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生态环境论文 >

改性聚乙烯醇(PVA)-硼酸包埋硝化反硝化菌脱氮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6 15:08
  本文通过筛选高效脱氮菌,构建高效脱氮菌群;通过对制备的改性固定化微生物的载体材料的形貌及性能特征,选择合适的改性载体材料;采用聚乙烯醇-硼酸包埋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性能参数,建立氨氮降解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在生物反应器中模拟固定化微生物脱氮过程,进一步分析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性能,为固定化微生物用于污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各一株,命名为YN-1、N-2、DN-2,其中YN-1菌株48h的氨氮去除率为50.47%,生理生化实验,确定YN-1为硝化杆菌科;N-2菌株48h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为36.23%,生理生化实验,确定N-2为硝化杆菌科;DN-2,48h的硝酸盐氮去除率为83.25%,生理生化实验,确定DN-2为假单胞菌属。三种菌株体积比为1:1:1时,脱氮菌群的氨氮去除率最高。经过活性炭和麦秸粉末联合改性的固定化微生物,其弹性系数为163.3N/m,24h后的破碎率为0,膨胀系数为77.7%,重复3次实验后固定化微生物24h的降解率在80%以上,性能指数优于活性炭改性的固定化微生物和...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脱氮工艺技术
        1.2.2 微生物固定方法
        1.2.3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材料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脱氮菌的筛选及其菌群的构建
    2.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培养基配方
        2.1.4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筛选
        2.2.2 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生理生化实验
        2.2.3 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生长曲线测定
        2.2.4 脱氮菌群的构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筛选
        2.3.2 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生理生化实验
        2.3.3 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生长曲线测定
        2.3.4 脱氮菌群的构建
    2.4 小结
第三章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3.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
        3.2.2 固定化微生物形貌结构电镜扫描
        3.2.3 固定化微生物性能测试
        3.2.4 固定化微生物重复利用后的降解性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
        3.3.2 固定化微生物形貌结构电镜扫描
        3.3.3 固定化微生物性能测试
        3.3.4 固定化微生物重复利用后的降解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改性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性能研究
    4.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改性固定化微生物脱氮实验
        4.2.2 单因素实验
        4.2.3 响应面优化分析实验
        4.2.4 降解动力学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因素实验
        4.3.2 响应面优化分析实验
        4.3.3 降解动力学实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反应器模拟改性固定化微生物脱氮研究
    5.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材料
        5.1.4 实验装置
    5.2 实验方法
        5.2.0 改性固定化微生物的活化
        5.2.1 pH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2.2 溶解氧浓度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2.3 C/N值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2.4 温度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2.5 水质指标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H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3.2 溶解氧浓度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3.3 C/N值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3.4 温度对氮素去除的影响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1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91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