊液浓度检测装置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邢晨曦;污水的土地—植物处理系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梁鹏;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中的污水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黄友新;污水毒性软测量及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夏邦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声衰减的污水悬浊液浓度检测装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97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