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纳米银对海洋微藻的环境效应及其毒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6:09

  本文关键词:纳米银对海洋微藻的环境效应及其毒性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纳米银(AgNPs)有着独特的抗菌特性和光学导电性,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涂料和其他消费品。AgNPs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增加了它进入水环境的机会,带来潜在的水体污染问题。AgNPs在环境中不易降解,是潜在的持久性污染源。河口近岸是AgNPs释放的重要归趋地,研究AgNPs对河口近岸生态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影响有重要的环境意义。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其健康状况对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是河口近海水域广泛分布的两种赤潮微藻,初期探索试验发现急性暴露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对AgNPs更敏感。本研究主要以中肋骨条藻为模式生物,系统研究了AgNPs对海洋硅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AgNPs的生态毒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粒径和包裹物是AgNPs的两个重要理化特性,本论文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粒径和包裹物的AgNPs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显示,AgNPs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毒性大小依次为10nm油胺包裹的AgNPs (10nm-OA) 10 nm聚乙烯毗咯烷酮(PVP)包裹的AgNPs (10nm-PVP) 20 nm PVP包裹的AgNPs (10nm-OA)。此外,小粒径的AgNPs显著诱导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蛋白基因(D1)下调表达,说明AgNPs粒径越小对中肋骨条藻的细胞毒性越大。动态光散射(DLS)数据表明10nm-PVP水动力粒径略大于10 nm-OA,包裹物通过影响AgNPs在水环境中的稳定性间接影响AgNPs的毒性。另外,油胺包裹的AgNPs比PVP包裹的AgNPs诱导藻细胞累积过多的活性氧(ROS),说明PVP比油胺更能降低AgNPs的生物毒性。在发现AgNPs对海洋微藻的生态效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10 nm油胺包裹的AgNPs对中肋骨条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机制。急性毒性研究表明AgNPs对中肋骨条藻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EC50和EC10分别为25.77 mg/L和0.048 mg/L。0.5mg/L AgNPs处理组显著诱导藻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加了122%,而相应的细胞存活率则显著减少了28%。藻细胞存活率与细胞内ROS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ROS介导的氧化损伤可能是AgNPs对藻类的一种毒性途径。扫描电镜(SEM)显示吸附在藻细胞表面的AgNPs可能阻碍藻类对光的吸收,进而影响细胞内油脂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在0.5 mg/L AgNPs胁迫下,藻细胞的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NPQ分别降低了13%和19.5%,说明AgNPs显著抑制了光能量转化为光合电子的传递过程。此外,5 mg/L AgNPs显著诱导PSⅡ捕光蛋白基因3HfcpB和反应中心蛋白基因D1下调表达(P0.05),说明光合作用关键基因调控可能是AgNPs对藻类的光合作用效应的一个作用机制。基于上述研究,AgNPs对藻类的物理粘附和遮蔽效应可能会影响其光子传递系统和PSⅡ关键蛋白功能的损伤。AgNPs和银离子对海洋硅藻的光合作用抑制效应明显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这项研究表明,高浓度的AgNPs可能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和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产生负面影响。AgNPs的毒性不仅与自身粒径大小、包裹物类型等理化参数有关,还会随环境介质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由于AgNPs已经存在于许多水域生态系统,它与其他类型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共存对水生生物产生复合污染毒性。本研究初步研究了铜和四环素这两类常见污染物分别与AgNPs共存时,复合污染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联合作用类型。AgNPs和铜对藻类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先表现为协同作用,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表现为拮抗作用;而AgNPs和四环素对藻类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此外,AgNPs对海洋微藻群落影响的初步研究表明,微藻群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富磷水体能够减小AgNPs的毒性。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发现AgNPs的毒性不仅与粒径和包裹物相关,还与水环境离子强度和磷污染水平有关。此外,ROS介导的氧化损伤和光合作用关键基因调控是AgNPs对藻细胞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本研究还揭示了AgNPs对微藻具有多层次的毒性影响,这将最终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纳米银 海洋微藻 粒径 包裹物 急性毒性效应 毒理机制 复合毒性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9
  • 缩略词19-20
  • 实验仪器20-21
  • 第1章 绪论21-40
  • 1.1 新型污染物的研究现状21-23
  • 1.2 纳米银的水生生态毒理研究进展23-29
  • 1.2.1 纳米银的来源及分布23-24
  • 1.2.2 纳米银及银的环境浓度24-28
  • 1.2.3 纳米银的迁移转化行为28-29
  • 1.3 纳米银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29-36
  • 1.3.1 粒径和包裹物对纳米银毒性的影响29-30
  • 1.3.2 纳米银毒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0
  • 1.3.3 纳米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30-36
  • 1.4 纳米银对藻类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36-38
  • 1.4.1 氧化应激损伤36
  • 1.4.2 光合作用相关毒性36-37
  • 1.4.3 生物累积毒性37
  • 1.4.4 纳米银毒性来源37-38
  •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38-40
  • 第2章 纳米银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40-52
  • 2.1 引言40-41
  • 2.2 材料与方法41-45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41
  • 2.2.2 人工海水配制41-42
  • 2.2.3 藻种培养42-43
  • 2.2.4 纳米银的表征43
  • 2.2.5 硅藻和甲藻的生长特性43-44
  • 2.2.6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44
  • 2.2.7 藻细胞存活率的检测44
  • 2.2.8 藻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检测44
  • 2.2.9 数据分析44-45
  • 2.3 结果45-51
  • 2.3.1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TEM)表征45-46
  • 2.3.2 纳米银的动态光散射(DLS)表征46-47
  • 2.3.3 硅藻和甲藻的生长曲线47-48
  • 2.3.4 纳米银对硅藻甲藻细胞存活率的影响48-49
  • 2.3.5 纳米银对硅藻甲藻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49-51
  • 2.4 讨论51
  • 2.5 小结51-52
  • 第3章 粒径和包裹物对纳米银在海洋微藻中的毒性影响52-67
  • 3.1 引言52-53
  • 3.2 材料与方法53-56
  • 3.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53
  • 3.2.2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表征53
  • 3.2.3 纳米银的扫描电镜表征53-54
  • 3.2.4 纳米银的DLS表征54
  • 3.2.5 藻细胞形态观察54
  • 3.2.6 藻细胞存活率54
  • 3.2.7 藻细胞内ROS含量检测54
  • 3.2.8 叶绿素a含量测定54
  • 3.2.9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54-56
  • 3.2.10 数据分析56
  • 3.3 结果56-64
  • 3.3.1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表征56
  • 3.3.2 纳米银的扫描电镜表征56-57
  • 3.3.3 纳米银的DLS表征57-59
  • 3.3.4 纳米银粒径和包裹物对藻细胞存活率的影响59-60
  • 3.3.5 纳米银粒径和包裹物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60-61
  • 3.3.6 纳米银粒径和包裹物对藻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61-62
  • 3.3.7 纳米银粒径和包裹物对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62-63
  • 3.3.8 纳米银粒径和包裹物对藻细胞光合作用基因表达的影响63-64
  • 3.4 讨论64-66
  • 3.4.1 粒径对纳米银在海洋硅藻中的毒性影响64-65
  • 3.4.2 包裹物对纳米银在海洋硅藻中的毒性影响65-66
  • 3.5 小结66-67
  • 第4章 纳米银对海洋硅藻的生长抑制效应67-74
  • 4.1 引言67
  • 4.2 材料与方法67-68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67
  • 4.2.2 急性暴露实验设计67-68
  • 4.2.3 纳米银毒性效应浓度统计68
  • 4.2.4 藻细胞存活率68
  • 4.2.5 藻细胞内ROS含量检测68
  • 4.2.6 数据分析68
  • 4.3 结果68-72
  • 4.3.1 纳米银对藻细胞的生长抑制浓度EC50和EC1068-70
  • 4.3.2 纳米银对藻细胞存活率的影响70-71
  • 4.3.3 纳米银对藻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71-72
  • 4.4 讨论72-73
  • 4.5 小结73-74
  • 第5章 纳米银对海洋硅藻细胞结构和代谢的影响74-84
  • 5.1 引言74
  • 5.2 材料方法74-78
  • 5.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74-75
  • 5.2.2 藻细胞形态学观察与记录75
  • 5.2.3 藻细胞扫描电镜(SEM)样品制备75
  • 5.2.4 还原糖含量测定75-77
  • 5.2.5 总蛋白含量测定77
  • 5.2.6 油脂含量测定77-78
  • 5.2.7 数据分析78
  • 5.3 结果78-82
  • 5.3.1 纳米银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78-79
  • 5.3.2 藻细胞形态的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X)分析79-81
  • 5.3.3 纳米银对藻细胞糖、油脂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81-82
  • 5.4 讨论82-83
  • 5.4.1 纳米银对海洋硅藻细胞结构的影响82-83
  • 5.4.2 纳米银对海洋硅藻代谢的影响83
  • 5.5 小结83-84
  • 第6章 纳米银对海洋硅藻光合作用的分子毒性机制84-94
  • 6.1 引言84-85
  • 6.2 材料与方法85-87
  • 6.2.1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85
  • 6.2.2 急性暴露实验设计85-86
  • 6.2.3 叶绿素a含量测定86
  • 6.2.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86
  • 6.2.5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86-87
  • 6.2.6 数据分析87
  • 6.3 结果87-90
  • 6.3.1 纳米银对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87-88
  • 6.3.2 纳米银对藻细胞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88-89
  • 6.3.3 纳米银对藻细胞光合作用关键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89-90
  • 6.4 讨论90-93
  • 6.5 小结93-94
  • 第7章 纳米银在海洋硅藻细胞内的生物累积机制94-100
  • 7.1 引言94-95
  • 7.2 材料方法95-96
  • 7.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95
  • 7.2.2 急性暴露实验设计95
  • 7.2.3 纳米银溶液中银离子释放量的测定95
  • 7.2.4 藻细胞内总银含量的测定(ICP-MS)95-96
  • 7.2.5 生物浓缩因子(BCF)计算96
  • 7.2.6 数据分析96
  • 7.3 结果96-98
  • 7.3.1 纳米银溶液中自由银离子的含量96-97
  • 7.3.2 纳米银和银离子在藻细胞内的生物累积机制97
  • 7.3.3 藻细胞对纳米银和银离子的生物浓缩因子(BCF)97-98
  • 7.4 讨论98-99
  • 7.5 小结99-100
  • 第8章 纳米银对海洋徽藻的环境效应初探100-110
  • 第1节 纳米银与铜和四环素对海洋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100-105
  • 1.1 引言100
  • 1.2 材料与方法100-101
  • 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100-101
  • 1.2.2 急性暴露实验设计101
  • 1.2.3 藻细胞存活率101
  • 1.2.4 数据分析101
  • 1.3 结果101-104
  • 1.3.1 纳米银和铜对海洋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101-102
  • 1.3.2 纳米银和四环素对海洋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102-104
  • 1.4 讨论104
  • 1.5 小结104-105
  • 第2节 纳米银和营养盐对海洋微藻群落的影响初探105-110
  • 2.1 引言105
  • 2.2 材料与方法105-107
  • 2.2.1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105-106
  • 2.2.2 纳米银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暴露实验106
  • 2.2.3 纳米银对混合培养藻群落的暴露实验106
  • 2.2.4 数据分析106-107
  • 2.3 结果107-109
  • 2.3.1 纳米银对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存活率的影响107-108
  • 2.3.2 纳米银对混合藻群落结构的影响108-109
  • 2.4 讨论与展望109-110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10-114
  • 9.1 纳米银对藻类的生长抑制效应110
  • 9.2 纳米银的粒径效应和包裹物效应110-111
  • 9.3 纳米银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111
  • 9.4 纳米银的联合毒性及其对海洋微藻群落的影响111-112
  • 9.5 纳米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毒性危害112
  • 9.6 研究展望112-114
  • 参考文献114-126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126-127
  •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127-128
  • 致谢1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顺龙;王菁;裘丽萍;胡庚东;瞿建宏;范立民;宋超;吴伟;陈家长;徐跑;;氮磷质量浓度对普通小球藻和鱼腥藻生长竞争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2 高素娟;方涛;王广召;吕锦刚;鲍少攀;唐巍;;纳米银在水-沉积物中的迁移机制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5年02期

3 姚文婷;蔡德所;林金城;唐鑫;;贺江重金属污染对硅藻群落组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03期

4 黄俊;衣俊;程金平;;长江口及近海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4年09期

5 潘科;朱艾嘉;徐志斌;王文雄;;中国近海和河口环境铜污染的状况[J];生态毒理学报;2014年04期

6 章强;辛琦;朱静敏;程金平;;中国主要水域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4年07期

7 王琼;谭烨辉;周林滨;柯志新;黄良民;;南海中南部溶解态铝初探:促进甲藻生长?[J];热带海洋学报;2014年02期

8 徐莺莺;林晓影;陈春英;;影响纳米材料毒性的关键因素[J];科学通报;2013年24期

9 梁文艳;张元春;曹敬灿;汪丽;于建;;采用尼罗红荧光探针对微藻中油脂的定量测定[J];环境化学;2013年08期

10 方明;吴友军;刘红;贾英;张媛;王学彤;吴明红;张春雷;;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培苗;痕量元素在中国北方主要海产贝类和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贺立燕;三角褐指藻十字交叉形态的形成及其对该藻产脂特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强;四环素和铜对小型鱼类的生态毒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蒋云磊;纳米TiO_2和重金属对细菌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3 王志广;极地多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分布及特征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纳米银对海洋微藻的环境效应及其毒性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5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