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BiO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21:00

  本文关键词:BiO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溶解性好、成本低廉、安全无毒、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光催化剂制备领域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故本研究在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中,分别制备了BiOCl光催化剂、Ag@AgCl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和Ag@AgCl/BiOCl复合材料,通过XRD,SEM, XPS, UV-Vis DR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考察其光催化活性并对降解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以Bi(NO3)3·5H2O为铋源,采用离子热法制备出花状BiOCl光催化剂。研究发现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对花球状BiOCl的形成起到模板剂、反应溶剂和氯源的作用。同时,花状BiOCl降解RhB反应表现为一级动力学,其光催化活性优于以NaCl为氯源的BiOCl和商用TiO2,且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率和样品XRD谱图无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BiOCl对RhB的降解效率随Rh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随BiOC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其光催化降解RhB的主要活性物种为光生空穴和超氧自由基负离子。2. 以AgNO3为银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球形结构的Ag@AgCl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研究发现氯化胆碱-尿素低温离子熔盐在等离子体光催化剂Ag@AgCl合成过程中不仅作为反应溶剂和氯源,还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另外,在可见光下研究其对MB的光催化活性,样品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率和样品晶体结构没有明显改变。此外,对Ag@AgCl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3. 以Bi(NO3)3·5H2O为铋源,AgNO3为银源,采用了一步法合成了Ag@AgCl/BiOCl复合材料。结果显示,Ag@AgCl的复合可以提高BiOCl的光催化活性,Bi:Ag=5:1时合成的Ag@AgCl/BiOCl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最好,样品为开花球状颗粒堆积而成的蜂窝状结构,粒径约3μm,因层状结构上覆盖着Ag@AgCl造成粒径所增大。Ag@AgCl的复合还提高了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使得在可见光下对RhB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重复利用率高,稳定性良好。且降解率随着Rh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初始浓度为6 mg/L时,样品最佳投加量约为0.03 g。此外,Ag@AgCl/BiOCl复合材料的主要活性物种为光生空穴和超氧自由基负离子。
【关键词】:光催化性能 低共熔溶剂 复合材料 氯氧化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X50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8
  • 1 绪论18-30
  • 1.1 前言18
  • 1.2 光催化技术18-26
  • 1.2.1 光催化技术机理18-19
  • 1.2.2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19-21
  • 1.2.3 光催化剂21-26
  • 1.3 低共熔溶剂26-28
  • 1.3.1 低共熔溶剂的种类和制备26-27
  • 1.3.2 低共熔溶剂的应用27-28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28-30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28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28-29
  • 1.4.3 技术路线图29-30
  • 2 BiOCl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30-44
  • 2.1 引言30
  • 2.2 实验部分30-31
  • 2.2.1 试剂及仪器30-31
  • 2.2.2 光催化剂的制备31
  • 2.2.3 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31
  • 2.3 光催化剂的表征31-34
  • 2.3.1 BiOCl的XRD表征31-32
  • 2.3.2 BiOCl的SEM表征32-33
  • 2.3.3 BiOCl的XPS表征33
  • 2.3.4 BiOCl的UV-Vis DRS分析33-34
  • 2.4 BiOCl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34-39
  • 2.4.1 不同光催化剂对降解率的影响34-36
  • 2.4.2 RhB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36-37
  • 2.4.3 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以及动力学研究37-39
  • 2.5 光催化剂的循环实验39-41
  • 2.6 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41-42
  • 2.7 本章小结42-44
  • 3 Ag@AgCl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44-56
  • 3.1 引言44-45
  • 3.2 实验部分45
  • 3.2.1 试剂及仪器45
  • 3.2.2 光催化剂的制备45
  • 3.2.3 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45
  • 3.3 光催化剂的表征45-50
  • 3.3.1 Ag@AgCl的XRD表征45-47
  • 3.3.2 Ag@AgCl的SEM表征47-48
  • 3.3.3 Ag@AgCl的XPS表征48-49
  • 3.3.4 Ag@AgCl的UV-Vis DRS表征49-50
  • 3.4 光催化剂的形成机制50
  • 3.5 Ag@AgCl的光催化性能50-52
  • 3.6 光催化剂的循环实验52-53
  • 3.7 本章小结53-56
  • 4 Ag@AgCl/BiOCl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56-68
  • 4.1 引言56
  • 4.2 实验部分56-57
  • 4.2.1 试剂及仪器56-57
  • 4.2.2 光催化剂的制备57
  • 4.2.3 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57
  • 4.3 光催化剂的表征57-60
  • 4.3.1 Ag@AgCl/BiOCl的XRD表征57-58
  • 4.3.2 Ag@AgCl/BiOCl的SEM表征58-59
  • 4.3.3 Ag@AgCl/BiOCl的XPS表征59
  • 4.3.4 Ag@AgCl/BiOCl的UV-Vis DRS分析59-60
  • 4.4 Ag@AgCl/BiOCl的光催化性能60-64
  • 4.4.1 不同光催化剂对降解率的影响60-61
  • 4.4.2 RhB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61-62
  • 4.4.3 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以及动力学研究62-64
  • 4.5 光催化剂的循环实验64-65
  • 4.6 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65-66
  • 4.7 本章小结66-68
  • 5 结论及展望68-70
  • 5.1 结论68-69
  • 5.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8
  • 致谢78-80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光催化分解硫化氢制氢研究获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02期

2 ;光催化分解硫化氢制氢研究获进展[J];天津化工;2010年01期

3 ;光催化分解硫化氢制氢研究获进展[J];工业催化;2010年02期

4 蔡乃才,简翠英,董庆华;有机羧酸的光催化分解反应[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8年04期

5 张谊华,滕玉美,曾宪康,王涵慧,俞稼镛;光催化分解硫化氢制取氢气的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4年02期

6 温福宇;杨金辉;宗旭;马艺;徐倩;马保军;李灿;;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1期

7 张德;;有害的硫化氢污染物可经光催化成有用的氢和硫[J];化学通报;1982年05期

8 ;水洗再生型光催化除臭滤气器[J];现代化工;2001年01期

9 甘欣;赵希娟;覃彪;傅文甫;;Pt(Ⅱ)配合物光催化制氢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0年01期

10 吕宏飞;李锦书;单雯妍;白雪峰;;多元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光催化分解硫化氢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旦振;郑宜;付贤智;;微波场助光催化及其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殷好勇;金振声;张顺利;张治军;;有机物分子的吸附及光催化分解对水接触角的影响[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付贤智;;环境光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崇明;;新时代——吹响了光催化号角[A];第二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叶云;王秀丽;冯兆池;李灿;;CdS QDs/Co complex光催化产氢体系的时间分辨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6 付贤智;;环境光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新进展[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吴季怀;林煜;黄妙良;林建明;黄昀方;殷澍;佐藤次雄;;层状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HNbWO_6/Pt的合成和性质[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贺攀科;张敏;杨冬梅;董芳;杨建军;;微波-二元醇技术制备Au/TiO_2及其光催化消除臭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周航月;葛介超;汪鹏飞;;团藻状的Cd_(1-x)Zn_xS纳米球:无模板法制备及其在可见光催化制氢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草酸作电子给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吴长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展现迷人前景[N];科技日报;2013年

2 蔡维希 蔡忠仁;光催化分解厂房有机污染物项目实施[N];中国化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丁;硒化铟和钛酸铟纳微结构调控与光催化制氢性能[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伍明;氧化银—氧化锌复合物和改性的类石墨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于笑潇;分等级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秀芳;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5 郑艳;铋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刘美英;钽基氮氧化物上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徐新;水滑石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于鹤;SrTiO_3光催化材料光吸收边调控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董龙;铋系/钛基异质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宇飞;高分散层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鑫;新型MoS_2/TiO_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隽;钌基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在TiO_2光催化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李云;上转光剂-NaTaO_3-助催化剂体系在光催化水解制氢中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李宏颖;TiO_2@酵母微球的调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张亚军;微纳枝状结构ZnFe_2O_4的制备与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孜;氮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检测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张松;二氧化钛光催化制氢的失活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刘辉;多孔SrTiO_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徐鹏;介孔二氧化钛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10 何静;铋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BiO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17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