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北京市水溶性有机碳来源与光吸收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7:41
  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 WSOC)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密切相关,而且其吸收光谱表现出棕色碳的特征,因此已成为大气环境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本研究将长期、连续的外场观测和近源样品采集相结合,联合运用多种分析手段,探讨了高生物质燃烧排放背景下WSOC的一、二次来源,识别了影响WSOC光吸收特征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甲醇提取获取了非水溶性有机组分的光吸收特征,进而探讨了基于WSOC的有机气溶胶光吸收特征表征方法。外场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市细颗粒物中左旋葡聚糖浓度普遍高于欧美地区,且其变化趋势与WSOC基本一致,说明生物质燃烧排放对WSOC有重要贡献。夏季的高WSOC/OC比值、WSOC和二次有机/无机组分的强相关性、WSOC生成潜势和相对湿度的响应关系等定性判据,以及基于受体模型的定量解析结果均表明即使在高生物质燃烧排放背景下,WSOC的成分仍以SOA为主。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WSOC的光吸收强度平均值为6.9±6.9Mm-1,远高于欧美地区;AAE指数(ngstr m Abso...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颗粒物的环境影响
        1.1.2 我国细颗粒物污染现状
    1.2 水溶性有机气溶胶与 SOA
        1.2.1 SOA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2.2 基于 WSOC 的 SOA 表征
    1.3 水溶性有机气溶胶与棕色碳
        1.3.1 棕色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2 WSOC光吸收特征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样品采集
        2.1.1 环境样品采集
        2.1.2 近源样品采集
    2.2 化学物种分析
        2.2.1 有机碳/元素碳
        2.2.2 水溶性有机碳
        2.2.3 水溶性离子
        2.2.4 左旋葡聚糖
    2.3 水溶性有机碳吸收光谱分析
        2.3.1 测定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4 气象数据获取与源解析模型选择
        2.4.1 气象数据获取
        2.4.2 源解析模型选择
第3章 高生物质燃烧排放下水溶性有机碳来源的二次性
    3.1 概述
    3.2 北京市水溶性有机碳的浓度水平与时间变化
    3.3 北京市生物质燃烧示踪物种浓度水平与时间变化
    3.4 北京市水溶性有机碳一、二次来源的定性研究
        3.4.1 WSOC 与二次有机碳的相关性
        3.4.2 WSOC 与二次无机离子的相关性
        3.4.3 相对湿度对 WSOC 生成潜势的影响
    3.5 北京市水溶性有机碳来源的定量解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水溶性有机碳的光吸收特征
    4.1 概述
    4.2 水溶性有机碳的吸收光谱
    4.3 水溶性有机碳的光吸收强度
    4.4 水溶性有机碳光吸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4.4.1 水溶性有机碳光吸收效率时空变化
        4.4.2 水溶性有机碳光吸收效率的影响因素
    4.5 近源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光吸收特征
        4.5.1 近源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吸收光谱
        4.5.2 近源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光吸收效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溶性与非水溶性有机组分光吸收特征比较
    5.1 概述
    5.2 甲醇对 PM2.5中有机组分的提取效率
    5.3 水溶性有机碳与甲醇提取有机组分光吸收特征比较
        5.3.1 吸收光谱比较
        5.3.2 光吸收强度比较
    5.4 水溶性与非水溶性有机组分光吸收效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burning contribution to Beijing aerosol[J]. Cachier H..  Science in China(Series B:Chemistry). 2005(05)



本文编号:3340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40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