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中国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7 14:32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我们在品尝胜利果实的同时,也已咽下了胜利果实异化带来的苦涩:环境恶化、生态危机严重威胁我们的生产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在自然领域,人类日益陷入自然生态危机;在社会历史领域,人类又日益陷入社会生态危机。面临这“双重困境”,人类将何去何从?何以走出这“双重困境”?国内外一些学者纷纷将视线转向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上,主张“重读马克思恩格斯”。“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简单地“回到马克思恩格斯”,而是用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批判基础上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当前的“双重困境”。因此,深入研究和全面阐发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使其最大程度地产生时代回响,不仅具有寻幽探胜的理论价值,更具有解危济困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最新成果,尤其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以及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同时,紧密联系作者本人对原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领悟和理解,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典加以深度挖掘,在论文逻辑架构上,既纵向梳理其发展脉络,也横向阐释其思想内...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主要观点的创新
1.4.3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西方生态思想资源
2.1.1 古希腊哲学的生态思想
2.1.2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生态思想
2.1.3 文艺复兴及其后的西方生态思想
2.2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西方生态思想
2.2.1 批判继承黑格尔生态思想
2.2.2 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生态思想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人、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论
3.1.1 人、自然与社会的三大生态要素
3.1.2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3.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生态论阐释
3.2.1 物质变换的人类劳动
3.2.2 自然富源的生态思想
3.2.3 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3.2.4 可持续发展思想
3.3 自然环境问题的生态批判
3.3.1 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3.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根源
3.3.3 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消除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
3.4 倡导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
3.4.1 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地位
3.4.2 自然优先性应当获得人类认可
3.4.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价值的基本目标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历史地位
4.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
4.1.1 批判精神
4.1.2 和谐发展思维
4.1.3 改造世界的实践品质
4.1.4 自由自觉的人本主义情怀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地位
4.2.1 马克思恩格斯奠基了鲜明的科学的生态思想
4.2.2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4.2.3 为解决现实生态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思维引导
4.2.4 有力推进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5.1 江泽民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5.1.1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
5.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5.1.3 界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
5.1.4 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小结
5.2 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5.2.1 科学发展观的最早先声: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观
5.2.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的实践观
5.2.3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现代实践方式
5.2.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当代新形态
5.2.5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本质: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内在统一
5.2.6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律及其生态内涵
小结
5.3 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5.3.1 绿色发展的生产力理念: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5.3.2 绿色发展的经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3.3 绿色发展的福利理念: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5.3.4 绿色发展的动力理念:创新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小结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指导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6.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6.1.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6.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
6.1.4 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6.2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6.2.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6.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成因
6.3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6.3.1 树立绿色文明理念,构建绿色科技支撑体系
6.3.2 创新经济绿色转型政策,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
6.3.3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6.3.4 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绿色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9250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主要观点的创新
1.4.3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西方生态思想资源
2.1.1 古希腊哲学的生态思想
2.1.2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生态思想
2.1.3 文艺复兴及其后的西方生态思想
2.2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西方生态思想
2.2.1 批判继承黑格尔生态思想
2.2.2 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生态思想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人、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论
3.1.1 人、自然与社会的三大生态要素
3.1.2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3.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生态论阐释
3.2.1 物质变换的人类劳动
3.2.2 自然富源的生态思想
3.2.3 自然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3.2.4 可持续发展思想
3.3 自然环境问题的生态批判
3.3.1 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3.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根源
3.3.3 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消除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
3.4 倡导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
3.4.1 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地位
3.4.2 自然优先性应当获得人类认可
3.4.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价值的基本目标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历史地位
4.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
4.1.1 批判精神
4.1.2 和谐发展思维
4.1.3 改造世界的实践品质
4.1.4 自由自觉的人本主义情怀
4.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地位
4.2.1 马克思恩格斯奠基了鲜明的科学的生态思想
4.2.2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4.2.3 为解决现实生态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思维引导
4.2.4 有力推进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5.1 江泽民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5.1.1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
5.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5.1.3 界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
5.1.4 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小结
5.2 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5.2.1 科学发展观的最早先声: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观
5.2.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的实践观
5.2.3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现代实践方式
5.2.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当代新形态
5.2.5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本质: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内在统一
5.2.6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律及其生态内涵
小结
5.3 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5.3.1 绿色发展的生产力理念: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5.3.2 绿色发展的经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3.3 绿色发展的福利理念: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5.3.4 绿色发展的动力理念:创新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小结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指导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6.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6.1.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6.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
6.1.4 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6.2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6.2.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6.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成因
6.3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6.3.1 树立绿色文明理念,构建绿色科技支撑体系
6.3.2 创新经济绿色转型政策,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
6.3.3 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6.3.4 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绿色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79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8792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