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微污染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6 14:12
“曝气生物滤池(BAF)+常规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南方地区,水源水中丰富的水生生物,随原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附着在配水滤头上,逐渐致使配水系统堵塞,需要定期清理或更换;另外,汛期水中大量悬浮物进入滤池,并覆盖在生物膜表面,不仅影响溶解氧传质效率,也会增大滤池水头损失,缩短反冲洗周期,频繁反冲洗易造成硝化细菌流失,降低生物氧化降解能力。本试验采用原水先通过混凝沉淀单元去除绝大部分悬浮杂质后,再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物氧化降解。中置曝气生物滤池采用漂浮陶粒滤料,曝气下更易扰动特性,进一步减少对浊度的截留。本试验对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比分析了中置曝气生物滤池与“BAF+常规处理”工艺在汛期的运行效果,为该工艺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指导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待滤水和漂浮陶粒自由扰动特性的缘由,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在自然状态下挂膜较难成功,自然启动6周后氨氮去除率为20%左右;在平均水温为16.7℃时采用接种方式进行挂膜需17天的启动时间。 中置生物滤池滤料会破坏沉淀池出水微絮凝体,影响砂滤池过滤效果,工艺采用增设混...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表水资源及水质现状概况
1.2 微污染水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物质
1.2.1 微污染水水质特点
1.2.2 微污染水中主要污染物质
1.3 针对微污染饮用原水的处理工艺
1.3.1 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1.3.2 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1.4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的应用研究
1.4.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中研究
1.4.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设计
2.1 试验装置
2.1.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及装置参数
2.1.2 “BAF+常规处理工艺”试验工艺流程及装置参数
2.1.3 示范工程工艺流程及装置
2.2 试验原水水质分析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中置曝气生物处理工艺效能优化研究
3.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启动研究
3.1.1 自然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3.1.2 接种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3.2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混凝剂投加优化研究
3.2.1 研究思路
3.2.2 混凝剂投加优化试验研究
3.3 中置 BAF 气水比优化研究
3.3.1 不同气水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3.3.2 在 0.3 和 0.4 气水比下对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研究
3.4 汛期投加高锰酸钾技术研究
3.4.1 汛期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净水分析
3.4.2 高锰酸钾投加位置分析
3.4.3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置 BAF 工艺与“BAF+常规处理”工艺在汛期运行效果对比研究
4.1 净水效果对比分析
4.1.1 中置 BAF 工艺净水效果
4.1.2 BAF+常规工艺净水效果
4.2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情况分析
4.2.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确定
4.2.2 前置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置生物滤池示范工程生产试验效果探究
5.1 氨氮去除效果
5.2 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
5.3 CODMn 去除效果
5.4 锰去除效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851857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表水资源及水质现状概况
1.2 微污染水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物质
1.2.1 微污染水水质特点
1.2.2 微污染水中主要污染物质
1.3 针对微污染饮用原水的处理工艺
1.3.1 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1.3.2 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
1.4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的应用研究
1.4.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中研究
1.4.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给水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设计
2.1 试验装置
2.1.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及装置参数
2.1.2 “BAF+常规处理工艺”试验工艺流程及装置参数
2.1.3 示范工程工艺流程及装置
2.2 试验原水水质分析
2.3 试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中置曝气生物处理工艺效能优化研究
3.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启动研究
3.1.1 自然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3.1.2 接种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3.2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混凝剂投加优化研究
3.2.1 研究思路
3.2.2 混凝剂投加优化试验研究
3.3 中置 BAF 气水比优化研究
3.3.1 不同气水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3.3.2 在 0.3 和 0.4 气水比下对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研究
3.4 汛期投加高锰酸钾技术研究
3.4.1 汛期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净水分析
3.4.2 高锰酸钾投加位置分析
3.4.3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置 BAF 工艺与“BAF+常规处理”工艺在汛期运行效果对比研究
4.1 净水效果对比分析
4.1.1 中置 BAF 工艺净水效果
4.1.2 BAF+常规工艺净水效果
4.2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情况分析
4.2.1 中置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确定
4.2.2 前置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置生物滤池示范工程生产试验效果探究
5.1 氨氮去除效果
5.2 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
5.3 CODMn 去除效果
5.4 锰去除效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851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5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