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量和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量和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2004—201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碳排放量等相关数据,运用调节效应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等,测量了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量和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并比较了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以上网电价政策为例,进一步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投资政策对碳减排的引导性。结果显示:(1)可再生能源投资对碳排放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通过经济总量和能源效率路径均产生了碳拉动作用;通过结构路径,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量和结构对碳排放分别产生拉动和抑制作用;(2)考虑单一路径时,投资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大,而综合考虑多个路径时,投资总量的碳抑制效应优于投资结构;(3)长期内,可再生能源投资通过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对碳排放的作用受阻,但通过能源结构路径对碳排放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大于系统中的碳拉动作用;(4)通过分析风电产业的标杆电价政策,发现现有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碳减排作用具有引导性。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投资 碳排放 能源结构 能源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价格波动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碳排放效应及间接减排政策研究”(712032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碳总量与强度双重约束下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杠杆比较及协调研究”(16YJAZH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自然资源资本化及对应的市场建设研究”(15ZDB163)
【分类号】:F426.2;X24
【正文快照】: 当前经济条件下,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而从生产性角度讲,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很多,如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1][2]。这其中,结构和技术是最主要的减排路径。由于能源强度的降低对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尤显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将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技术示范工程[J];化工进展;2001年01期
2 任东明,曹静;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3 ;可再生能源融资及清洁发展机制研讨会在京召开[J];森林与人类;2003年03期
4 ;我国可再生能源状况[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夏;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J];求是;2004年08期
6 孙海燕;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首届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综述[J];建设科技;2004年Z2期
7 孙海燕;立法保障可再生能源[J];建设科技;2004年Z2期
8 王璇;可再生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J];国际化工信息;2005年11期
9 周凤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德国:可再生能源重拳出击[J];中国环保产业;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岛市可再生能源协会成立[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赵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4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宿政办发[2009]184号)[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5 周凤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桧;钟挺;郑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常见利用形式分析[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俞善庆;;上海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连璞;曹海霞;;完善政策体系 助推山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洪磊;贾峰;吴克;;德国可再生能源现状及其配套法规建设[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启动[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忆;部分国家和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徐清军;英国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胡锦涛主席给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致辞[N];人民日报;2005年
4 雅俊;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尚需解决一些问题[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5 张楠;财税政策如何助推可再生能源[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董克伟;发展可再生能源避免唱“独角戏”[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钱敏;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化工企业商机何在[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田春 李月;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刘纯银;科学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记者 刘荣慧;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关政策细则有待完善[N];中国建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胡丽霞;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璐;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影响的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陈军;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黄s
本文编号:391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9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