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及其消除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3 09:07
针对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水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硝化严重抑制现象,本文以氰化物和硫脲为例,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特性;进而提出一种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对硝化抑制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中,考察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丙烯腈、丙烯酸、乙腈与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最强。采用摇瓶试验测定氰化物对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硝化的半抑制浓度为0.224 mg CN-·gVSS-1。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是可以恢复的:当氰化物被降解后,抑制作用消失。为了消除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本文采用SBR反应器,通过培养氰降解菌,强化氰化物的降解能力,从而有效消除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从培养后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四种以氰化物为碳源和氮源的氰降解菌,在SEM下均呈短杆状,经DNA鉴定分别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微细菌属(Microbacteriumsp.)、迪茨氏菌属(Dietziasp.)和根瘤菌属(Rhizobium sp.)。硫脲对生物硝化同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生物硝化过程
2.1.1 氨氧化过程
2.1.2 亚硝酸盐氧化过程
2.2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
2.2.1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
2.2.2 硝化抑制率的测定方法
2.2.3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机理
2.3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
2.3.1 氰化物的生物处理
2.3.2 硫脲的生物处理
2.3.3 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
2.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3章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SBR反应器
3.2.2 氰化物对硝化抑制浓度的测定
3.2.3 氰化物对硝化抑制可恢复性的测定
3.2.4 其它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丙烯腈、丙烯酸、乙腈与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作用的比较
3.3.2 氰化物对硝化的半抑制浓度
3.3.3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作用的可恢复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碳源对氰化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4.2.2 氰降解菌的培养
4.2.3 氰降解菌的分离
4.2.4 氰降解菌的鉴定
4.2.5 其它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源对氰化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4.3.2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
4.3.3 氰降解菌群对氰化物降解能力的强化
4.3.4 以氰化物为碳源和氮源的氰降解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抑制及其消除方法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
5.2.2 硫脲对硝化抑制浓度的测定
5.2.3 H2O2预处理+生物法处理含硫脲人工配水中的初始pH
5.2.4 H2O2预处理+生物法处理含硫脲人工配水
5.2.5 生物法直接处理含硫脲废水
5.2.6 硫脲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
5.2.7 硫脲的分析方法
5.2.8 其它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恢复性
5.3.2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半抑制浓度
5.3.3 “H2O2预处理+生物法”对硫脲抑制作用的消除
5.3.4 “直接生物法”对硫脲抑制作用的消除
5.3.5 以硫脲为碳源和氮源的硫脲降解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有毒有害物质对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的应用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
6.2.2 稳定运行阶段污染物在系统中的降解
6.2.3 稳定运行阶段污泥对氰化物的降解试验
6.2.4 稳定运行阶段污泥的生物相分析
6.2.5 其它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启动阶段硝化的抑制现象
6.3.2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硝化抑制的消除以及稳定运行
6.3.3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稳定运行阶段污泥性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本文编号:3799424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生物硝化过程
2.1.1 氨氧化过程
2.1.2 亚硝酸盐氧化过程
2.2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
2.2.1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
2.2.2 硝化抑制率的测定方法
2.2.3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的抑制机理
2.3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
2.3.1 氰化物的生物处理
2.3.2 硫脲的生物处理
2.3.3 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
2.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3章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SBR反应器
3.2.2 氰化物对硝化抑制浓度的测定
3.2.3 氰化物对硝化抑制可恢复性的测定
3.2.4 其它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丙烯腈、丙烯酸、乙腈与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作用的比较
3.3.2 氰化物对硝化的半抑制浓度
3.3.3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作用的可恢复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碳源对氰化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4.2.2 氰降解菌的培养
4.2.3 氰降解菌的分离
4.2.4 氰降解菌的鉴定
4.2.5 其它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源对氰化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4.3.2 氰化物对生物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
4.3.3 氰降解菌群对氰化物降解能力的强化
4.3.4 以氰化物为碳源和氮源的氰降解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抑制及其消除方法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
5.2.2 硫脲对硝化抑制浓度的测定
5.2.3 H2O2预处理+生物法处理含硫脲人工配水中的初始pH
5.2.4 H2O2预处理+生物法处理含硫脲人工配水
5.2.5 生物法直接处理含硫脲废水
5.2.6 硫脲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
5.2.7 硫脲的分析方法
5.2.8 其它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恢复性
5.3.2 硫脲对生物硝化的半抑制浓度
5.3.3 “H2O2预处理+生物法”对硫脲抑制作用的消除
5.3.4 “直接生物法”对硫脲抑制作用的消除
5.3.5 以硫脲为碳源和氮源的硫脲降解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有毒有害物质对硝化抑制的消除方法的应用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
6.2.2 稳定运行阶段污染物在系统中的降解
6.2.3 稳定运行阶段污泥对氰化物的降解试验
6.2.4 稳定运行阶段污泥的生物相分析
6.2.5 其它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启动阶段硝化的抑制现象
6.3.2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硝化抑制的消除以及稳定运行
6.3.3 丙烯腈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装置稳定运行阶段污泥性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本文编号:3799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994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