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总量控制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02:41
为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做出的碳排放强度减排承诺,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为了确保实现“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达成,方案提出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活动,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配额)制度,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时间明确为2017年。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如何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体系进行框架设计就具有较高的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围绕着排污权理论与低碳经济理论的一般均衡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进行解析,并对其他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市场框架设计进行借鉴。对我国现有的以区域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为核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和未来国家范围交易体系的构建要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环境—碳排放权交易CGE模型模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得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我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解决体系构建的首要问题即总量目标的确...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6以“总量控制”为主题词合并“中国”和“排放权交易体系”检索文献中主要topic??
3_2_1排污权理论??排污权理论的的研宄框架主要是围绕着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交易理论展开的,??如图3-1。排污权交易的主旨是为了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产权理论是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基础和实施手段,排污权的交易则是一个环境用益权利界定和转让的过程;交易费??用理论用来解释排污权交易不能建立或运行不良的原因。本小节仅就围绕排污权理论的??这三个方面研宄进行综述。??公共产品外部性??|出发点j?^??I基础1??排污权交易理论漏?产权s论??交易费用??图3-1排污权理论的研究框架??Figure?3-1?Research?framework?of?pollution?rights?doctrine??(1)外部性理论一庇谷税??外部性的概念是由剑桥学派学者Alfred?Marshall?(1890)率先提出的169L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收益或者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经济力对另一种经??济力“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并且没有将这种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的??经济现象[691。按照这种影响范围的划分,外部性可以分为“消费外部性”和“生产外部??性”。马歇尔的学生庇占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H题进一步的研宂形成/庇古税的概念。??在Pigou?(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构成和??状态发生了改变
?B?A?Q??图3-3科斯第一定理??Figure?3-3?Coase?theorem??J.H.Dales?(1968)则首先提出了通过创建可交易的产权(排污权)来进行污染物处??理的建议,为环境资源产权理论奠定了基础l411。Dales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签发的??排污权的数量来选择一定的污染水平。由于可交易排污权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价格,从而??易于建立一个排污权交易市场。由此,在市场上公开进行排污权的买卖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排污权价格,使得不同排放源之间的“反污染努力”实现理论上有效率的配置。换言??之,市场机制能够保证以尽可能的最小社会成本来实现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削减。??他还特别指出,排污权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或“自然形成的”市场。在“自??然形成的”市场中,价格建立了供需双方之间的双向沟通联系,并影响最终的供需量。??而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U ETS试验阶段微观交易大数据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刘寅鹏,郭剑锋,范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06)
[2]建设碳期货市场乃大势所趋[J]. 艾亚,林立. 国际融资. 2015(04)
[3]中国城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基于四个碳交易试点的实证分析[J]. 孙欣,高巍,朱晓煜,张可蒙.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4]澳大利亚碳排放交易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边晓娟,张跃军. 中国能源. 2014(08)
[5]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本土化设计:以总量与交易模式为例[J]. 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12)
[6]碳市场价格稳定机制探索及对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建议[J]. 莫建雷,朱磊,范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5)
[7]中国碳减排政策的模拟分析——基于中国能源CGE模型的研究[J]. 樊星,马树才,朱连洲. 生态经济. 2013(09)
[8]欧盟碳交易注册登记簿系统及特点[J]. 蒋璨,林殷. 开放导报. 2013(03)
[9]美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评析[J]. 温岩,刘长松,罗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2)
[10]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要素[J]. 段茂盛,庞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3)
博士论文
[1]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研究[D]. 万方.吉林大学 2015
[2]碳市场复杂系统价格波动机制与风险管理研究[D]. 凤振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3]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 肖志明.福建师范大学 2011
[4]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 王毅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5]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 于天飞.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流程与定价研究[D]. 张建.北京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9364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6以“总量控制”为主题词合并“中国”和“排放权交易体系”检索文献中主要topic??
3_2_1排污权理论??排污权理论的的研宄框架主要是围绕着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交易理论展开的,??如图3-1。排污权交易的主旨是为了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产权理论是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基础和实施手段,排污权的交易则是一个环境用益权利界定和转让的过程;交易费??用理论用来解释排污权交易不能建立或运行不良的原因。本小节仅就围绕排污权理论的??这三个方面研宄进行综述。??公共产品外部性??|出发点j?^??I基础1??排污权交易理论漏?产权s论??交易费用??图3-1排污权理论的研究框架??Figure?3-1?Research?framework?of?pollution?rights?doctrine??(1)外部性理论一庇谷税??外部性的概念是由剑桥学派学者Alfred?Marshall?(1890)率先提出的169L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收益或者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经济力对另一种经??济力“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并且没有将这种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的??经济现象[691。按照这种影响范围的划分,外部性可以分为“消费外部性”和“生产外部??性”。马歇尔的学生庇占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H题进一步的研宂形成/庇古税的概念。??在Pigou?(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构成和??状态发生了改变
?B?A?Q??图3-3科斯第一定理??Figure?3-3?Coase?theorem??J.H.Dales?(1968)则首先提出了通过创建可交易的产权(排污权)来进行污染物处??理的建议,为环境资源产权理论奠定了基础l411。Dales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签发的??排污权的数量来选择一定的污染水平。由于可交易排污权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价格,从而??易于建立一个排污权交易市场。由此,在市场上公开进行排污权的买卖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排污权价格,使得不同排放源之间的“反污染努力”实现理论上有效率的配置。换言??之,市场机制能够保证以尽可能的最小社会成本来实现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削减。??他还特别指出,排污权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或“自然形成的”市场。在“自??然形成的”市场中,价格建立了供需双方之间的双向沟通联系,并影响最终的供需量。??而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U ETS试验阶段微观交易大数据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刘寅鹏,郭剑锋,范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06)
[2]建设碳期货市场乃大势所趋[J]. 艾亚,林立. 国际融资. 2015(04)
[3]中国城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基于四个碳交易试点的实证分析[J]. 孙欣,高巍,朱晓煜,张可蒙.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4]澳大利亚碳排放交易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边晓娟,张跃军. 中国能源. 2014(08)
[5]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本土化设计:以总量与交易模式为例[J]. 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12)
[6]碳市场价格稳定机制探索及对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建议[J]. 莫建雷,朱磊,范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5)
[7]中国碳减排政策的模拟分析——基于中国能源CGE模型的研究[J]. 樊星,马树才,朱连洲. 生态经济. 2013(09)
[8]欧盟碳交易注册登记簿系统及特点[J]. 蒋璨,林殷. 开放导报. 2013(03)
[9]美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评析[J]. 温岩,刘长松,罗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02)
[10]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要素[J]. 段茂盛,庞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3)
博士论文
[1]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研究[D]. 万方.吉林大学 2015
[2]碳市场复杂系统价格波动机制与风险管理研究[D]. 凤振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3]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 肖志明.福建师范大学 2011
[4]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 王毅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5]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 于天飞.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流程与定价研究[D]. 张建.北京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9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6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