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基于自养反硝化的沼气脱硫与废水脱氮同步处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4:41
  水资源和能源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导致水资源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趋于恶化。基于硫自养反硝化的生物处理技术可将沼气脱硫与废水脱氮相结合,以“废”治“废”,对水体硝酸盐污染的治理以及沼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基于沼气的反硝化体系中,气相、液相及微生物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多样,沼气成分在脱氮除硫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尚不明晰。本研究探讨了沼气成分对脱氮除硫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强化生物脱氮除硫性能的方法并构建生物反应器,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分别驯化培养了硝酸盐型和硫酸盐型甲烷氧化污泥并评价其性能,以评估将其用于处理含NO3-和SO42-废水的可行性,发现在提供了充足营养物质的条件下,硝酸盐型甲烷氧化污泥所达到的NO3-去除速率仅为0.55 mg-N/(L·d),硫酸盐型甲烷氧化污泥也仅能达到最高4.1 mg-S/(L·d)的硫酸盐还原速率,并且典型的甲烷氧化菌所占比例均低于3%,CH4...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自养反硝化的沼气脱硫与废水脱氮同步处理技术研究


010年水资源短缺情况(a)和2050年水资源短缺变化预测(b)(Bureketal.,2016)

示意图,实验装置,示意图,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L 水样检测 NO3-和 NO2-浓度变化。微量元素,提高微生物活性及抵抗力(刘莹,体系中,可有效缩短生物产气时间(Huang et al成需要金属元素的参与(Jacques et al., 2014; H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也已得到证实(董姗姗,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法,并向体系中投加麦其对硝酸盐型甲烷氧化菌的反硝化性能的强化1

甲烷氧化,污泥驯化,硝酸盐,驯化培养


2 以甲烷为电子供体脱氮除硫的可行性内波动;之后 NO3-去除率进一步降低,在第 13~16 周期虽然在驯化培养的第 5~10 周期内 NO3-去除率最高,然而。在分别以淡水沉积物和厌氧污泥为接种体驯化培养反硝研究中,同样在初期观察到了较高的硝酸盐还原活性(H中有机质的存在,异养反硝化菌以及氨氧化细菌会在驯化竞争。在本研究中,可推断驯化培养硝酸盐型甲烷氧化源于异养反硝化作用。之后在经过 13 个周期的驯化培养被消耗,污泥可在每周期内消耗 65% 以上的 CH4同时还为其已具备以 CH4为电子供体还原 NO3-的能力,可用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化学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 董丽,刘芳.  化工新型材料. 2018(09)
[2]双膜法在宁阳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 韩庆祥,高吉升,孟荣荣.  给水排水. 2018(07)
[3]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J]. 王子凌,信欣,王锣,杜容霆,李易玲,勾钰霞.  环境科学学报. 2018(10)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含水率及其特征分析[J]. 杨娜,邵立明,何品晶.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3)
[5]阴离子交换树脂生物再生去除硝酸盐氮[J]. 叶婷,张光,王珂,双陈冬,李爱民.  环境科学. 2018(08)
[6]沼渣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J]. 侯扬阳.  时代农机. 2018(01)
[7]农村沼气发电前瞻[J]. 刘道春.  城乡建设. 2017(23)
[8]自然微生物挂膜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效果及微生物群落分析[J]. 蔺凌云,尹文林,潘晓艺,袁雪梅,姚嘉赟,徐洋,王超,沈锦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6)
[9]改性香蕉皮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吸附特征[J]. 李庆山,张庆乐,秦文欣,吕务娟,石晓丹,唐琪.  化学世界. 2017(09)
[10]国际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 常世彦,康利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1)

博士论文
[1]电流对生物—电化学反硝化工艺的影响机制[D]. 刘恒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硝酸盐/Fe(Ⅱ)复合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复与机理研究[D]. 刘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3]基于土著微生物的地下水TCE/NO3--N混合污染修复技术研究[D]. 董姗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4]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原位生物修复模拟装置研发及其性能研究[D]. 李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5]地下水硝酸盐原位生物修复固相碳源及磷源性能研究[D]. 张建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硕士论文
[1]活性炭脱除烟气多污染物反应机制研究[D]. 林玉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8
[2]聚吡咯负载活性炭去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D]. 赵亚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3]TiO2纳米电极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D]. 王乐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4]光伏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D]. 张新龙.南京理工大学 2015
[5]纳米铁铜复合材料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D]. 王斐.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D]. 史伟伟.华东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4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4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