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6 06:20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已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沙尘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采用GPS定位的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被覆盖度、土壤等指标进行了动态观测,并在中科院兰州寒旱所进行了风洞实验。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构建了土壤风蚀量与植被覆盖率、风蚀气候因子指数与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从而从动态的观点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植被防治风蚀的性能及风蚀量与覆盖度的动态关系,这在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该地区的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 该地区具有发生风蚀的潜在气候与土壤条件。风蚀气候侵蚀力与植被覆盖率及土壤含水量等的变化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性是该地区风蚀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 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在时间上的变异是相当大的。其中作物与一年生牧草为季节性覆盖,覆盖度的月动态变化表现为作物>一年生牧草;灌木、多年生牧草与林木则全年覆盖着地面,覆盖度的月动态变化表现为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 ◆ 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土壤潜在风蚀量动态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为灌木<多...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蚀影响因子及防治措施研究概况
        1.2.2 恢复生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与测定项目
第二章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现状分析
    2.1 农牧交错带简述
        2.1.1 农牧交错带的含义
        2.1.2 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2.1.3 农牧交错带的界定
        2.1.4 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环境特征
        2.1.5 农牧交错带的研究进展
        2.1.6 研究区概况
    2.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基于自然系统的现状分析
        2.2.1 大气环境的变化
        2.2.2 生物资源
        2.2.3 水资源
        2.2.4 生态环境的变化
    2.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基于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分析
        2.3.1 人口的变化
        2.3.2 资源与经济状况的变化
        2.3.3 社会文化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2.3.4 交通与通讯设施的发展
    2.4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贫困落后与生态退化的症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2.4.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 植被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3.1 植被的时空变化
        3.1.1 植被防治土壤风蚀的作用机制与观测方法
        3.1.2 时空植被覆盖度的概念
        3.1.3 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3.1.4 植被生物量的变化
    3.2 土壤风蚀量的时空变化
        3.2.1 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风蚀的影响
        3.2.2 土壤风蚀方程
        3.2.3 土壤潜在风蚀量的动态变化
        3.2.4 土壤潜在风蚀量与时空覆盖度的动态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理化特性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4.1 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
    4.2 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化
    4.3 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
        4.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4.3.2 土壤剖面(深度)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4.3.3 坡向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4 土壤容重的时空变化
    4.5 风洞实验
        4.5.1 风速和土壤风蚀率(风蚀强度)的关系
        4.5.2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风蚀临界启动风速与风蚀速率分析
    4.6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5.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应遵循的最基本的生态学原理
        5.1.1 生态演替规律
        5.1.2 生态适应性与适宜性原理
        5.1.3 生态位(多样性)原理
        5.1.4 生物间及其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原理
        5.1.5 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5.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
        5.2.1 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划分
        5.2.2 加强地方政府总体规划
        5.2.3 优先保护天然植被,以修复和重建为辅的原则
        5.2.4 适度利用的原则
        5.2.5 始终把维护当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5.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
        5.3.1 调整产业结构
        5.3.2 发展生态旅游业
        5.3.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与人才的流入
    5.4 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5.4.1 草地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对策与关键技术
        5.4.2 退耕地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对策与关键技术
        5.4.3 农田防治风蚀沙化的生物保护篱网的建设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植被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6.1.2 土壤理化特性的时空变化及防风蚀作用
        6.1.3 防治风蚀沙化的主要恢复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6.2 建议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79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9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