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细菌对球形棕囊藻溶藻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20:06
近年来赤潮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沿海地区渔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开展对有害赤潮的防治研究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在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治理赤潮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溶藻细菌作为赤潮防治的新方法和可能微生物,开始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特别关注,并逐渐成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珠海赤潮发生海域筛选、分离到三株溶藻细菌G、Y和W,实验表明其对球形棕囊藻均有显著的溶藻效果。分别对三株溶藻细菌的溶藻作用过程、溶藻前后的藻菌形态变化、溶藻效果与环境因子的影响、溶藻过程中荧光变化、溶藻机理、归趋及其藻际的微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旨在为近海养殖区有害赤潮藻的微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从珠海赤潮发生海域中采集水样,分离出11株细菌,分别与指数生长期的棕囊藻共培养,根据溶藻效果,从中筛选出三株具有显著溶藻作用的细菌G、Y和W。实验结果表明,三株细菌均显示为革兰氏阳性,属于杆菌,形态上明显不同,G细菌多处于分裂状态,Y细菌常为族集状聚合态,W细菌以多个细胞相连的方式存在。三株细菌都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溶藻效果。 2.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藻菌作用时期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溶藻...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赤潮的概述
1.1 赤潮的危害
1.2 我国历年赤潮发生状况
1.3 棕囊藻赤潮
第二节 赤潮防治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物理法
2.2 化学法
2.3 生物法
第三节 溶藻细菌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溶藻细菌的筛选及溶藻过程中细菌和藻的形态变化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图的制作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细菌的生长曲线
2.2 溶藻细菌的初步鉴定
2.3 原子力显微镜对溶藻细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2.4 细菌对藻细胞的溶藻作用
2.5 溶藻细菌色素分析
2.6 溶藻细菌的荧光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盐度、光照、藻密度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方法
1.1 实验方法
1.2 溶藻率的计算
第二节 盐度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第三节 光照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第四节 藻密度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4.1 溶藻细菌对生长初期棕囊藻的作用
4.2 溶藻细菌对指数生长期棕囊藻的作用
4.3 对比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细菌溶藻过程中藻的生理特性分析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细菌溶藻过程的荧光分析研究
1.2 细菌溶藻过程的藻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1.3 细菌溶藻过程的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研究
第二节 细菌溶藻作用的荧光分析研究
第三节 细菌溶藻过程的藻细胞生理学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藻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机理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和方法
第二节 PI染色检测细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作用机理
2.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简单原理
2.2 PI染色
2.3 凋亡藻细胞的形态分析
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藻细胞碎片的三维结构的观察
2.5 溶藻细菌诱导藻细胞快速凋亡模型
第三节 PI/AO双染色检测细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作用机理
3.1 PI/AO双重染色
3.2 凋亡细胞的核物质的不对称分裂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溶藻细菌在水体中的归趋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1.3 胞外酶活性计算
第二节 细菌溶藻过程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第三节 溶藻细菌在水体中的归趋探讨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98321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赤潮的概述
1.1 赤潮的危害
1.2 我国历年赤潮发生状况
1.3 棕囊藻赤潮
第二节 赤潮防治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物理法
2.2 化学法
2.3 生物法
第三节 溶藻细菌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溶藻细菌的筛选及溶藻过程中细菌和藻的形态变化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图的制作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细菌的生长曲线
2.2 溶藻细菌的初步鉴定
2.3 原子力显微镜对溶藻细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2.4 细菌对藻细胞的溶藻作用
2.5 溶藻细菌色素分析
2.6 溶藻细菌的荧光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盐度、光照、藻密度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方法
1.1 实验方法
1.2 溶藻率的计算
第二节 盐度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第三节 光照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第四节 藻密度对细菌溶藻作用的影响
4.1 溶藻细菌对生长初期棕囊藻的作用
4.2 溶藻细菌对指数生长期棕囊藻的作用
4.3 对比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细菌溶藻过程中藻的生理特性分析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细菌溶藻过程的荧光分析研究
1.2 细菌溶藻过程的藻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1.3 细菌溶藻过程的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研究
第二节 细菌溶藻作用的荧光分析研究
第三节 细菌溶藻过程的藻细胞生理学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藻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机理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和方法
第二节 PI染色检测细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作用机理
2.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简单原理
2.2 PI染色
2.3 凋亡藻细胞的形态分析
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藻细胞碎片的三维结构的观察
2.5 溶藻细菌诱导藻细胞快速凋亡模型
第三节 PI/AO双染色检测细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作用机理
3.1 PI/AO双重染色
3.2 凋亡细胞的核物质的不对称分裂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溶藻细菌在水体中的归趋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1.3 胞外酶活性计算
第二节 细菌溶藻过程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第三节 溶藻细菌在水体中的归趋探讨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98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9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