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13:33
当前,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逐渐提高,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己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它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结构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等因素关系紧密。鉴于此,目前围绕土地利用与面源污染的关系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主要侧重于不同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的影响,关于不同土地利用与面源污染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及据此构建适宜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和管理措施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甚少,更没有一种系统的、可靠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是国内外关心的重大问题,其中三峡库区水质问题则是关注焦点。三峡水库作为我国的战略水资源库,其水质状况不仅影响到三峡库区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同时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和运营,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逐步突现。由于库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移...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王家沟小流域地理位tFig.3·1Loea6onofWangjiagouwatershedintheTGRA②三峡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库区空间分布沿长江干流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库首地区、库腹地区和库尾地区
第3章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面源污染基础数据库建立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特殊用地殡葬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未利用土地荒草地沙地其他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河流水面12.9312.930.710.712.912.910一350.3516.792.320.0314.月41.721.72257.915.010.280.281.131.130.130.136.510.900.015.600670.67100.州)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从图3一中可以看到地形的走势,由东北方向往西南方向地势逐渐减缓,在南部有两个明显的汇水区。图3一4王家沟小流域等高线Fig.3一 4ContourIinesofwangjiagouwatershedintheTGRA3.2.4地形分析本文提及的地形特征是指小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iElevationModel,DEM)、坡度和坡向。在 l:1000地形图野外调绘成果的基础上,把已经矢量化的地形图生成三维地貌,分析该小流域的水文信息,并绘制小流域面积达100.17hm2(1502.51亩),占整个流域的38.84%,如图3一5所示,在生成三维地貌的基础上比图3一更加明显的看到该区域两大汇水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的影响[J]. 罗璇,史志华,尹炜,陈佳,李璐,伍世良. 环境科学. 2010(01)
[2]农业非点源污染田间模型及其应用[J]. 李强坤,李怀恩,胡亚伟,陈伟伟,孙娟. 环境科学. 2009(12)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J]. 马云,何丙辉,陈晓燕,史志民,何建林.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4]泉州市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林春霞. 福建农业. 2009(12)
[5]东北平原典型农业县不同利用方式对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J].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刘殿伟,李方,黄健,张惠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04)
[6]最佳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控制效果的预测——以北京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J]. 王晓燕,张雅帆,欧洋,阎育梅. 环境科学学报. 2009(11)
[7]大黑山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J]. 王清华. 科技信息. 2009(28)
[8]稻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J]. 袁俊吉,马永玉,周鑫斌,蒋先军,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9]苏南山丘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分布[J]. 李海东,张波,沈渭寿,张金池,张晓勉,林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9)
[10]最佳管理措施(BMPs)在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代才江,杨卫东,王君丽,刘春光.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04)
博士论文
[1]三峡库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效应研究[D]. 马志林.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及其对重庆主城段水环境影响研究[D]. 刘腊美.重庆大学 2009
[3]流域综合管理之面源污染控制措施(BMPs)研究[D]. 章茹.南昌大学 2008
[4]基于AnnAGNPS模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D]. 邹桂红.中国海洋大学 2007
[5]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陕西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 胥彦玲.西安理工大学 2007
[6]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D]. 冯孝杰.西南大学 2005
[7]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李瑞雪.西南农业大学 2005
[8]九龙江上游五川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D]. 张玉珍.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D]. 李文杰.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不同农作处理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 付斌.西南大学 2009
[3]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 郝俊萍.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PAM对紫色土坡地氮素迁移淋失的控制效应[D]. 罗在波.西南大学 2008
[5]PAM对紫色土坡地土壤磷素流失的控制效应与机理分析[D]. 滕玲玲.西南大学 2008
[6]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D]. 张雅帆.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最佳管理措施在办公楼集水区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D]. 闫伟伟.南昌大学 2007
[8]三峡库区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平衡的影响[D]. 肖宏宇.华中农业大学 2007
[9]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规律调查研究[D]. 黄丰.华中农业大学 2007
[10]BMPs在苏州市住宅小区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杨勇.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5695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王家沟小流域地理位tFig.3·1Loea6onofWangjiagouwatershedintheTGRA②三峡水库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库区空间分布沿长江干流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库首地区、库腹地区和库尾地区
第3章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面源污染基础数据库建立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特殊用地殡葬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未利用土地荒草地沙地其他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河流水面12.9312.930.710.712.912.910一350.3516.792.320.0314.月41.721.72257.915.010.280.281.131.130.130.136.510.900.015.600670.67100.州)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从图3一中可以看到地形的走势,由东北方向往西南方向地势逐渐减缓,在南部有两个明显的汇水区。图3一4王家沟小流域等高线Fig.3一 4ContourIinesofwangjiagouwatershedintheTGRA3.2.4地形分析本文提及的地形特征是指小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iElevationModel,DEM)、坡度和坡向。在 l:1000地形图野外调绘成果的基础上,把已经矢量化的地形图生成三维地貌,分析该小流域的水文信息,并绘制小流域面积达100.17hm2(1502.51亩),占整个流域的38.84%,如图3一5所示,在生成三维地貌的基础上比图3一更加明显的看到该区域两大汇水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的影响[J]. 罗璇,史志华,尹炜,陈佳,李璐,伍世良. 环境科学. 2010(01)
[2]农业非点源污染田间模型及其应用[J]. 李强坤,李怀恩,胡亚伟,陈伟伟,孙娟. 环境科学. 2009(12)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J]. 马云,何丙辉,陈晓燕,史志民,何建林.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4]泉州市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林春霞. 福建农业. 2009(12)
[5]东北平原典型农业县不同利用方式对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J].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刘殿伟,李方,黄健,张惠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04)
[6]最佳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控制效果的预测——以北京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J]. 王晓燕,张雅帆,欧洋,阎育梅. 环境科学学报. 2009(11)
[7]大黑山土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J]. 王清华. 科技信息. 2009(28)
[8]稻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J]. 袁俊吉,马永玉,周鑫斌,蒋先军,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9]苏南山丘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分布[J]. 李海东,张波,沈渭寿,张金池,张晓勉,林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9)
[10]最佳管理措施(BMPs)在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代才江,杨卫东,王君丽,刘春光.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04)
博士论文
[1]三峡库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效应研究[D]. 马志林.北京林业大学 2009
[2]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及其对重庆主城段水环境影响研究[D]. 刘腊美.重庆大学 2009
[3]流域综合管理之面源污染控制措施(BMPs)研究[D]. 章茹.南昌大学 2008
[4]基于AnnAGNPS模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D]. 邹桂红.中国海洋大学 2007
[5]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陕西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D]. 胥彦玲.西安理工大学 2007
[6]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D]. 冯孝杰.西南大学 2005
[7]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李瑞雪.西南农业大学 2005
[8]九龙江上游五川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D]. 张玉珍.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梁子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D]. 李文杰.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不同农作处理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 付斌.西南大学 2009
[3]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 郝俊萍.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PAM对紫色土坡地氮素迁移淋失的控制效应[D]. 罗在波.西南大学 2008
[5]PAM对紫色土坡地土壤磷素流失的控制效应与机理分析[D]. 滕玲玲.西南大学 2008
[6]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D]. 张雅帆.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最佳管理措施在办公楼集水区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D]. 闫伟伟.南昌大学 2007
[8]三峡库区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平衡的影响[D]. 肖宏宇.华中农业大学 2007
[9]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规律调查研究[D]. 黄丰.华中农业大学 2007
[10]BMPs在苏州市住宅小区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杨勇.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5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556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