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视域下“零碳乡村”的可行性和环保性——以陕西关中C县F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5 00:3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村能源转型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以陕西关中C县F村生活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为切入点,构建起基于"碳源—碳汇"平衡及"碳中和"评价框架的"零碳乡村"实践理念,通过对427户农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掌握第一手数据及资料,对F村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村农户的炊事、取暖等生活能源仍以煤炭、秸杆、柴薪等固体燃料为主,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量几乎为零;农户环保意识强但环保常识匮乏;结合关中地区资源禀赋特性认为,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替代传统能源具有可行性,户均安装分布式光伏规模2.34千瓦即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零碳化,户均安装分布式光伏5千瓦,不仅能实现能源自给,还有具大的收益空间;F村商品性能源碳排放比例高于非商品性能源,其中,散煤燃烧碳排放占比在47%~50%之间,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代替传统的秸杆、煤炭、柴薪、煤电等,可为环境减排1 225.6吨~1 436吨的CO2,环保性能突出。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农村生活能源系统碳中和评价框架[16]
受地域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影响,西北地区不同地域的农户在能源消费行为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研究经费对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在确定样本区域时,遵循三大原则:第一,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但不能选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因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试点成功并不具有广泛的推广性;第二,具有安装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空间条件和经济条件,户均住宅面积适中,保证成功的经验可以在经济条件更好的地区实行;第三,已经全面实行了农网改造,具备接入可再生能源的电网基础。经过慎重考察,最终选择位于西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带的C县F村作为样本区。该村太阳能资源较丰富[17],如图2所示。2018年该村户均宅基地面积509平方米,人均可支配年收入8 073元,全村427户,人口1 557人,已完成农网改造,这些参数在陕西关中地区处于均值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采用入户实地勘查、入户调查问卷、网络调查问卷等调查方法。邀请对农村能源转型感兴趣且为农村籍的8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作为调研员,集中讨论并培训,共同制作调查问卷。C县F村共427户,重点选取15户人家,由项目负责人带队与村委会进行访谈,并进行入户实地调研。15户入户家庭的选择遵循广泛性、代表性原则。分别在村南、村中、村北各选择5户家庭,选择户均常住人口3~4人(因F村户均常住人口3.6人)且人均收入在0.7~0.9万元之间(因F村平均人均收入约0.8万元)的家庭,以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研以农户家庭为单元,对一次做饭所使用秸秆、薪柴或煤炭的用能重量进行称重并记录,对农户家庭的院落空间进行实地测量,对农户家庭的房顶可利用空间进行测量,与农户访谈了解家庭成员在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影响、环保意识、环保常识等。8名大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3人,对新媒体和计算机较为熟悉者,负责制作电子版调查问卷,并联系村委员,由村支书在本村微信群进行宣传,以户为单位由村民亲自填写。另一组5人,对农村情况较为了解者,负责对不使用网络或智能手机的农户进行入户问卷。共发放问卷427份,网络问卷回收368份,入户问卷回收39份,合计407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为398份,问卷回收率95.3%,问卷有效率9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北农村单体建筑太阳能低温地板采暖实验研究[J]. 李金平,孔莹,司泽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9(03)
[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问题与应对[J]. 廖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农村电采暖设备与扶贫光伏接入允许容量[J]. 胡诗尧,侯斌,韩璟琳,杨普,孙鹏飞,翟广心,赵丙军,杨建华. 农村电气化. 2019(01)
[4]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基于Meta方法的研究[J]. 魏楚,韩晓.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决策研究[J]. 滕玉华,刘长进,陈燕,赖良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6]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碳中和能力评价[J]. 曹淑艳,霍婷婷,王璐,陈前,刘思池,麻丽萍,高威,张瑞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7]智能电网下分布式发电对电力市场的影响[J]. 袁晓玲,张江洋.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8)
[8]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田野调查——以晋黔浙三省2253个农户调查为例[J]. 史清华,彭小辉,张锐. 管理世界. 2014(05)
[9]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J]. 涂华,刘翠杰. 煤质技术. 2014(02)
[10]分布式发电政策综述[J]. 牛刚. 电力与能源. 2014(01)
博士论文
[1]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丁永霞.兰州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研究[D]. 李延庆.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滇西北老君山地区农村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研究[D]. 杨继涛.河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4310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农村生活能源系统碳中和评价框架[16]
受地域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影响,西北地区不同地域的农户在能源消费行为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研究经费对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在确定样本区域时,遵循三大原则:第一,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但不能选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因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试点成功并不具有广泛的推广性;第二,具有安装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空间条件和经济条件,户均住宅面积适中,保证成功的经验可以在经济条件更好的地区实行;第三,已经全面实行了农网改造,具备接入可再生能源的电网基础。经过慎重考察,最终选择位于西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带的C县F村作为样本区。该村太阳能资源较丰富[17],如图2所示。2018年该村户均宅基地面积509平方米,人均可支配年收入8 073元,全村427户,人口1 557人,已完成农网改造,这些参数在陕西关中地区处于均值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采用入户实地勘查、入户调查问卷、网络调查问卷等调查方法。邀请对农村能源转型感兴趣且为农村籍的8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作为调研员,集中讨论并培训,共同制作调查问卷。C县F村共427户,重点选取15户人家,由项目负责人带队与村委会进行访谈,并进行入户实地调研。15户入户家庭的选择遵循广泛性、代表性原则。分别在村南、村中、村北各选择5户家庭,选择户均常住人口3~4人(因F村户均常住人口3.6人)且人均收入在0.7~0.9万元之间(因F村平均人均收入约0.8万元)的家庭,以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研以农户家庭为单元,对一次做饭所使用秸秆、薪柴或煤炭的用能重量进行称重并记录,对农户家庭的院落空间进行实地测量,对农户家庭的房顶可利用空间进行测量,与农户访谈了解家庭成员在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影响、环保意识、环保常识等。8名大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3人,对新媒体和计算机较为熟悉者,负责制作电子版调查问卷,并联系村委员,由村支书在本村微信群进行宣传,以户为单位由村民亲自填写。另一组5人,对农村情况较为了解者,负责对不使用网络或智能手机的农户进行入户问卷。共发放问卷427份,网络问卷回收368份,入户问卷回收39份,合计407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为398份,问卷回收率95.3%,问卷有效率9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北农村单体建筑太阳能低温地板采暖实验研究[J]. 李金平,孔莹,司泽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9(03)
[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问题与应对[J]. 廖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农村电采暖设备与扶贫光伏接入允许容量[J]. 胡诗尧,侯斌,韩璟琳,杨普,孙鹏飞,翟广心,赵丙军,杨建华. 农村电气化. 2019(01)
[4]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基于Meta方法的研究[J]. 魏楚,韩晓.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清洁能源应用行为决策研究[J]. 滕玉华,刘长进,陈燕,赖良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6]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碳中和能力评价[J]. 曹淑艳,霍婷婷,王璐,陈前,刘思池,麻丽萍,高威,张瑞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7]智能电网下分布式发电对电力市场的影响[J]. 袁晓玲,张江洋.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8)
[8]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田野调查——以晋黔浙三省2253个农户调查为例[J]. 史清华,彭小辉,张锐. 管理世界. 2014(05)
[9]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J]. 涂华,刘翠杰. 煤质技术. 2014(02)
[10]分布式发电政策综述[J]. 牛刚. 电力与能源. 2014(01)
博士论文
[1]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丁永霞.兰州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研究[D]. 李延庆.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滇西北老君山地区农村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研究[D]. 杨继涛.河南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4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38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