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11:02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打破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生态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有利武器。本文对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呼和浩特市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呼和浩特市的生态城市发展过程和建设现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为带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与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生态学理论、城市生态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为本文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论文介绍了城市、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认为解决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可行办法就是建设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就要研究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律,本文按照城市对环境的影响将城市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利用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和Logistic方程对城市及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承载力状态下城市的发展曲线,提出了城市向生态城市发展的14种演化模式。通过引力模型的引入来说明生态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态引力,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来源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来源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生态城市国外研究动态
1.3.2 生态城市国内研究动态
1.3.3 生态城市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主要内容
1.4.3 论文研究框架
1.4.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学理论
2.1.1 生态学概念
2.1.2 生态学的协调稳定规律与环境资源有效极限定律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生态学的限制因子理论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2.2.1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2.2.2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2.3.1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
2.3.2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2.3.3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2.4 系统理论
2.4.1 系统概念的形成
2.4.2 系统的定义
2.4.3 系统的特性
2.4.4 系统的形态和性质
2.4.5 现代系统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5.2 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
2.5.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5.4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
2.6 循环经济理论
2.6.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
2.6.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2.6.3 循环经济的原则
2.6.4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2.6.5 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研究
3.1 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
3.1.1 城市的含义
3.1.2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3.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涵义
3.2.1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3.2.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3.3 城市发展的调控机制
3.3.1 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作用机理
3.3.2 城市发展的生态可承载基本规律
3.3.3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调控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4.1 生态城市相关概念
4.1.1 生态城市的定义
4.1.2 生态城市的内涵
4.1.3 生态城市的特征
4.1.4 生态城市的基本功能
4.1.5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4.2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4.2.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划分
4.2.2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4.3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发展分析
4.3.1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的发展演化模式
4.3.2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发展的调控机制
4.3.3 生态城市发展的调控方式
4.3.4 生态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几种过渡城市模式
4.4 大生态城市发展路径
4.4.1 生态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4.4.2 生态城市发展的引力模型
4.4.3 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
4.4.4 大生态城市发展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 生态城市评价的哲学基础
5.1.1 生态城市评价的认识论
5.1.2 生态城市评价的本体论
5.2 生态城市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
5.2.1 生态城市评价模型概述
5.2.2 生态城市评价方法概述
5.3 国内外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3.1 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
5.3.2 国内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
5.3.3 国内外生态城市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特点及不足
5.4 基于大生态城市发展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4.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4.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大生态城市发展模型
5.4.3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5.4.4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评价
6.1 生态城市评价的城市选择
6.1.1 生态城市评价的城市选取原则
6.1.2 生态城市评价具体城市确定
6.2 呼和浩特市概况
6.2.1 自然地理状况
6.2.2 社会发展状况
6.2.3 生态建设状况
6.3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评价
6.3.1 呼和浩特市相关数据收集与整理
6.3.2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6.3.3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评价
6.3.4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现状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7.1 呼和浩特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7.1.1 城市社会经济结构
7.1.2 呼和浩特市发展现状
7.1.3 呼和浩特城市发展阶段确定
7.2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7.2.1 生态承载力限制
7.2.2 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环境保护政策缺乏
7.2.3 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7.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3.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3.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3.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7.4 呼和浩特大生态城市发展思路
7.4.1 呼和浩特大生态城市发展选择
7.4.2 呼包鄂大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7.4.3 呼和浩特生态现代化发展之路
7.5 呼和浩特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议与对策
7.5.1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
7.5.2 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
7.5.3 实行政府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7.5.4 普及大众型生态环境知识
7.5.5 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投入
7.5.6 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
7.5.7 合理规划城乡人居环境
7.5.8 发展适度合理的生态旅游业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渎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本文编号:3799584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来源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来源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生态城市国外研究动态
1.3.2 生态城市国内研究动态
1.3.3 生态城市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主要内容
1.4.3 论文研究框架
1.4.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学理论
2.1.1 生态学概念
2.1.2 生态学的协调稳定规律与环境资源有效极限定律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生态学的限制因子理论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
2.2.1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2.2.2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2.3.1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
2.3.2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2.3.3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
2.4 系统理论
2.4.1 系统概念的形成
2.4.2 系统的定义
2.4.3 系统的特性
2.4.4 系统的形态和性质
2.4.5 现代系统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5.2 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
2.5.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5.4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
2.6 循环经济理论
2.6.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
2.6.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2.6.3 循环经济的原则
2.6.4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2.6.5 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研究
3.1 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
3.1.1 城市的含义
3.1.2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3.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涵义
3.2.1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3.2.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3.3 城市发展的调控机制
3.3.1 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作用机理
3.3.2 城市发展的生态可承载基本规律
3.3.3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调控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4.1 生态城市相关概念
4.1.1 生态城市的定义
4.1.2 生态城市的内涵
4.1.3 生态城市的特征
4.1.4 生态城市的基本功能
4.1.5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4.2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4.2.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划分
4.2.2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4.3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发展分析
4.3.1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的发展演化模式
4.3.2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发展的调控机制
4.3.3 生态城市发展的调控方式
4.3.4 生态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几种过渡城市模式
4.4 大生态城市发展路径
4.4.1 生态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4.4.2 生态城市发展的引力模型
4.4.3 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
4.4.4 大生态城市发展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 生态城市评价的哲学基础
5.1.1 生态城市评价的认识论
5.1.2 生态城市评价的本体论
5.2 生态城市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
5.2.1 生态城市评价模型概述
5.2.2 生态城市评价方法概述
5.3 国内外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3.1 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
5.3.2 国内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
5.3.3 国内外生态城市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特点及不足
5.4 基于大生态城市发展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4.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4.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大生态城市发展模型
5.4.3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5.4.4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评价
6.1 生态城市评价的城市选择
6.1.1 生态城市评价的城市选取原则
6.1.2 生态城市评价具体城市确定
6.2 呼和浩特市概况
6.2.1 自然地理状况
6.2.2 社会发展状况
6.2.3 生态建设状况
6.3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评价
6.3.1 呼和浩特市相关数据收集与整理
6.3.2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6.3.3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评价
6.3.4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现状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7.1 呼和浩特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7.1.1 城市社会经济结构
7.1.2 呼和浩特市发展现状
7.1.3 呼和浩特城市发展阶段确定
7.2 呼和浩特生态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7.2.1 生态承载力限制
7.2.2 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环境保护政策缺乏
7.2.3 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7.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3.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3.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7.3.3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7.4 呼和浩特大生态城市发展思路
7.4.1 呼和浩特大生态城市发展选择
7.4.2 呼包鄂大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7.4.3 呼和浩特生态现代化发展之路
7.5 呼和浩特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议与对策
7.5.1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
7.5.2 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
7.5.3 实行政府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7.5.4 普及大众型生态环境知识
7.5.5 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投入
7.5.6 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
7.5.7 合理规划城乡人居环境
7.5.8 发展适度合理的生态旅游业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渎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本文编号:3799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7995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