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技术的江仓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14 23:05
本文关键词:基于RS与GIS技术的江仓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江仓矿区是青海省最大的煤矿区之一,藏煤丰富开采潜力巨大,随着勘探技术和采掘技术快速发展,给此处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江仓矿区为露天采矿,地表植被被大面积剥离,造成水土流失。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准确的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能更直观的了解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为当地管理部门制定环境治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江仓矿区2004年2月的TM影像和2013年12月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各项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区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矿区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搜集矿区研究资料和环境报告,通过遥感实际解译和现场调查,确定环境影响因素,为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并建立环境评价层次递阶结构模型。(2)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根据遥感资料分析与矿区实地调查,构建了以煤炭开采影响要素和区域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采矿活动、矿区环境影响和区域地质因素、地质生态环境等四个指标作为三级指标,选取开采方式、开采强度、土地占压、冻土层破坏、排土场矸石堆等废渣、植被破坏、地层分布、断层分布、侵蚀融区、冻土层分布等10个指标作为四级评价指标,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构建江仓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3)采用网格法将矿区分成100 m×100 m的正方形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评价单元,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区,确定矿区各地方环境破坏程度。(4)评价结果显示其中生态环境评价“差”区共有8个,面积约11.90 km2,占矿区面积43.70%。该区主要分布懫坑、排土场矸石堆。环境评价“中等”区共有5个,面积约7.7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61%。该区分布在矿区周边和河流边缘。环境评价“好”的区域有6个,面积约7.54 km2,占矿区面积的27.69%,主要分布于未开采的草原区域。
【关键词】:遥感 GIS 江仓露天矿区 青藏高原 生态环境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X8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0-11
- 1.2 矿山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3 矿山生态环境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6
- 第2章 研究区矿山遥感调查16-38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16
- 2.2 矿区地质概况16-24
- 2.2.1 地层17-18
- 2.2.1.1 第四系17
- 2.2.1.2 新近系17
- 2.2.1.3 古近系17
- 2.2.1.4 侏罗系17-18
- 2.2.1.5 三叠系18
- 2.2.2 构造18-20
- 2.2.2.1 褶皱构造18-19
- 2.2.2.2 断裂19-20
- 2.2.3 岩浆岩20-21
- 2.2.4 矿产概况21-24
- 2.3 水文气象情况24-27
- 2.3.1 地下水24-26
- 2.3.2 地表水26
- 2.3.3 气象26-27
- 2.4 地震灾害发生情况27-29
- 2.5 矿区经济条件29
- 2.6 区内采煤对环境的破坏情况29
- 2.7 煤炭勘探开采情况29-31
- 2.8 矿区环境破坏情况31-38
- 2.8.1 矿区植被破坏情况31-34
- 2.8.2 矿区水体破坏情况34-35
- 2.8.3 矿区内土壤污染35
- 2.8.4 冻土破坏35-36
- 2.8.5 矸石堆堆积36-38
- 第3章 遥感影像来源与处理流程38-45
- 3.1 数据来源38
- 3.2 影像处理流程38-45
- 3.2.1 影像校正39-40
- 3.2.2 影像融合40-41
- 3.2.3 图像裁剪41-42
- 3.2.4 地物分类42-43
- 3.2.5 野外实地验证43-45
- 第4章 矿区评价模型建立与生态环境评价各项指标计算45-58
- 4.1 评价原则45
- 4.2 建立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45-47
-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45
- 4.2.2 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45-46
- 4.2.2.1 煤炭开采影响因素46
- 4.2.2.2 区域影响因素46
- 4.2.3 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的方法46
- 4.2.4 指标指标筛选46-47
- 4.3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47-55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48-50
- 4.3.2 煤炭开采影响要素与区域影响因素权重50-52
- 4.3.3 煤炭开采影响要素权重52
- 4.3.4 采矿活动中各要素权重52
- 4.3.5 环境影响要素中的各指标权重52-53
- 4.3.6 区域影响要素权重53
- 4.3.7 区域地质环境要素权重值53-54
- 4.3.8 地质生态环境影响要素权值54
- 4.3.9 矿山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立54-55
- 4.4 评价指标量化分级55-58
- 第5章 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分区58-68
- 5.1 评价方法的选取58-59
- 5.2 评价单元划分59-60
- 5.3 煤炭开采影响要素分级60-62
- 5.3.1 采矿活动影响要素分级60-61
- 5.3.2 环境影响要素评价分级61-62
- 5.3.3 煤炭开采影响要素评价分级62
- 5.4 区域影响要素分级评价62-65
- 5.4.1 区域地质环境要素分级评价63-64
- 5.4.2 地质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级评价64-65
- 5.4.3 区域影响要素分级评价65
- 5.5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分区65-68
-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4
- 作者简介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卫华;周永章;阚兴龙;;基于遥感影像的中山市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及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冯萍;霍明亮;鲍岩;;阿拉德矿山排土场自燃发火的防治措施[J];露天采矿技术;2015年08期
3 赵永顺;;某排土场滑坡事故分析[J];山西建筑;2015年11期
4 宋挺;黄君;严飞;吴蔚;;基于Landsat ETM +等影像的无锡市十年陆地生态环境遥感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年05期
5 李思发;李亮;赵伟立;芦正艳;;基于RS和GIS的贵州大湾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5期
6 赵春江;;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12期
7 韦振锋;王德光;张,
本文编号:307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0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