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水样中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04:41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采用气体进样,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分析过程中不需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对分析人员和环境危害小,对柱子污染少,谱图分离度好,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的分析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药成分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有机溶剂残留检测等领域。本文研究并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8种苯系物和5种挥发性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对样品采集与保存、吹扫时间、色谱柱的选择、色谱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与优化并获得了最佳条件。检测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8种苯系物的方法色谱条件为:CP-WAX52CB色谱柱(30m×0.25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C;载气为高纯度N2(99.999%),载气流速1.0mL/min,H2流量3OmL/min,尾吹流量30 mL/min,空气流量300 mL/min,分流比20: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5m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40℃,保持3min。检测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色谱条件为:CP-Sil8CB色谱柱(30m×0....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AT
缩略语 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吹扫捕集技术的发展
1.1 吹扫捕集技术的概念
1.2 吹扫捕集技术的提出
1.3 吹扫捕集仪
1.4 吹扫捕集技术的优点
1.5 吹扫捕集技术的缺点
1.6 吹扫捕集技术与其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2 水中苯系物的和挥发性卤代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1 液-液萃取和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
2.2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2.3 多种技术的联合运用
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标准品和试剂
2 供试样品
3 试验方法
3.1 校准曲线的绘制
3.2 样品采集与保存
第三章 分析条件的优化
1 气相色谱仪器条件的优化
1.1 色谱柱的选择
1.2 色谱柱温度
1.3 载气的选择及流量
1.4 进样模式的选择
2 吹扫捕集条件的优化
2.1 吹扫气体
2.2 捕集阱的选择
2.3 吹扫流速的选择
2.4 吹扫时间的选择
2.5 吹扫温度
2.6 捕集温度
2.7 解吸温度
2.8 解吸时间
2.9 烘焙条件
3 方法评价
3.1 校准曲线及检出限
3.2 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3.4 方法的实际应用
3.5 试验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对比
3.6 结果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4021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CAT
缩略语 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吹扫捕集技术的发展
1.1 吹扫捕集技术的概念
1.2 吹扫捕集技术的提出
1.3 吹扫捕集仪
1.4 吹扫捕集技术的优点
1.5 吹扫捕集技术的缺点
1.6 吹扫捕集技术与其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2 水中苯系物的和挥发性卤代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1 液-液萃取和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
2.2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2.3 多种技术的联合运用
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标准品和试剂
2 供试样品
3 试验方法
3.1 校准曲线的绘制
3.2 样品采集与保存
第三章 分析条件的优化
1 气相色谱仪器条件的优化
1.1 色谱柱的选择
1.2 色谱柱温度
1.3 载气的选择及流量
1.4 进样模式的选择
2 吹扫捕集条件的优化
2.1 吹扫气体
2.2 捕集阱的选择
2.3 吹扫流速的选择
2.4 吹扫时间的选择
2.5 吹扫温度
2.6 捕集温度
2.7 解吸温度
2.8 解吸时间
2.9 烘焙条件
3 方法评价
3.1 校准曲线及检出限
3.2 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3.4 方法的实际应用
3.5 试验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对比
3.6 结果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4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7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