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岸区域典型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酸雨的化学特征
本文关键词:青岛近岸区域典型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酸雨的化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酸雨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青岛及其近岸区域酸雨的研究对揭示典型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酸雨形成机理具有典型的示范性.本文从酸雨的现状及变化、酸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雨水中致酸/碱性成分的来源入手,系统总结了青岛近岸区域酸雨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青岛近岸区域自1981年以来酸雨状况有所减轻,但2006年以来又有加重的趋势,并由"硫酸型"酸雨向"硫-硝混合型"酸雨转变.局地人为源SO2和NOx的排放、区域外污染物的输送以及海上浮游生物释放的二甲基硫(DMS)是该地区大气致酸物质的3条重要输入途径.大气中致酸成分前体物的浓度和排放强度、气溶胶中酸化缓冲/碱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是该区域酸雨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人为源和地壳源分别是大气中致酸成分和碱性成分的主要来源,海盐源硫酸盐气溶胶会对降水酸性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今后的研究应特别重视:(1)降水p H的动态变化及与大气颗粒物的相互作用;(2)低分子有机弱酸、重金属及与污染有机物的复合污染作用机制对酸雨的影响;(3)优化酸沉降模型,精确量化解析不同来源对雨水酸性成分的贡献;(4)雾、露、霜等其它形式的酸沉降及沉降通量.深入研究青岛近岸区域酸雨的地球化学特征,不但有助于加深对海陆人为交互作用下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气污染与酸沉降形成机理及其生态效应的认识,还可为科学制定酸雨防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酸雨 pH值 酸性组分 碱性组分 人类活动 青岛近岸区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901,2015CB452902)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鳌山卓越科学家人才专项(2015ASTP-OS13) 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U1406403)资助~~
【分类号】:X517
【正文快照】: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973 Program)(2015CB452901,2015CB452902),the AoshanTalents Program Supported by Qingdao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ASTP-OS13),the Joint Fund of Nation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武瑶;徐志方;;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13年06期
2 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孙新章;韩梅;;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3 王文兴;许鹏举;;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Z1期
4 亓靓;宋传真;董君;;青岛市“十五”期间酸雨特征及成因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8期
5 刘宝章,李金龙,王敬云,李海;青岛地区边界层特征及酸雨成因[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6 王文兴,丁国安;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2期
7 王文兴;中国酸雨成因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东;任杰;陈娟;刘小莲;徐刚;吴明红;杜平;;酸雨淋溶条件下赤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及其潜在危害[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2 范卉;于洋;;吉林省酸雨频发城市空间分布特点[J];科技展望;2017年01期
3 廖雪菊;刘甜;韦宜慧;易弘韬;莫美颖;莫日彬;杨梅;;模拟酸雨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6年04期
4 杨陈;;酸雨对棉织物的性能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6年04期
5 沈志舒;刘春翔;王建;柯睿;向开榜;程鹏;;线路绝缘子表面积污物源分布特性[J];电瓷避雷器;2016年06期
6 唐玲;李倩中;李淑顺;闻婧;;模拟秋季酸雨对三角枫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6年12期
7 朱利先;赵慧琴;;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6年34期
8 邱小香;;陕西省渭南市大气降水分析与评价(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11期
9 王亚林;易睿;;扬州市酸雨污染特征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34期
10 魏宸;黄虹;邹长伟;周熠;;南昌市新城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与主要成分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 and O isotopes and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of nitrate deposits in the Turpan-Hami Basin,Xinjiang,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02期
2 肖红伟;肖化云;龙爱民;王燕丽;;贵阳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11年06期
3 田晶;沈振兴;张琨;王昕;曹军骥;张婷;;西安市春、夏季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和来源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张苗云;王世杰;马国强;周怀中;傅军;;大气环境的硫同位素组成及示踪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2期
5 玮娜;朱彬;金花;王克玲;;呼和浩特市降水化学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0年06期
6 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孙新章;韩梅;;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7 王跃思;李雪;姚利;赵亚南;潘月鹏;;2007年北京夏季降水分段采样酸度和化学成分分析[J];环境科学;2009年09期
8 吴德辉;李白良;林长城;蔡义勇;刘京雄;连东英;;闽西北邵武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4期
9 冯喜媛;药明;王亚君;;2007年酸雨形势简析[J];吉林气象;2009年02期
10 冯文;李天富;吴春娃;谢东海;;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寿喜;酸雨及其危害[J];贵州气象;2001年02期
2 陈泽伟;中国面对酸雨威胁[J];w挛胖芸,
本文编号:392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92798.html