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改性活性炭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属改性活性炭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是环境中主要的汞污染源之一,煤燃烧时大部分汞会随烟气排入大气,给动植物、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在颗粒态汞(Hgp),单质汞(Hg0)以及氧化态汞(Hg2+)这三种汞形态中,Hg0的脱除最具挑战性。因此,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Hg0脱除剂迫在眉睫。活性炭(AC)因其丰富的孔结构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而用于燃煤电厂中汞的控制,但是其低效率、难再生性极大地增加了汞的脱除成本。鉴于金属对Hg0具有良好的脱除性能,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分别研究了Hg0与Fe,Co,Ni,Cu和Zn为代表的非贵金属改性AC的作用以及Hg0与Pd为代表的贵金属改性AC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Cu的调变来减少贵金属Pd的用量并增强Hg0的脱除能力,主要结论如下:(1)非贵金属改性AC脱除Hg0的机理对Hg0在非贵金属Fe,Co,Ni,Cu和Zn改性的AC表面的吸附进行研究,得出:Hg0在M/AC(M=Fe,Co,Ni,Cu,Zn)表面为物理吸附,说明Hg0与非贵金属改性AC的作用很弱。进一步对Hg0氧化后的物种HgCl和HgCl2在上述表面的吸附机理进行研究,认为HgCl不是稳定的中间体,它在M/AC(M=Fe,Co,Ni,Cu,Zn)表面主要为解离吸附;HgCl2在Fe/AC表面主要是分子吸附,在M/AC(M=Ni,Cu,Zn)表面主要是解离吸附,在Co/AC表面同时存在分子吸附和解离吸附。Hg0经Cl2氧化的机理表明:在M/AC(M=Fe,Co,Ni,Cu,Zn)表面,Hg0通过Eley-Rideal机理被氧化并且Fe/AC是最好的催化剂。(2)贵金属改性ac脱除hg0的机理对hg0在贵金属pd改性的ac表面的吸附进行研究,得出:在pdn(n≤38)簇中,pdn(n=4,6,8,13,19,23,38)是能够稳定存在的幻数簇;进一步将所得幻数簇负载到ac上,并研究ac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c的负载能够提高pdn簇的稳定性,但随pd原子数目的增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逐渐降低,当pd原子数目为38时,ac对其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通过研究hg0在pdn/ac(n=4,6,8,13,19,23)表面的吸附,阐明ac负载的pdn簇的尺寸效应对hg0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hg0的吸附能呈锯齿型变化,当在ac上负载二十面体的pd13簇时,hg0的吸附能力最强。(3)cu调变的pd13/ac脱除hg0的机理对hg0在非贵金属cu调变的pd13/ac表面的吸附进行研究,得出:pd13簇最多可以被8个cu原子替换,并且cunpd13-n(n=1~8)双金属簇比pd13簇的稳定性更高,即cu的掺杂可以提高pd13簇的稳定性,最大掺杂比例为61.5%;在可替换的cunpd13-n(n=1~8)双金属簇中,cu原子数目分别为1,2和6时构型相对容易替换,并且cupd12,cu2pd11和cu6pd7双金属簇都能稳定存在于ac表面;hg0在cunpd13-n/ac(n=1,2,6)表面的吸附表明:hg0的吸附强度与cu的掺杂比例有很大的关系,当掺杂比例为7.7%时,即替换pd13簇的中心pd原子为cu时,吸附能提高不大,增加比例仅为3.3%;当掺杂比例增加为15.4%时,即在cupd12双金属簇的基础上再替换表面的一个pd原子为cu时,吸附能显著提高,增加比例为27.1%,有利于hg0的脱除;但当掺杂比例增加为46.2%时,即cu原子的数目增加为6时,吸附能降低了25.1%,对Hg0的脱除不利。
【关键词】:DFT 金属改性AC Cu的调变 Hg0的脱除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O647.3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Hg~0的脱除方法12-16
- 1.1.1 AC脱汞剂13
- 1.1.2 金属脱汞剂13-14
- 1.1.3 金属氧化物脱汞剂14-16
- 1.1.4 不同脱汞剂的比较16
- 1.2 AC的改性方法16-17
- 1.2.1 卤素改性AC16-17
- 1.2.2 金属改性AC17
- 1.2.3 金属氧化物改性AC17
- 1.2.4 AC改性方法比较17
- 1.3 选题思路及研究目的17-18
- 1.3.1 选题思路17-18
- 1.3.2 研究目的18
- 1.4 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理论基础20-23
- 2.1 密度泛函理论20-21
- 2.1.1 Thomas-Fermi模型20
- 2.1.2 Hogenberg-Kohn定理20
- 2.1.3 Kohn-Sham方程20-21
- 2.2 交换关联势21
- 2.2.1 LDA泛函21
- 2.2.2 GGA泛函21
- 2.3 过渡态理论21-22
- 2.4 Dmol~3模块22-23
- 第三章 Fe, Co, Ni, Cu和Zn为代表的非贵金属改性AC对Hg~0的脱除23-42
- 3.1 引言23-24
- 3.2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24-26
- 3.2.1 模型构建24-25
- 3.2.2 计算参数25-26
- 3.2.3 参数的验证26
- 3.3 Hg~0在AC表面的吸附26-27
- 3.4 汞物种在M/AC (M=Fe, Co, Ni, Cu和Zn)表面的吸附27-37
- 3.4.1 Hg~0的吸附29-31
- 3.4.2 HgCl的吸附31-33
- 3.4.3 HgCl_2的吸附33-37
- 3.4.4 汞物种在M/AC(M=Fe, Co, Ni, Cu和Zn)表面的吸附性质37
- 3.5 Cl_2氛围下Hg~0的催化氧化37-41
- 3.5.1. Cl_2在M/AC(M=Fe, Co, Ni, Cu和Zn)表面的活化37-38
- 3.5.2. Hg~0在M/AC(M=Fe, Co, Ni, Cu和Zn)表面的催化氧化38-41
- 3.6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Pd为代表的贵金属改性AC对Hg~0的脱除42-66
- 4.1 引言42-43
- 4.2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43
- 4.2.1 模型构建43
- 4.2.2 计算方法43
- 4.2.3 参数验证43
- 4.3 Pd_n(n=2-8,13,19,23,38)簇的演化及其稳定性43-48
- 4.3.1 Pd_n(n=2-8)簇的演化43-45
- 4.3.2 Pd_n(n=2-8)簇的稳定性45-48
- 4.3.3 Pd_n(n=13,19,23,38)簇的稳定构型及其稳定性48
- 4.4 Pd_n(n=4,6,8,13,19,23,38)簇与AC表面的相互作用48-58
- 4.4.1 Pd_n(n=4,6,8,13,19,23,38)簇在AC表面的吸附48-56
- 4.4.2 AC对Pd_n(n=4,6,8,13,19,23,38)簇稳定性的影响56-58
- 4.5 Hg~0在Pd_n/AC(n=4,6,8,13,19,23)上的吸附58-65
- 4.6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不同比例Cu调变的Pd_(13)/AC对Hg~0脱除的影响66-87
- 5.1 引言66-67
- 5.2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67
- 5.2.1 模型构建67
- 5.2.2 计算方法67
- 5.3 Cu_nPd_(13-n)(n=1~12)双金属簇及其稳定性67-72
- 5.3.1 Cu_nPd_(13-n)(n=1~12)双金属簇的稳定构型67-71
- 5.3.2 Cu_nPd_(13-n)(n=1~12)双金属簇的稳定性71-72
- 5.4 Cu_nPd_(13-n)/AC(n=1,2,6)双金属簇与AC表面的作用72-81
- 5.4.1 CuPd_(12)双金属簇与AC表面的作用72-74
- 5.4.2 Cu_2Pd_(11)双金属簇与AC表面的作用74-77
- 5.4.3 Cu_6Pd_7双金属簇与AC表面的作用77-80
- 5.4.4 Cu_nPd_(13-n)/AC(n=1,2,6)双金属簇与AC表面的作用小结80-81
- 5.5 Hg~0在Cu_nPd_(13-n)/AC(n=1,2,6)的吸附81-85
- 5.5.1 Hg~0在Cu_nPd_(13-n)/AC(n=1,2,6)的吸附81-83
- 5.5.2 Hg~0与Cu_2Pd_(11)/AC作用过程中的电子结构分析83-85
- 5.5.3 Hg~0在Cu_nPd_(13-n)/AC(n=1,2,6)的吸附小结85
- 5.6 本章小结85-8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7-90
- 6.1 全文总结87-88
- 6.2 创新点88
- 6.3 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和建议88-90
- 参考文献90-105
- 致谢105-10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树军;树脂碳电极碳氢原子比测定及其对充放电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李卫民;;原子什么样儿?[J];化学教育;1983年03期
3 汪树军,刘红研,赵莉;炭化条件对聚苯胺炭化产物元素组成和原子比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2001年04期
4 王迅;表面物理与腐蚀科学[J];材料保护;1982年03期
5 高滋;唐颐;;Y沸石的酸性[J];化学学报;1990年07期
6 徐吉庆,徐丽娟,刘喜生,张致贵;过渡金属分子氮络合物的化学键理论——兼论氮分子的不同配位方式对分子氮络合物的稳定性及氮原子上电荷密度的影响[J];中国科学;1980年10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微;王倩;张建;韩学武;谢晓华;娄豫皖;夏保佳;;Li/Ti原子比对钛酸锂材料物相和性能的影响[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房琳琳;材料内部直接观察到运动原子[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珍;环戊二烯基过渡金属氢化物及羰基配合物的理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智;金属纳米团簇的结构演变与熔化特性的原子模拟[D];湖南大学;2007年
3 马淑红;S原子和CO分子在过渡金属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吕志;原子经济反应合成LDHs及相关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5 姚淑娟;气体分子在过度金属催化剂上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吕存琴;甲胺和甲烷在不同催化剂表面裂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前库;层状BC_x化合物的合成与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8 韩优;Pt/TiO_2界面作用机理及其对甲醇分解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齐学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催化机理与可控制备[D];重庆大学;2012年
10 肖时芳;纳米结构金属及合金热力学性能的原子模拟[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娜;双金属冷压焊固相结合区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樊丽丽;金属改性活性炭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卢雯婷;铂基催化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催化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静静;表面修饰及空间限域效应对NH_3分解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超;从EuSi_n到Eu@Si_n:几何结构和电磁特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守刚;原子、分子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段艳敏;背散射分析技术在固氦材料及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8 邹惠园;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研究钌配合物的性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施e
本文编号:350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