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氟喹诺酮类污染物对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机理及其检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05:30
  氟喹诺酮药物是一类重要的人工合成抗生素。自上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已逐步成为人类和兽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线药物。然而,氟喹诺酮药物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它们持续不断的流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形成积累,成为一类广受关注的环境微污染物。氟喹诺酮类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的表观和潜在的危害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完善的氟喹诺酮类污染物环境毒理学评价体系和简便、灵敏的氟喹诺酮类污染物检测方法对阐明氟喹诺酮类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进一步准确评估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两种抗氧化酶,它们在消除生物体内活性氧、维持生物体氧化-还原平衡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细胞凋亡、衰老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氟喹诺酮类污染物对这两种抗氧化酶的毒性效应和毒性机理是全面评价其环境风险的重要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具有信号放大功能的酶促反应建立起来的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品容量大、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不仅已成为环境中(水、土壤、食...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氟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2 环境中的氟喹诺酮
        2.1 环境中氟喹诺酮污染物的的来源
        2.2 水环境中的氟喹诺酮污染物
        2.3 土壤环境中的氟喹诺酮污染物
        2.4 氟喹诺酮污染物在动植物体内的蓄积
    3 氟喹诺酮污染物的毒性效应
        3.1 氟喹诺酮类污染物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
        3.2 氟喹诺酮类污染物对动植物的毒性效应
        3.3 氟喹诺酮类污染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4 氟喹诺酮类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4.1 微生物法
        4.2 色谱法
        4.3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5 氟喹诺酮污染物环境效应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6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6.3 论文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沙拉沙星对过氧化氢酶和Cu/ZnSOD毒性机理的研究
    第一节 沙拉沙星对过氧化氢酶潜在毒性机理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2.2 仪器及实验步骤
        3 结果和讨论
            3.1 沙拉沙星对过氧化氢酶构象的影响
            3.2 过氧化氢酶与沙拉沙星结合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3.3 计算机模拟研究
            3.4 沙拉沙星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 结论
    第二节 沙拉沙星对Cu/ZnSOD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2.2 仪器及实验步骤
        3 结果和讨论
            3.1 Cu/ZnSOD结构变化的研究
            3.2 沙拉沙星与Cu/ZnSOD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性
            3.3 沙拉沙星对Cu/ZnSOD活性的影响
            3.4 分子模拟研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洛美沙星和Cu2+对两种抗氧化酶的联合毒性机理研究
    第一节 洛美沙星在Cu2+存在下对过氧化氢酶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2.2 仪器
        3 结果和讨论
            3.1 热力学研究
            3.2 光谱法研究CAT的构象变化
            3.3 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分析
            3.4 计算机模拟研究
        4 结论
    第二节 LOME和Cu2+对Cu/ZnSOD的联合毒性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
            2.2 仪器
        3 结果和讨论
            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
            3.2 圆二色谱研究
            3.3 时间分辨荧光研究
            3.4 LOME和Cu2+对Cu/ZnSOD催化活性的影响
            3.5 计算机模拟研究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达氟沙星和洛美沙星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及耗材
        2.3 缓冲溶液的配制
        2.4 包被抗原的合成
        2.5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实验方法
        2.6 交叉率的测定
        2.7 样品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测试条件的优化
        3.2 方法的特异性
        3.3 牛奶中添加达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回收率的测定
    4 新建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果、创新点及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表



本文编号:3786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86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