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传统耕作方式破坏了土壤有机质的平衡,浪费土地资源。研究提高土地质量的方式成为农学家的基本课题,由此保护性耕作的理念应运而生;同时研究以提高农民耕作质量为目的的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成为法学家的主要任务,对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不断完善。研究依据外部性理论、权利义务一致性理论、国家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类型,构建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望完善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指导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建和落实。在对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中,明确了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概念和目的,分析认为构建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坚持外部性理论、权利义务一致性理论、国家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一致,同时应将补偿对象确定、主体明确、补偿标准公正和补偿方式科学作为构建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在构建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坚持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政府补偿机制与市场补偿机制相结合原则、补偿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补偿方式多样化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统一,在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分析中总结出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常见类型:政府补偿制度和市场补偿制度,直接补偿机制和间接补偿机制,政策补偿、技术补偿、资金补偿和实物补偿体系。在对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中认为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是现存农业补贴政策比较完备但是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有待完善,存在现有制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补偿基金制度不完善和市场补偿制度发展缓慢等现实问题,这些因素的叠加加剧了构建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建模式:通过种粮补贴与保护性耕作种植补偿的耦合、农资综合补贴与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的耦合、良种补贴与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的耦合、农机补贴与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耦合实现对现有制度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基金补偿法律法规、拓宽基金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基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式完善补偿基金制度;通过探索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碳汇交易补偿机制和推进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合约补偿制度完善市场补偿机制。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效益外溢 碳汇交易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7
- 1.1 研究的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的目的10
- 1.2.2 研究的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11-15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1-13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3-14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4-15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5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
- 1.5 研究的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理论17-23
- 2.1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概念17
- 2.1.1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概念17
- 2.1.2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概念17
- 2.2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目的17-18
- 2.2.1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目的17-18
- 2.2.2 保护性格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目的18
- 2.3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18-20
- 2.3.1 外部性理论18-19
- 2.3.2 权利义务一致性理论19
- 2.3.3 国家管理理论19
- 2.3.4 公共产品理论19-20
- 2.4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类型20-23
- 2.4.1 政府补偿制度和市场补偿制度20-21
- 2.4.2 政策补偿、技术补偿、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机制21-22
- 2.4.3 直接补偿机制和间接补偿机制22-23
-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3-30
- 3.1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指导思想23-25
- 3.1.1 补偿对象确定23
- 3.1.2 主体明确23-24
- 3.1.3 补偿标准公正24
- 3.1.4 补偿方式科学24-25
- 3.2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25-30
- 3.2.1 权利义务对等原则25-26
- 3.2.2 政府补偿机制与市场补偿机制相结合原则26
- 3.2.3 补偿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26-27
- 3.2.4 补偿方式多样化原则27-28
- 3.2.5 可持续发展原则28-30
- 第四章 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与问题30-35
- 4.1 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的现状30-32
- 4.1.1 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完善30-31
- 4.1.2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有待完善31-32
- 4.2 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32-35
- 4.2.1 现有制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32
- 4.2.2 补偿基金制度不完善32-33
- 4.2.3 市场补偿制度发展缓慢33-35
- 第五章 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选择35-43
- 5.1 充分利用现有制度资源35-38
- 5.1.1 种粮补贴与保护性耕作种植补偿的耦合35-36
- 5.1.2 农资综合补贴与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的耦合36-37
- 5.1.3 良种补贴与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的耦合37
- 5.1.4 农机补贴与保护性耕作机具补偿的耦合37-38
- 5.2 完善补偿基金制度38-39
- 5.2.1 整合基金补偿法律法规38-39
- 5.2.2 拓宽基金补偿资金来源渠道39
- 5.2.3 加强基金使用监督管理39
- 5.3 探索碳汇补偿机制39-41
- 5.3.1 碳汇交易补偿制度40
- 5.3.2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碳汇交易补偿制度的内容40-41
- 5.4 推进合约补偿制度41-43
- 5.4.1 合约补偿制度的优越性42
- 5.4.2 合约补偿制度的内容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李平;高原;;发达国家生态效益补偿经验借鉴[J];环境保护;2011年04期
3 徐丽媛;;流域生态效益补偿与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0年07期
4 黄颖;霍敬裕;;政府主导的生态效益补偿研究[J];环境保护;2011年13期
5 康建辉;毛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商业时代;2007年35期
6 冯达;郑云玉;温亚利;;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需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9期
7 常丽霞;吕志祥;陈海啸;;生态效益补偿的法理辨析——基于生态综合管理的研究进路[J];农村经济;2011年09期
8 ;苏州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J];林业与生态;2010年09期
9 杨莉菲;郝春旭;温亚利;王昌海;;世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模式[J];世界林业研究;2010年03期
10 蒋国海;;重庆市将在年内推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J];纸和造纸;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怡圃;;有关我国生态效益补偿立法的探讨[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陶燕格;刘艳华;王磊;宋乃平;;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润昊;;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片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窦玉珍;冯琳;;美洲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李怀钦;;关于濮阳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曾华锋;项卫东;祁大化;;基于生态效益补偿创新的生态会计核算模式构建——以江苏溧阳龙潭林场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爱;曾炜;;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探悉[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8 吴志文;;西部大开发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吴志文;杨淑军;;CDM机制对中国林业发展和生态效益补偿的启示[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10 唐军;;白龙江迭部国有林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景君 记者 贾红路;国家进行退耕还湿生态效益补偿[N];黑龙江日报;2014年
2 章轲;生态效益补偿仍处探索阶段[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邹渠;“森林补偿是政府的责任”[N];四川日报;2007年
4 记者 高琳;致公党中央呼吁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李涛 黎明;粤将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N];广东科技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叶珊 通讯员 张尚坤 实习生 谢耀禧;“生态效益补偿”成就“东莞第一峰”[N];东莞日报;2013年
7 李开政;生态效益补偿金为“美丽大姚”添彩[N];楚雄日报(汉);2013年
8 孙永刚 记者 牟景君;黑龙江垦区自设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助力林业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侯天智 杨华周;雷公山生态效益补偿80万元[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木松 李雷;灌南获生态效益补偿基金42万[N];连云港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奥京;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高琪;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孟璐;矿区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彭丽娟;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研;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陆维研;中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贺畅;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效益补偿的立法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9 孙树才;生态效益补偿立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艳慧;我国西北地区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保护性耕作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5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