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6类退耕植被生态系统碳汇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1 19:19
针对评价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需求,本文以宁南黄土丘陵区隆德县为对象,在退耕还林实施区,选择11年生华北落叶松和10年生山杏乔木林、8年生的沙棘、柠条、山毛桃灌木林和10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设置样地,测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并取0-100cm土层土样,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含量,研究六种植被生态系统植被有机体、土壤、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估算隆德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碳储量,旨在为科学评估退耕还林还草效益和为区域碳汇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植被类型的各器官的碳密度及其分配不相同,山杏人工林各植物器官碳密度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落叶松人工林各植被器官碳密度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三种灌木人工林各器官碳密度分配规律为:枝>根>叶,苜蓿人工草地各器官碳密度分配规律为:根>叶。 2、在0-100cm土层,六类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0a山杏林地(7.96±0.25gC/kg)>11a落叶松林地(6....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有机碳储量计量方法
1.3.2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1.3.3 森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时间
2.3.2 样地设置
2.3.3 样品采集
2.3.4 生物量测定
2.3.5 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
2.3.6 指标计算方法
3 六类退耕植被的植被层碳密度及其分布
3.1 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
3.2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碳含量
3.3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
3.4 讨论
3.4.1 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
3.4.2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的碳含量
3.4.3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的碳密度
3.5 小结
4 六类退耕植被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配
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特征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1.2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特征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配
4.2.1 土壤有机碳密度
4.2.2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剖面特征
4.3 讨论
4.3.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3.2 土壤有机碳密度
4.4 小结
5 六类植被生态系统碳密度及退耕还林总碳储量
5.1 乔木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2 灌木和草本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3 退耕还林工程总碳储量
5.4 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经济效益
5.5 讨论
5.5.1 乔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5.2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5.3 退耕还林的碳汇经济价值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925999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有机碳储量计量方法
1.3.2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1.3.3 森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时间
2.3.2 样地设置
2.3.3 样品采集
2.3.4 生物量测定
2.3.5 样品有机碳含量测定
2.3.6 指标计算方法
3 六类退耕植被的植被层碳密度及其分布
3.1 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
3.2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碳含量
3.3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
3.4 讨论
3.4.1 不同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
3.4.2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的碳含量
3.4.3 不同植被类型各器官的碳密度
3.5 小结
4 六类退耕植被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配
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特征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1.2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特征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配
4.2.1 土壤有机碳密度
4.2.2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剖面特征
4.3 讨论
4.3.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3.2 土壤有机碳密度
4.4 小结
5 六类植被生态系统碳密度及退耕还林总碳储量
5.1 乔木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2 灌木和草本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3 退耕还林工程总碳储量
5.4 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经济效益
5.5 讨论
5.5.1 乔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5.2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5.3 退耕还林的碳汇经济价值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925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92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