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痕量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27 21:54
重金属排放到环境中对水、土壤质量、水生物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此外,金属离子不能像有机污染物那样生物降解,这些存在于环境中的金属离子被生物体摄取并聚集在生物体内,就成为了一个公共健康问题。由于基质的干扰以及这些离子的浓度非常低,利用现代光谱分析技术通常不能直接测定。因此,在测定前需要一个分离预富集步骤。 现在,固相萃取(SPE)由于它具有回收率高、萃取时间短、富集因子高、成本低、相对液-液萃取来说有机试剂消耗少的优点,已成为环境样品预处理的一个普遍的技术。在SPE过程中,合适吸附剂的选择是取得高回收率和高富集因子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本论文合成了几种新型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环境样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新型吸附剂1-(2-甲氨乙基)-3-苯脲修饰的活性炭被合成并用于水样中Cr(Ⅲ)、Cu(Ⅱ)、Fe(Ⅲ)和Pb(11)的预富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进行检测。实验表明最佳的富集酸度为pH4, Cr(Ⅲ)、Cu(Ⅱ)、Fe(Ⅲ)和Pb(Ⅱ)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9.8、39.9、77.8及17.3mg g-1。八次平行...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光谱分析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3 分离富集方法介绍
3.1 火试金法
3.2 萃取法
3.3 沉淀法
3.4 浮选法
3.5 泡沫塑料富集法
3.6 离子交换法
3.7 生物藻分离富集
3.8 电解和修饰电极富集
3.9 分子印迹技术
3.10 液膜法
3.11 其他分离富集方法
4 固相萃取及其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4.1 固相萃取的原理
4.2 固相萃取的装置
4.3 固相萃取常用的吸附材料及应用
4.4 固相萃取的发展趋势
5 选题思路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2-甲氨乙基)-3-苯脲修饰的活性炭用于环境样品中Cr(Ⅲ)、Cu(Ⅱ)、Fe(Ⅲ)和Pb(Ⅱ)的富集分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样品准备
2.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2.2.5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酸度的影响
2.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2.3.3 流速的影响
2.3.4 洗脱条件、最大样品体积及富集因子
2.3.5 吸附容量
2.3.6 共存离子的影响
2.3.7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2.3.8 方法的应用
2.3.9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乙-3-(2-氨乙氨)-2-氯丁烯-2-酯修饰的活性炭对Au(Ⅲ)、Pd(Ⅱ)和Pt(Ⅳ)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准备
3.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3.2.5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酸度的影响
3.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3.3.3 洗脱条件的选择
3.3.4 样品流速的影响
3.3.5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
3.3.6 吸附容量
3.3.7 吸附剂稳定性测试
3.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3.3.9 方法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3.3.10 方法的应用
3.3.11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2-氨乙基)-3-苯脲修饰的硅胶用于环境样品中钪的富集分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准备
4.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4.2.5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酸度的影响
4.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4.3.3 流速的影响
4.3.4 最大样品体积、富集因子和洗脱条件
4.3.5 吸附容量
4.3.6 稳定性测试
4.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4.3.8 分析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4.3.9 方法的应用
4.3.10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硫代氨基甲酰)肼基乙酰胺功能化的硅胶用于环境样品中Fe(Ⅲ)和Pb(Ⅱ)的富集分离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样品准备
5.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5.2.5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酸度的影响
5.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5.3.3 流速的影响
5.3.4 最大样品体积、富集因子和洗脱条件
5.3.5 吸附容量
5.3.6 稳定性测试
5.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5.3.8 分析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5.3.9 方法的应用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3-(4-氨基-苯胺)-2-氯-丁基-2-乙酸乙酯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对于痕量Pb(Ⅱ)的富集分离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样品准备
6.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6.2.5 实验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酸度的影响
6.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6.3.3 流速的影响
6.3.4 洗脱条件、最大样品体积及富集因子
6.3.5 吸附容量
6.3.6 共存离子的影响
6.3.7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6.3.8 方法的应用
6.4 结论
参考文献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
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工作
致谢
本文编号:3835404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光谱分析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3 分离富集方法介绍
3.1 火试金法
3.2 萃取法
3.3 沉淀法
3.4 浮选法
3.5 泡沫塑料富集法
3.6 离子交换法
3.7 生物藻分离富集
3.8 电解和修饰电极富集
3.9 分子印迹技术
3.10 液膜法
3.11 其他分离富集方法
4 固相萃取及其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4.1 固相萃取的原理
4.2 固相萃取的装置
4.3 固相萃取常用的吸附材料及应用
4.4 固相萃取的发展趋势
5 选题思路及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1-(2-甲氨乙基)-3-苯脲修饰的活性炭用于环境样品中Cr(Ⅲ)、Cu(Ⅱ)、Fe(Ⅲ)和Pb(Ⅱ)的富集分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样品准备
2.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2.2.5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酸度的影响
2.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2.3.3 流速的影响
2.3.4 洗脱条件、最大样品体积及富集因子
2.3.5 吸附容量
2.3.6 共存离子的影响
2.3.7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2.3.8 方法的应用
2.3.9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乙-3-(2-氨乙氨)-2-氯丁烯-2-酯修饰的活性炭对Au(Ⅲ)、Pd(Ⅱ)和Pt(Ⅳ)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准备
3.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3.2.5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酸度的影响
3.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3.3.3 洗脱条件的选择
3.3.4 样品流速的影响
3.3.5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
3.3.6 吸附容量
3.3.7 吸附剂稳定性测试
3.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3.3.9 方法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3.3.10 方法的应用
3.3.11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2-氨乙基)-3-苯脲修饰的硅胶用于环境样品中钪的富集分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准备
4.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4.2.5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酸度的影响
4.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4.3.3 流速的影响
4.3.4 最大样品体积、富集因子和洗脱条件
4.3.5 吸附容量
4.3.6 稳定性测试
4.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4.3.8 分析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4.3.9 方法的应用
4.3.10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硫代氨基甲酰)肼基乙酰胺功能化的硅胶用于环境样品中Fe(Ⅲ)和Pb(Ⅱ)的富集分离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样品准备
5.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5.2.5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酸度的影响
5.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5.3.3 流速的影响
5.3.4 最大样品体积、富集因子和洗脱条件
5.3.5 吸附容量
5.3.6 稳定性测试
5.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5.3.8 分析的精密度和检出限
5.3.9 方法的应用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3-(4-氨基-苯胺)-2-氯-丁基-2-乙酸乙酯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对于痕量Pb(Ⅱ)的富集分离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样品准备
6.2.4 新型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6.2.5 实验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酸度的影响
6.3.2 震荡时间的影响
6.3.3 流速的影响
6.3.4 洗脱条件、最大样品体积及富集因子
6.3.5 吸附容量
6.3.6 共存离子的影响
6.3.7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6.3.8 方法的应用
6.4 结论
参考文献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
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工作
致谢
本文编号:3835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3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